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
——以《战瘟神宝卷》创作为例
  作者:任积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7 | 点击数:1587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
——以《战瘟神宝卷》创作为例
任积泉

河西民俗博览园

摘 要:非遗及其文化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与促进非遗文化创新创造,是为了提升民族文化的创造力与活力。要发展非遗及其文化,必须注重重塑非遗及其文化发展的生存新空间,坚持创新中追求变化,使其发展的形式更加符合当代审美文化的需要、当代生活的需要,在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过程中让非遗活起来。河西宝卷是由敦煌变文脱胎而来的民间说唱艺术,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战瘟神宝卷》就是在“守正”的前提下,适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实践创作出的一部反映2020年冬春之际,“新冠肺炎”这一“瘟神”突降肆虐人间造成巨大灾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中国人民以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总体要求,以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坚持“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理想信念,并最终取得抗击疫情人民战争伟大胜利历史过程的一部新卷。
关键词:非遗;河西宝卷;守正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
下一条: ·[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相关链接
·[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
·[刘魁立]非遗传承: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巴莫曲布嫫]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
·[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数字环境中的非遗保护:互联网失序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
·[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
·[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