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
  作者:马里奥·佩尔尼奥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8 | 点击数:12592
 

目录

前言(休·西尔维曼)
读解佩尔尼奧拉所读:英译者评介(马西莫·韦尔迪基奥)
作者导论:仪式思维
第一篇
第一章 过渡的性爱本能
作为中介的性爱;性爱的“颂歌”;可利用的性爱;
爱的艺术;爱的挑逗;爱的使用
第二章 中介地带
向死的存在,还是为了重生?
死亡与仪式思维户的重生;特洛伊比武;仪式的仪式
第三章 马姆利乌斯的艺术
艺术是“作品”;芝术是“秩序”;艺术是“仪式”;
艺术是“丰富”
第二篇
第四章 引诱逻辑学
《颂海伦》;罗马的秘密名字;法国忒修斯和石头客人;
社会全息图
第五章 向死的存在,以及死亡的模拟
转移注意力与死亡的去除;向死的存在;
模拟死亡;死亡、时间、历史;在时间中,以及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偶像、幻象、模拟
崇拜偶像主义和反对崇拜偶像主义;作为模拟的影像
第三篇
第七章 现象与模拟
对形而上学表象观的批驳;现象与模拟;逻各折和永恒回归;
现象解释学和利比多符号学;揭示反思与模拟运作
第八章 走向普遍美学
美学与艺术;美学与愉悦;美学与历史
第九章 机遇艺术
机遇与灵感;例外状态下的机遇;机遇的永久机会
第十章 仿真艺术
运作的艺术;哲学中的仿真;仿真在激进文化中的角色;
仿真和晕眩
注释
马里奥·佩尔尼奥拉被译成英语的著作目录
索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CFN辑

上一条: ·[朱姆沃尔特]口头传承研究方法术语纵谈
下一条: ·[迈克尔·欧文·琼斯]什么是民间艺术?它何时会消亡
   相关链接
·[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
·[郑甜甜]口头歌谣存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张赵]情感补充与风险防范:冀南地区的疾病叙事及仪式治疗实践
·[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
·[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于佳卉]下山东请九郎:功能导向下烧香香卷的边界重构
·[尹凤仪]汉将庙厌镇霸王潮的传说与信仰·[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
·[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
·[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
·[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肖慧]徽州鱼灯的仪式展演与互动传播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