【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守护山林的主人:鄂温克族
  作者:龚宇(鄂温克族)/撰文;龚宇 高腾/摄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12 | 点击数:18490
 

  在远去的贝加尔湖边,在郁郁葱葱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之间,在心醉神迷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之上……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有一首动听的歌曲,散发着一个希望的呼吸。鄂温克族与自然穿越时空无言的默契、心灵的呼唤,似乎只是因生命的舞者动情的舞蹈,似乎只是因深深浅浅的绿的吸引。

  古书上说:“拨野古东北 五百里,六日行至其国,有树无草,但有地苔。无羊、马,国畜鹿如牛马,使鹿牵车,可乘三四人,人衣鹿皮,食地苔,其俗聚木屋”。“索伦”、“通古斯”、“使鹿部”都是对鄂温克族的称呼,“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自称。在无数次的迁移中书写着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森林中的鄂温克族,他们是森林的守护者、保护者,森林文化孕育着鄂温克族人的聪明和才智。德高望重的鄂温克族老人玛丽亚·索说:大自然里什么都有,我们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驯鹿。老到精湛的狩猎技术,各种精美的桦树皮制品,神秘的岩画,展示了鄂温克族人民热爱生活,尊重自然的美好思想。

  鄂温克族用舞蹈和歌曲来记录历史,描述祖辈们曾走过的路,也是探索鄂温克森林文化的一把钥匙,“我们是山林里的人,祖辈游猎在这里,一座山到一座山,这是鄂温克的历史啊”。老人用歌声来教化晚辈:老人们走过艰难的路,这条路也是儿女的路;不要退缩和害怕,沿着它走下去啊,伴随着我美好的祝福。每位历史老人就是一部鄂温克族的历史,歌声可以使无边的森林荡起波浪、白云不再游动、百鸟停止歌唱,甚至大山也禁不住轰隆隆地倒塌。阿罕拜舞、爱达哈喜楞舞、哲辉冷舞、篝火舞,歌曲顺情而唱,曲调悠扬而深厚,舞蹈随着节奏由慢到快。肢体随着歌声尽情舞蹈,蕴涵着鄂温克人内心不为人知的自然情感,传达着彼此之间的感情。

  “额沃”(鄂温克族对女性最高人物的称呼)低声演奏着口弦琴,“合克”(鄂温克族对男性最高人物的称呼)游走林间寻找驯鹿的脚印。鄂温克族猎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大森林中健步如飞,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对于大兴安岭中的一山一水、一木一草,他们都了如指掌。正如一位青年猎民所描述的:落叶松在为我敬礼,鸟儿在为我指路,一排排樟子松在列队欢迎我的到来,雪山也在为我敞开胸怀。自然是音乐的殿堂,倾听绿色之音,森林不时发出暧昧朦胧的语言,绿色的针叶指着蓝天、白云。森林里的活地图——老猎人杰士克独自带领一个团的铁道工程兵,翻山越岭,往返数月,扑灭无情的山火,他的背影是人们行进的灯火。

  每年6月18日是鄂温克族传统的节日“瑟宾节”,欢喜的、快乐的鄂温克族人民,无论游牧在哪里都要团聚在一起,举行祭祀山神仪式,感谢山神赐给猎物并保佑鄂温克人平安,举行盛大的宴会,当夜晚来临,点起篝火尽情地欢乐,人们利用这难得的相聚相互诉说心曲,憧憬着美好未来。“奥米那楞”会,是牧区最盛大的节日,“米阔勒节”人们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车,聚集到一块给马剪鬃尾、烙印,给羊剪耳作记。欢歌狂舞,庆贺佳节。

  山之骄子的鄂温克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鄂温克族文化。“萨满”是人类与神灵之间的使者,保佑着鄂温克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保护着星空、森林、草原、山水、驯鹿、牛羊……大自然中的一切。流传千百年的神话传说,重新燃起柔和的光亮,理性之声的复发,希望之花的开放;油然生起对生命之源、生命之流的渴望。

  清朝鄂温克族著名将领海兰察为国为民英勇善战,鄂温克族著名作家乌热尔图的“七叉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等作品的创作,鄂温克族女画家柳芭的“皮画”,鄂温克族语言学家朝克的研究成果……鄂温克族人民以绿的姿态对待着自己的生活,收获着生命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如今,世世代代追随驯鹿的鄂温克族猎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手工艺制品的制作和民族旅游业的开发,山上的“猎民点”(鄂温克族在森林里的家)也可以看到电视,收听到广播。牧区的鄂温克族人发展多种经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鄂温克族的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培养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鄂温克族人民越来越注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鄂温克族的桦树皮制作技艺、敖鲁古雅鄂温克婚礼、鄂温克驯鹿文化已被列入内蒙古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产业。现代化已经悄悄走进了鄂温克族人的生活。

  鄂温克族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国家一直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鄂温克族各方面事业的发展,鄂温克族自身也正在追赶着时代的步伐,探索民族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着自己美好家园。

  夜晚到来,鄂温克族人手挽着手跳起欢乐的“篝火舞”,欢迎来自各地的客人,唱道:

  兄弟姐妹相见是多么宝贵啊,来,让我们尽情地跳舞和唱歌吧!为了祝福我们未来幸福的生活,为了幸福的重逢,我们欢乐地跳舞吧,为了欢迎远方的客人。……跳舞要用力,挺起腰,振起臂,用力呀,把地踏出坑,全身都出汗啊!……嗷,嗷,好日岱,嗷,嗷,好日岱。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8-06-25 10:26

上一条: ·天山雪暖润绿洲:维吾尔族
下一条: ·[翟堂仁]千年古村燕家台
   相关链接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
·[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徐磊 荣树云]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同构
·[王亚南]中国神话古史与“国家”传统·[刘玉颖]从印尼西加省山口洋市的元宵节巡游看印尼华人的族群文化构建
·[萧放]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曾秋馨]物质技艺与族群文化记忆
·[彭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时间与民俗传统的遗产化·[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
·[孔繁志]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狩猎历法·田野║ 民俗与可持续旅游: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民族乡斡尔族民俗调研侧记
·[李冬]《达古达楞格莱标》史诗的民族文化解读·鄂温克——生活在东北亚的古老民族
·《犴达罕》:真实纪录鄂温克族文化的阵痛·[刘铁梁]在城镇化过程中理解民俗传统的新变(纲要)
·不放过田野记忆中的任何一个原始符号·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暑期学校成功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