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专家“把脉”杂技类非遗传承与发展
  作者:冯维健 王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1-29 | 点击数:7934
 

   在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情况下,演员应该恪守师承还是广招学生?传播杂技文化应该依靠官方团体还是民间力量?当前杂技艺术的发展究竟处于上升期还是衰落期?在日前举办的第17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系列活动中,专家们抛出的一系列问题,令现场众多杂技从业者深思。

 
  徒弟和学生
 
  杂技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从两汉时的“百戏”到隋唐时的“散乐”,虽然几易其名,但杂技作为一种展现身体机能和协调技巧的表演形式,耳提面命、口传心授式的“师徒”教学模式一直是杂技得以传承的基础。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年轻演员自己不努力,即使拜了名师也很难有成绩。”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刘春晓说,现在家家只有一两个孩子,父母见不得孩子吃苦,师父也不好过多责骂,过去那种师父教徒弟、师兄带师弟苦练功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徒弟和学生是有本质区别的。”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福州说,过去徒弟入师门就要跟师父一辈子,师父不收一分钱,供徒弟吃喝,教徒弟手艺,徒弟学成之后也要回报师父,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分让杂技千百年不衰。
 
  高福州坦言,现在很多杂技演员不愿意收徒了,一些人更愿意办兴趣班或到杂技学校去教书,这样做也是迫于生活压力,只有教学生才能收取学费。但这种批量式、阶段性的教学很难达到师徒模式的教学效果。
 
  “传承,不能和普及画等号,教学生能做到普及,但只有师徒才叫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说,杂技类非遗的发展更应该注重传承人的培养,要培养更多“择一业终一生”的杂技演员,让各种独特技艺都能得到梯队化传承。
 
  官方和民间
 
  在第17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石家庄会场,一段段场面宏大、舞美精良的杂技节目轮番登场。《夜光空中飞人》《高空钢丝》《凌云狮秀》……这些由海内外专业杂技院团策划包装的节目,在展现杂技演员身体技巧的同时,以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赢得观众喜爱。
 
  与此同时,在距石家庄200多公里的吴桥杂技大世界,年近古稀的老艺人高福州带领徒弟向到场观众展示着中国的传统绝活。徒手劈砖、肚皮切菜……几段精彩的硬气功表演结束,老先生已是满头大汗。
 
  “近些年主流节目发展势头很快,一部分节目被国家级专业院团列入演出目录,成为对外文化交流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代表作品。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杂技绝活,究竟应该怎样传承?”河北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周良田提出的问题让高福州有了共鸣。
 
  周良田说,杂技兴盛于民间,也应该回归民间。现阶段,一些不适合大型舞台演出的节目散落在民间,面临被遗弃的风险。这种家族式、作坊式的传承,很难实现市场化,节目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少,一旦失传观众将很难再次看到。因此,关键在于保护那些游离于主流团体之外的老艺人,为艺术传承保留“火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牛玉亮认为,即使是民间杂技团,也应该像国家院团那样加强人才队伍的管理。他认为,民间杂技团水平良莠不齐,演员在多个杂技团之间频繁跳槽,这样不利于演员沉下心来研习艺术。
 
  “吴桥县从事杂技演出的民间团体有几十家,在承接商演的过程中,团体之间出于竞争相互压价,最终形成了杂技演出的‘买方市场’。”河北吴桥杂技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恩和说,民间杂技团的经营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规范。

  上升和衰落
 
  随着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举办,一场“杂技热”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近些年,文旅融合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潮流,以《印象丽江》《敦煌盛典》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实景演出融入杂技元素,为杂技演员提供了更多演出机会。”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记杜云生说。
 
  刘恩和认为,技巧上处于上升期,但人员队伍跟不上时代需要,这是杂技艺术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年轻演员基本功不够扎实、一味追求创新,虽然现在杂技演出花样繁多,但文化内涵严重不足,对人体极限的追求也远不及老一辈演员,失去了杂技应有的“味道”。
 
  “在吴桥杂技处于上升期,但从全国来看略显衰落。”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周大明说,吴桥杂技是一种区域文化品牌的象征,但作为一门艺术整体性的保护明显不足。她建议组织专家修订杂技艺术名录,由专业演员收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单项动作,并据此整合创作新的节目,实现对杂技类非遗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和保护。

  文章来源:新华网2019.11.5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福建成立首个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
下一条: ·古老技艺 精彩复现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