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刘伟波]满族对海东青的信仰
  作者:刘伟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1 | 点击数:5206
 

 

 
满族对海东青的信仰
刘伟波
(牡丹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要:海东青是一种神奇的猎鹰,具有以小搏大,剽悍威猛的特质,被誉为“羽族”中的“最俊者”,是“万鹰之神”,因而成为满族萨满教的神灵,金、清二朝皇家的宠物,象征勇敢进取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海东青文化。这就确定了从女真到满族海东青备受人们崇拜、信仰的神坛地位。新开流文化遗址出土的骨雕鹰头就是远古肃慎人对海东青信仰的标志。后来的鹰神祭传承着满族的崇鹰信仰习俗。海东青被称为“羽中虎”,备受帝王推崇和酷爱,金代建有“龙鹰之所”驯育海东青,在“春水”行猎时捕获天鹅;清代有“鹰城”驯养海东青供给皇帝。康熙皇帝盛赞海东青“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女真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海东青牵连着整个女真民族的神经,充当了改朝换代的导火索。金朝与清朝能够立鼎中原,可以说是海东青文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两次较量,是海东青文化对儒家文化挑战的结果。海东青已融入到满族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生活的细节里。海东青既是一个民族的信仰,也是一种文化的标志。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已形成了底蕴厚重、丰富多彩的海东青文化。
关键词:海东青;信仰;导火索;文化;挑战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思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
下一条: ·[刘文江]“退让的锦囊”
   相关链接
·[王雅静]八仙信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接受与变异·[王小萌]煤业兴衰与窑神信仰:京西煤炭资源对地方社会生活的塑造
·[王硕]护漕治水:明代宝应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在地实践·[王敏琪]连台本戏《济公活佛》与近代民间济公信仰
·[王辉]云冈石窟区域民众信仰口述史研究·[王浩鑫]生活之承与开发之舍:地方传说实践的双重面向
·[王大千]非遗节日传承保护的思考·[孙芝楠]圣王的神格建构:山西唐太宗信仰虫王崇拜类型的调查与研究
·[石国伟 孔令垚]地方医神信仰的现代性实践·[彭恒礼]官房戏楼与官房演剧研究
·[宁祥文]门官信仰小考·[刘永发 薛熙明 焦敏]真武水神信仰源流及时空演化研究
·[刘雅琼]民俗叙事视域下传说与地方社会的互构研究·[刘欣怡]从高禖祭祀到神女信仰
·[刘晓]泰山庙会调查与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刘建华]日本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演进:概念形成、学科互动与范式流变
·[刘晨]冥神祛病:唐代泰山府君信仰“东渡”日本再考·[廖宇婷]融合性·庇护性·想象性:《格萨尔》民族信仰的三重属性
·[李文涛]金华黄大仙信仰的变迁研究·[李鹏]独立型地震神话的发生机制与文化共生现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