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非遗保护要“与时间赛跑”
  作者:高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22 | 点击数:1331
 

      开展非遗传承人展演展示、评选非遗保护优秀科研成果及模范传承人……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一批生产性项目、传承人成果的示范,为非遗更好地“活”在当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从中可见,因与地域文化、仪式风俗、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加之依托于人而存在、靠口传心授不断延续,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又具有特殊性。因此,与拓展技术手段、加强成果展示交流等相结合,“与时间赛跑”开展挖掘与抢救,同样不可或缺。

      对于不同非遗门类中的诸多项目来说,保护传承要“抢在时间前面”,有如下几方面原因:其一,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导致原先的非遗生存环境受到冲击。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原有宗族关系的解体,一些依赖该环境传承的项目逐渐式微,亟待记录与整理。以山东民间舞蹈“二人斗”为例,这项由民间“祈福”发展而来的技艺,靠两个演员完成腾、挪、跌、扑、侧翻、后转等一连串动作,将打斗的情态演绎得栩栩如生。但随着环境变化、剧目萎缩,受众逐渐流失,目前,该项目仅在鲁西南部分村镇流传。其二,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以传统戏剧为例,像扽腔、渔鼓戏等一些小剧种有的只有一两个传承人,有的没有传承人,即便有传承人的项目,也存在年龄老化等问题。2015年,文化部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其中,山东茂腔传承人曾金凤在抢救性记录后不久离世,而柳子戏艺人冯保全的记录工作尚未开展就与世长辞。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可见一斑。

      非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寻根溯源,将其生存的环境、核心的技艺、艺人的口述尽可能多地挖掘出来,目的在于为其当代发展提供启示。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有的没落了、沉寂了,也会以其他方式存活,成为另一种“新样式”产生的前提。从这层意义上讲,非遗保护十分迫切。

      首先,要提高认识,不能将非遗项目申报及获取传承人资格作为“一劳永逸”的事,而要强化传承主体的责任;其次,科技进步与信息传播的发展,使得非遗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艺人口述,传承人的艺术实践、教学指导、谈话讲话等都可作为记录的一部分,静态展示、“活”态传承、影像纪实等手段方式日渐完备,如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三位一体”抢救大弦子戏、蛤蟆嗡,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建立“鲜樱桃纪念馆”展示五音戏“泰斗”的艺术历程等,都值得借鉴。再次,还应注意非遗保护中可变性与不变性的互动,非遗不是僵死的,将“老味”和“新意”结合,在立足本体的情况下传承出新,并不断强化地域特色与审美认同,如此,才不至于随着时间推移,家底越来越薄、资源越来越少。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09-21 第11版:艺彩山东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热贡唐卡研究成果展亮相恭王府
下一条: ·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召开
   相关链接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