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文化遗产》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学刊物《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2022年第2期目录
  作者:《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4-26 | 点击数:4953
 

 

《文化遗产》2022年第2期
总第77期

目 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阐释与“非遗”保护制度建设研究专题    
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黄永林 1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逻辑困境与设计改进 王明月  马知遥 10

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
——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

周波 19
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马千里 27
     
中国礼俗互动传统的“澳门模式” 张士闪  刘仁健 35
礼俗之别:中西礼俗在澳门的互动 李涵闻 43
论新时代中华武德的构建 李守培  李朝旭 51
“八风舞”考 王金玲  刘怀堂 59
从泽田瑞穗藏品看宝卷的分类问题 孙艳艳  周波 68
     
晚清香港戏曲史:戏园、火船、留声机(1860-1911) 容世诚 75
文类经验转移与元明散曲的社会化面相 叶晔 83
明清怀庆府佛教寺院戏楼考述 程峰 92
     
戏台、节律与村社:明清太行东麓原曲龙 王庙剧场研究 颜伟 100
山西平遥现存木偶皮影戏台调查研究 王潞伟   苗田 108
革命战争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古戏台利用述略 张芳 116
     
“西南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专栏 主持人:高健 124
佤族神话中动物、人与植物的相互性存在 高健 125
滇南哈尼族节令古歌《四季生产调》的多样性感知与生态观照 罗丹 133
生态民俗传承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以兰坪县普米族田野调查为例
罗瑛 142
     
·代表性传承人·    
鄂伦春族“摩苏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孟淑珍访谈录 王丙珍 151
     
稿约   封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文化遗产》:2022年第1期目录
下一条: ·《文化遗产》:2022年第3期目录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2年9-2023年4月受理)
·会费缴纳清单(2022年3月7日至2023年4月13日)·《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目录
·[毛巧晖]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1期目录
·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民俗研究》:2023年第2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2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2年第6期目录·[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民族艺术》:2022年第5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2年第4期目录
·“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民族艺术》:2022年第4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2年第3期目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