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萧放:传承中变化 继承中创新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8 | 点击数:2327
 

  “大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忙“年”是传统的民俗景观。俗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真正敲响年节锣鼓的是“小年”。腊月二十三之后,各地群众就忙着备办年货、赶年集。旧时的年货,主要是肉鱼豆腐及各种杂菜,在物质不丰富的时代,这是最好的年节食品。

  当代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生活繁荣,过“大年”的物质条件显著改善,人们仍秉承“大年”集中消费的习惯,年前集中采买年货。

  但在年货采买方式上,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着当代中国节日文化既传承着古老的年俗文明,又有着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发展。传统忙“年”习俗在传承中变化在继承中创新,既有回归“土”味的乡愁慰藉,也有追赶洋气的新潮;既有传统大年集市的人头攒动,也有网上购置四方年货的悠游体验……这是当代中国年节习俗的新版图,她色彩斑斓,她生机勃勃。

  备办年货看起来是个经济活动,但也是种文化:它与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紧密相关,是精神聚焦与情感表达,更是展陈民族年节习俗文化的“夸富宴”。

  经历寒潮考验后的中国,到处洋溢着春节的热闹与新春的希望。辞旧迎新是“大年”春节的主题,我们中华民族正积蓄着物质与精神的能量,以昂扬的姿态拥抱新年。今年的春天来得早;今年的春天格外令人期盼……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6年02月02日05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郑土有:“年味淡了”是对民俗的误解
下一条: ·陈果艳:下次见我,别再问吃饺子没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