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
→
民俗学文库
→
民俗影像
大国工匠·遇见非遗——传统工艺美术景泰蓝
作者:
新浪文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28 | 点击数:5661
视频来源:新浪文化(大国工匠·遇见非遗),2018年04月27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
[程波涛]论祝寿图像中民俗与文化的共生现象
下一条: ·
[庄孔韶]我为什么要用影像记录“金翼之家”
相关链接
·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
·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
[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
·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置于核心地位”
·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
·
[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学会理事
┃
会费缴纳
┃
2023年会专区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