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关于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民俗与现代生活”大讲堂的通知
  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7-04 | 点击数:2259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间文艺家协会并各有关专家、学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2017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8月27日至8月29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民俗与现代生活”大讲堂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讲座,并举办学术研讨。现面向全国征集论文,并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我们的节日——七夕民俗与现代生活”大讲堂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承办单位:平顶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共鲁山县委、鲁山县人民政府

  三、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7年8月27日—8月28日

  地点:河南•鲁山

  四、研讨会议题

  1.七夕民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2.传统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3.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打造中国的七夕爱情节

  4.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民俗

  5.牛郎织女七夕爱情节与西方情人节比较研究

  6.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再探

  7.传统七夕节与七夕文化产业发展

  8.七夕乞巧民俗与女红文化

  9.七夕女红创意设计与现代生活

  10.鲁山牛郎织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五、论文要求

  1.各位专家在撰写论文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文化传统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节日文化如何丰富当代国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

  2.论文格式为word文件。投稿时须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邮箱等。会后将精选优秀论文集结出版。不同意出版的请事先声明。

  3.论文征文截稿日期为:2017年8月17日

  投稿电子信箱:gdongping1979 126.com

  联系人:郜冬萍

  电话:13653787619

  4.注意事项:

  会议先投稿,投稿论文审核通过后发给参会邀请函。

  组委会承担正式代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交通费自理。

  六、会务组及联系方式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内联络部:

  侯仰军13651084811 蒋巍18201686125

  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办公室:

  王健13700854432  胡永华13598858735

  办公电话:0371-63863778;63855236

  电子信箱:henanwenyi 163.com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山东省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召开
下一条: ·专家首都畅谈昆仑文化 问诊把脉敬拜大典仪式
   相关链接
·[张云莉 张隽波]植树节:一体多面的现代节日先行者·[王嘉炜]莆田涵江地区“三元节”民俗研究
·[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隽波]百年革命节日的仪式礼仪变化初探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滕云]“10.24”程序员节: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节日·[邵卉芳 任庆拉姆]农事节日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程浩芯]乱世佳节:《退想斋日记》中的节日生活与时间体验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