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博物馆型保护的戏曲样式如何变为动态保护
——祁剧《目连救母》:“绝活儿”才是更好的传承
  作者:记者 何瑞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4-01 | 点击数:3601
 

      祁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则是祁剧高腔的“戏娘” ,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3月21日, 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祁剧《目连救母》在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剧场演出,并于3月22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研讨会,薛若琳、刘彦君、王馗、王林、武丹丹等戏曲界专家及主创人员出席研讨。

      目连救母原是佛教故事,劝善劝孝。传说古代南耶王舍城,员外傅相一生奉佛,乐善好施,驾鹤升天之前命其妻刘青提发誓吃斋。后刘氏常年吃斋日渐体衰,在弟弟刘贾和仆人李狗儿、金奴等怂恿下违誓破戒开荤。阎君命五鬼将她捉拿,打入地狱,受尽奈何桥、刀山油锅之苦,忏悔不及,其子傅罗卜(即目连,目连是佛祖给傅罗卜取的法号)经商归家,痛思慈母养儿劬劳情,事亲行孝道,画取母像,不远万里关山,西天求佛,孝感上苍。经活佛、观音指点,深入地狱,并设盂兰盆会,救出刘氏,母子团圆。

      昔时目连戏可连演七天七夜不重复,后一度禁演。198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湖南省艺术研究所联合组织对祁剧老艺人进行抢救性连台演出录像,演出长达24小时,曲牌多达一百多首。2006年,经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与湖南省祁剧院联合组织优秀中青年演员创排祁剧《目连救母》 ,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剔除糟粕,取其精华,突出民俗,压缩篇幅,紧紧围绕儒释道三教共擎的乐善好施、行善行孝、犯了错误的人改了就好、严惩恶贯满盈的坏人、促进社会和谐与家庭和睦等主要故事情节,打造出适应时代所需的作品。11年来,该剧不断发展完善,获奖无数,刘青提扮演者肖笑波还因此剧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此次该剧能够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进京演出,更是彰显出时代的进步。

      “这部剧体现出中国戏曲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指出,目连戏本是佛教故事,佛教观念中无父无母,而该剧以善为根本,孝为核心,强调报母恩,体现了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文化教化等积极的社会功能,《目连救母》正是对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薛若琳认为,该剧还告诫人们,人不怕犯错误,只要悔悟,就会有光明的前途,正如刘青提违背誓言并撒谎,被下地狱,悔悟之后被目连救出,成为劝善夫人。刘青提过奈何桥三蹲三起,高难度技巧与人物塑造融合为一,也成为折子戏的经典。

      目连戏有着强烈的民俗性,多在中元节或追荐亡人、修谱、祈福求太平、春祈秋报、许愿还愿、消灾纳福、庙会等场合演出,场面大,民俗多,台上台下多有互动,杂耍技艺争奇斗艳,演出时人山人海。《目连救母》延续了这一传统,抓住了多种多样的具有民俗性的“绝活儿” ,如今舞台上已难得一见。如“哑背疯” ,哑巴背着疯子,表现一对残疾夫妇的互谅互助;“耍肚皮” ,是真的肚皮的翻滚逗乐,而不是戴上填充物假肚皮; “开莲花” ,刘氏由狗变为人一段,大和尚叠罗汉又层层翻下,形似莲花盛开;还有高跷翻滚、火彩、打叉等等。薛若琳介绍,以前在民间演出目连戏,刘氏切萝卜得子一段,早早就会有不孕妇女挤在台下抢食刘氏切的萝卜块;弟弟刘贾和弟媳挑着小孩衣服虎头鞋点心等去姐姐家庆贺喜得贵子,会在观众席中让观众评判做的小孩衣服的好坏,观众的参与性很强,会觉得演的就是身边的事儿,有亲切感。

      专家们指出,当下新排戏曲多强调创新,把“绝活儿”大都丢掉了,而会“绝活儿”才是更好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因为戏曲编排越来越追求矛盾冲突,追求精炼洗练,而民俗性的“绝活儿”往往起不到推动情节冲突,渐渐都被“洗”掉了。《目连救母》正是在技巧动作上继承“绝活儿” ,恢复传统戏曲面貌,在思想内容上取精华去糟粕,加以创造性转化,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创排出一部浓缩版精彩剧目。祁剧、目连戏目前仍处于博物馆型非遗保护阶段,将博物馆型保护变为动态保护,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是湖南省祁剧院和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创排该剧的初衷,《目连救母》值得更多人关注,全本目连戏的传承与保护也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7-3-31 第4版:艺术纵横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走进“一带一路”非遗传承文化交流论坛举办
下一条: ·让传统服饰成为“穿在身上的非遗”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