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傅广典]山东半岛地域文化的界定、内涵及其传承趋向
  作者:傅广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8 | 点击数:17943
 

 

[摘要]依据地理环境认定,山东半岛的地域文化应该是半岛文化。山东半岛的准确地理范围应该是在河北省与天津市界地的岐口和江苏省临近山东省界的临洪口一线之东,济南到泰山一线是它的根部。山东半岛的地域文化积淀深厚,异彩纷呈,其中渔耕文化、齐文化、贤哲文化和港口文化是山东半岛地域文化独特建构的主要文化形态。地域文化传承通常有两种方式,并遵循两种规律。山东半岛的地域文化传承从总体上说属于第二种传承方式、第二种传承结果。凸显海洋文化、融合周边文化、兼容日韩文化、趋同世界文化,这是山东半岛地域文化传承的基本趋向。海洋战略将成为山东半岛发展的主要战略。
[关键词] 地域文化;内涵;方式;趋向
[中图分类号] K8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2006)02-0059-05  

 
无论从文化人类学还是地域文化学的意义上讲,山东半岛地域文化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对地域文化的认定,可以依据历史积淀,也可以依据地理环境;可以依据民族区域,也可以依据生存方式;可以依据人文现象,也可以依据社会模式;等等。通常依据地理环境认定地域文化便于涵盖其地域整个历史的各个时期,从而更为科学。依据地理环境认定,山东半岛的地域文化应该是半岛文化。与山东半岛南北对峙的辽东半岛,也应该是半岛文化,只是同为半岛文化,因种种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的因素,而各有其不同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具体而实在的部分,进行地域文化的研究是解读和认知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必要措施。本文选择半岛文化研究,是因为半岛地域的独特性,它是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整合后的一种不同于一般沿海地域文化的独特文化。山东半岛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因素,更具半岛文化的典型性。
 
一、山东半岛地理范围的准确界定
 
依据地理环境认定地域文化首先要准确地界定其地理位置和地域范围。地理位置和地域范围的界定准确与否,关乎着对地域文化的正确认定。
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一大半岛。关于它的地理位置的界定,传统的说法是胶莱谷地以东探伸到渤海和黄海的部分。从地形学上讲,这种界定不够准确。半岛是指陆地伸进在海洋里的部分,它的准确范围应该是海洋从其两侧探入陆地最深处所夹的部分。因此山东半岛的准确地理范围应该是在河北省与天津市界地的岐口和江苏省临近山东省界的临洪口一线之东,济南到泰山一线是它的根部。
关于山东半岛的地域范围长期以来含混不清。人们对山东半岛和胶东半岛混淆不分。从严格意义上说,山东半岛与胶东半岛不是一个概念。胶东半岛的来历缘于历史上楚汉时期的胶东国。胶东国的辖境为今天的平度、莱阳和莱西一带。后人在称这片半岛地域时,以胶东国而称,叫做胶东半岛,所以它的地理位置是在胶莱谷地以东。如今胶东半岛的地理名称中的“胶”字均由此而来。而山东半岛的叫法,有两个来历:一是山东半岛地域在金时期属山东道,以山东道的辖境而称,叫山东半岛,其地域范围大于胶东半岛;二是因为是山东省所管辖的地域而称山东半岛,意为山东省的半岛,而不是诸如辽宁省的半岛等等的半岛。但是这都是依据行政区划而称的,除“半岛”是依据地形特征而称之外,其范围并没有依据地形学界定。这是历史的误导。
按照地形学界定山东半岛的地理范围,比传统认定的范围要向西推进两个半经度,向北向南各推进了一个多纬度。这样,在研究山东半岛的地域文化的时候,就有了准确的地理范围,而且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本身也会更准确。
需要申明的是,地域文化的范围和本地域的地理范围往往不是完全相同和相等的。地域文化的范围通常要超出其地理范围,大于其地理范围。这是文化的传播性和渗透性所致。在区域和疆界上,可以划一条线,可以设分水岭,而文化不可能。文化不能一线分疆界,也没有分水岭。相反,疆界不可能有重叠,而文化的重叠正是文化的特性。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出现像高等数学里的交集现象,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交集部分往往很大。因此,同样要申明的是,山东半岛地域文化的地理范围,远远不是仅仅在岐口与临洪口一线之东的部分,把整个山东省区域都认定为半岛文化,也许不会有什么学术错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岳永逸]当代北京民众话语中的天桥
下一条: ·[周春]村落讲述传统与社会变迁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徐国洪]“书写影响论”与“交流方式说”:杰克·古迪的书写研究·[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
·[杜小钰]试论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美学内涵·[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程浩芯]传说入戏的文体互动方式·[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杨丽波 刘永发]从民俗语言的运用看赵树理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
·[刘吉平]穿越时空的碰撞:《白鹿原》中的民俗事项及其文化内涵·[张艺]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张纯]皖北民俗中“剪压(鸭)尾”成人仪式的文化内涵·[夏循礼]民俗饮食的营养功能内涵与文化功能外延
·[韦亮亮]广西上林县韦厥传说研究·[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毛心韵]儿童绘本与地域文化的再生产·[刘然]信仰、生计与王朝教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