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叶舒宪]非物质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叶舒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25 | 点击数:15882
 

从全球文明史的大视野看,中国是世界上已经有过的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惟一一个。数千年的文明本身就应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文化资本,更何况67个民族(台湾的高山族,如今已经被人类学重新确认为12族)的文化丰富多样性以及长久地和谐共存的非凡经验,应该为未来的世界文化重新整合,以和平共存来消解文明之间的冲突,提供最为宝贵的现实参照与难能可贵的理论开发资源。

三、文化遗产将保护我们

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提升不到珍视生存资源和文化资本的理论自觉高度,仅仅有像对待古董和收藏文物那样的保护意识,是绝对不够的。非物质遗产与物质遗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躺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活生生的文化传承。需要重新启蒙的观念要点是:今天我们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对人类千百万年延续下来的无比珍贵的生存经验的自觉,是对历经沧桑还依然活在民间的文化传统的自觉延续。这样的活生生的当下传统,如民间剪纸、皮影或者傩仪表演,哪怕看上去非常简陋和普通,但也要比只能供后人凭吊的巍峨高耸的大金字塔更加具有文化生命的价值。

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看,67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与存续,将反过来保护我们13亿人的可持续生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生存,关键在于如何变文化遗产为文化资本。这里需要的一个环节是从知识到产业的“社会炼金术”。能够发挥这种炼金术作用的人,只能是既有全球文化的战略性大视野和先进理论,又真正掌握本土文化资源的人文学科的专家。被细分的学科眼界所限制的知识单一的专家,如今已经无法适应创新的需求,而知识跨学科的专家又为学院派的现有体制所不容。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而尴尬的现实。它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层人士的自觉意识,并尽快着手从国家教育体制方面给予解决。可喜的是,从2005年新批准的985二期的知识创新基地的学科设置方面,多少看出一些积极的变化。

事实证明,只有金融资本而缺乏文化资本及其炼金术,是无法同国际文化产业的杰作去竞争的。张艺谋有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同样敏锐的市场意识,但是恰恰缺乏的是文化底蕴,所以把一部部万众期待瞩目的新作品搞成了花拳秀腿的大比拼,实在是费力而不讨好。对于他个人来说,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张艺谋的艺术敏感度也许并不亚于《星球大战》的导演卢卡斯,但是“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他,文学素养的先天不足限制了个人的幻想能力;国学方面的欠缺又限制了他开掘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能力。所以只能围绕着制片商的巨额资金指挥棒去拼凑作品,以色彩组合和画面的视觉刺激来弥补整体文化含量的匮乏。假如他能够像卢卡斯那样,在创作《星球大战》之前仔细研读神话学家坎贝尔的著作《千面英雄》,并且亲自向这位知识专家请教,(马克、皮尔森,2003317)那么可以肯定,他的《英雄》就不会如此“气短”,在知识界招来一片抱怨之声了。《星球大战》的经典范例告诉人们:艺术敏感和想象力如果同文化专家的知识相互结合,会催生怎样的“化学”效果。

中国的一少部分(绝不是号召大家全来)人文知识分子和文化专家如何转换书生的清高气和教授架子,自觉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能力,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设计与开发中来,发挥艺术家和技术官僚们所无法承担的专业知识特长,这应该是国家之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文献:

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利奥塔.非物质[A].陈永国译.视觉潜意识[M].王逢振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M].陈维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沃泰姆.现代神话连接[A].形象经济[M].刘舜尧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Baudrillard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A]The Anti-Aesthetic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M] Washington Bay Press1983.

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布迪厄.实践感(卷一)[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托夫勒.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M].刘炳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杨建国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叶舒宪.人类学质疑“发展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4).

(美)马克·皮尔森 .很久很久以前——以神话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牌[M].许晋福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乌丙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日益规范
下一条: ·[樊传庚/杜靖]平调丝弦大鼓及其传承艺人的调查
   相关链接
·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