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将于2017年11月9~12日举办
  作者:中国民族博物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06 | 点击数:6825
 

 

11.9-11.12

北京

主办单位

中国民族博物馆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民族文化影像传承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影展简介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大陆较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影展之一,以双年展的形式每两年举办一届,选取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优秀民族志纪录片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并于次年在各大高校举行巡展活动。此影展是中国民族博物馆为实现广泛而具深度地收藏中国各民族影像资料的使命与职责、为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民族影像志收藏体系而发起的。学术展力求多角度记录我国各民族的真实生活样貌,深层次呈现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遗存与历史变迁,同时致力于面对大众的民族志影像推广。

      于2014 年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发起,联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实现了对于国内优秀民族志纪录片的遴选和典藏,同时也成为一场以学术研究带动大众传播的跨文化教育、讨论与对话的盛会。所有入围作品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收录典藏,并颁发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证书;入展作品作者颁发“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志电影永久收藏证”,并给予一定数额的收藏奖励金,并受邀来京参加相关学术活动。

      2017 年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将承袭2015 年首届“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民族志纪录片学术研究,并带动此类影像更深层次地肩负起文化转型时代历史纪录的职责。

      为了历史与未来,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和热情参与!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博物馆”微信公众号,2017-11-02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民俗学的观点
下一条: ·第二届中国宗教学高峰论坛在四川大学开幕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2年9-2023年4月受理)·[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会费缴纳清单(2022年3月7日至2023年4月13日)·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中国香文献集成》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收录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安德明]反义谚语:一个探究中国谚语的新视角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名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王加华]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图文关系与意义表达
·[鞠熙]天下与遗产:中国古代风俗学的两种面向·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王加华]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