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0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0年会专区

[于玉蓉]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
  作者:于玉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11-15 | 点击数:6127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论文•
 
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
于玉蓉
(中央民族大学)
摘 要:从神话学的视角溯源作为文化记忆的“中”之观念:“中”不仅沉淀了世界初民共有的有关“世界中心”的集体无意识,还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思想律“阴阳五行说”,显示出“宅兹中国”与“君权神授”的紧密关联,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商周鼎革之际中国文化所经历的一次重要嬗变——“中”被赋予了道德蕴含。这次突破在“中道观”的发展过程里具有重大意义,沾溉先秦儒学及宋明理学,对儒家诗教及艺术审美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为线索,可以看到其间绵延不绝的承续与嬗递,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明及文化思想的延续性与独特性。
关键词:中;神话学;文化记忆;中华文明;延续;独特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符腾]浅谈海南女性与旗袍文化的传承之我见
下一条: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相关链接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
·[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
·[江帆]从“地方”镜像 到“故事里的中国”:本土故事的现代张力及其意义·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悦]中国的节庆习俗与民族时令戏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
·[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王均霞]权宜性的接纳与根本性的排斥:田螺姑娘故事中的父权制性别观念再生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
·《非遗公约》20年:欢迎使用“非遗在中国2020”App·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李扬教授讲授“国际视野中的都市传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