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杨红 樊瀚声]“我们的节日”的观赏性和文化性
  作者:杨红 樊瀚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12 | 点击数:5756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其被赋予了丰富内涵,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生命观,不仅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记忆与初心。

  今年清明节当天,专题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春风春雨话清明》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该片对清明节俗进行细致解读,选取不同地区、不同家族、不同人物的亲身经历,以小见大,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我们的节日”,唤起广大观众深藏在心中的清明记忆,引起共鸣。

  非遗来源于生活,人是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享用者和传播者,非遗与人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遗带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满足感一度式微。

  纪录片可以唤回我们对非遗的记忆和需求。它以真实为原则,从社会和自然中获取基本素材,既符合当代文化消费习惯,又适于用影像媒介传播人文精神。活跃于社会生活中,需要被更广泛人群认知、理解和关注的非遗,与纪录片有着天然的契合度。一方面,非遗往往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记录非遗的影像对于观众而言具有强烈的文化差异性冲击,能够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另一方面,因非遗具有的各类普世性价值,非遗影像能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认知的共通、情感的共鸣。

  该专题纪录片兼顾节目的观赏性和文化性,基于“清明”特殊的时空维度,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共鸣。片中选取的故事素材贴近人民生活,如清明与采茶、清明与养蚕、清明与农耕、清明与祭祖等。摄制组着眼于融入当事人的生活,触摸讲述人的内心,以口述历史的方式真实反映与清明相关的传统事项和当代实践,用生动的叙事方式还原不同地域清明节俗和节气生活的本来画面,带领观众近距离认识非遗在当代的传承状态,也让更多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被观众知晓。

  媒介融合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充分协同,内容资源借助新媒体渠道可实现快速覆盖。而当优质资源成为信息碎片化时代的阅读内容时,人们所呼唤的“深度”才得以在新媒体传播中保留。

  据了解,央视针对该专题纪录片提前启动优质资源融媒体推介,贯通央视网、央视影音客户端、手机央视网、中国广电IPTV、央视网微矩阵等以及站外渠道,通过矩阵式传播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在微博、微信、哔哩哔哩网站等推出系列互动活动,增强网民的收视期待,提高节目的感染力度。据了解,截至4月6日上午9点半,专题纪录片在央视网多终端累计触达人次超过3.2亿,节目收看观众超过1000万。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为当代和未来保留更多文化表达和文化要素,让人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生活,在提高自身能力和形成自身价值观时拥有更多选择。因而,以提高非遗的可见度为目的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当代人了解非遗、共享非遗。透过该专题纪录片可归纳出诸多有利于非遗保护的传播原则与规律:

  视角全面,不单独截取某一点片面传播。该专题纪录片取材视角较为全面,注重以点及面,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社会主体角度讲述其与清明的关联,最终呈现一个意涵完整的传统节日。它对非遗关注人群、当代传承实践者的关注也体现了视角的全面与多元。

  传递内涵,不停留于活动场景的表层传播,尤其注重将人们有所耳闻甚至家喻户晓的事物背后不为人知的内涵、缘由讲述出来。该专题纪录片在展示杭嘉湖地区清明蚕花会的热闹场景之外,对“由蚕而生、因蚕而庆、为蚕而狂”的内涵予以揭示,有助于观众深层次理解蚕农聚居地的特定民俗文化。

  触及心灵,不局限于知识普及。该专题纪录片用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不同家族的清明祭祖活动,唤起人们对清明的本真认知,引导观众关注清明祭祖背后的故事,既呈现了清明这一传统节日在当代人生活中的现实传承状态,又可引起观众情感层面的共鸣。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8年4月11日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邱运华:扎根中华文明史,构建中国庙会学术话语
下一条: ·古村落:学术研究不可忽略的角落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