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6年会专区

[舒燕]非遗视野下北京传说故事的跨文化传播(仅摘要)
  作者:舒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5 | 点击数:2266
 

 

 
非遗视野下北京传说故事的跨文化传播(仅摘要)
舒燕
(北京语言大学)
民间传说故事的传播与比较研究对于促进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传说故事大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为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各地民间文学工作者搜集了数百万篇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和笑话,为今人留下了一笔十分丰富和宝贵的民间口头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中收录的民间叙事作品共有637篇,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等,其中传说的内容十分丰富。2007年,在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首次将“北京童谣”、“颐和园传说”、“圆明园传说”、“香山传说”、“八达岭长城传说”、“卢沟桥传说”、“永定河传说”、“八大处传说”、“张镇灶王爷传说”、“仁义胡同传说”、“轩辕黄帝传说”、“杨家将(穆桂英)传说”等12项民间文学作品列入其中。2009年,又将“磨石口传说”、“曹雪芹(西山)传说”、“凤凰岭传说”、“天坛的传说”、“前门的传说”等列入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中的传说故事和北京市公布的两批被列入市级(或国家级)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传说故事为参照点,在对中外学者收集整理的北京传说故事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和不同层级的课堂教学,将北京传说故事应用于面向中外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希望藉此增强民间口头传统研究的现代性和应用性,促进民俗教育和跨文化传播。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史耀增]陕西省合阳县民间赵氏孤儿信仰调查
下一条: ·[宋颖]论节日事项的“共有”“扩散”与“移借”诸问题
   相关链接
·谷子瑞:《定县秧歌:从乡村戏到非遗》·[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祝秀丽]“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的古代流变
·[朱冠楠]涉农非遗的民俗生态位辨析·[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
·[张玮]布上青花:低调的奢华·[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王晓宇 左红卫]新疆克拉玛依市剪纸艺术调查研究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彭佳琪 王晓涛]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
·[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刘旭青]文化视野下的绍兴地方传说
·[刘蓓]省级非遗馆建设理念、标准与路径·[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