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压岁钱高涨成人情负担 春节无奈变“春劫”
  作者:马婷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2 | 点击数:3433
 


   编者按:癸巳遁隐,甲午奔腾。尽管西历通行于中国已逾百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夕之夜,高堂居上,子孙团坐。大毛、二狗、三丫、四柱,《一个都不能少》,“让红包飞一会”是长辈切切的祝福。而庄严的祈福仪式,则是对来年《私人订制》的祝愿。如果给中国人的“幸福”一个定义,那这便是。这一刻,《人在囧途》的疲倦、事业不顺的《黄金大劫案》、《致青春》的哀伤……都消失在喜庆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正月初一的早上,你看,迎来新年的人们个个神清气爽,开门纳客,却也《非诚勿扰》,像精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一样精心经营着《社交网络》。这就是春节之于中国人:任《岁月神偷》偷去年华、偷去事业、偷去财富,春节一到,便孕育出新的希冀来。

  春节前,一篇“盘点80后过年九大怕”的帖子引起网友共鸣:怕外甥侄子、怕送礼、怕亲戚邻居问工资……“春节,春劫,一年一劫”,高额的“人情消费”不仅成为催生“恐年族”的重要原因,也让寓意祝福的传统习俗变了味。

  派红包一族很“肉疼”:回趟家 一个月的银子没了

  “年终奖没捂热,转手就全砸进了压岁钱。”张女士称家中亲戚总共有四五个孩子,今年行情看涨,1人至少1000块。“回趟家,一个月的银子没了。”张女士坦言,“压岁钱以前收的是两位数,现在给出去是四位数”。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董小姐今年26岁,年收入7万多元,今年春节她给小外甥的压岁钱是1000元,而父母给的是2000元。“才20年左右的时间,压岁钱竟然上涨了近千倍。”她惊叹道。

  而年过七旬的杜先生对此体会更加深刻。他说,自己小时候过年都是大人给一两分钱买糖吃,后来成家立业,开始给孩子们压岁钱,数额从最初的几毛钱一路上涨到后来的几块、十几块,直至成百上千。今年,他给孙子和外孙女的压岁钱是每人1000,压岁钱已经成了他春节最大的支出项目。

  “小时候,每年爸爸都会给我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装着崭新的零钞,有两块的、一块的、五毛的。其实,压岁钱的数额早已不重要,对我而言,它是童年永远的怀念。”35岁的张先生表示,现在的压岁钱水涨船高,每年春节自己则过得都很“肉疼”,一听到谁家带了孩子来拜年就巴不得躲起来。他笑道:“过完年准备吃一个月方便面度日了。”

  压岁钱变多也变味:收多了也是一份人情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过年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然而,时过境迁,连年水涨船高的压岁钱俨然多了些送人情、还人情债的意味。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王女士包得最多的是500元的红包,主要是用于同事、亲戚之间的还礼,“如果是关系比较好的,还礼时就要比对方多,往往是双倍还礼。” 王女士特别强调。

  她告诉记者,自己孩子今年4岁,压岁钱已经收了1万多。“压岁钱收多了也不是好事,也是一份人情债。”她说,一些关系不算近的亲戚也会给压岁钱,这让她感觉有些负担,如果过年时对方给自己孩子一个500元的红包,自己无论以什么名义,都一定要还对方双倍红包,“要不然,人家可能会觉得我很小气,太少了面子上也过不去。”

  大人给孩子压岁钱作为感情投资,亲朋好友给孩子压岁钱则出于“面子人情”,因而不惜互相攀比,更有一些人将压岁钱作为官场行贿受贿的隐蔽途径。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长辈给晚辈一些压岁钱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朴素习俗演变至今已经完全变了味。以前的压岁钱不过是一种礼尚往来的形式,压岁钱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承载着对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祝福,“现如今压岁钱已经超出了一般礼尚往来,而是将中国传统习俗变成了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成为了市场交易的职能手段。”

  “熊孩子”成万元户 家长如何做好“压岁钱”这道题?

  “我要拿压岁钱买部"土豪金"手机。”6岁的阳阳告诉爸爸,他和幼儿园的几个好朋友最想拥有的新年礼物就是“土豪金”手机。李先生告诉记者,过个春节,不少孩子立马成了“万元户”,而自己在上幼儿园的儿子,今年张口要五千块压岁钱,目的是买部手机,这样在同学面前就可以“有面子”。

  对此,李先生表示很无奈。他回忆道:“我们小时候压岁钱给的少,一块、二块,小孩子拿去买糖葫芦或气球。过新年,图的就是个喜庆劲儿。如今,不少孩子在收到压岁钱后,全然不知其传统的意义,而将之当作相互炫耀的资本,小小年纪就将感情与金钱挂了钩。”

  很多人担忧,动辄数百上千的压岁钱恐会在客观上对孩子灌输一种“不劳而获”的错误金钱观。夏学銮认为,现在,一些家长过年过的就是面子和出手阔绰,给孩子充足的压岁钱,不但自己有面子,也能够满足孩子的虚荣心。

  不少媒体指出,随着孩子压岁钱的增多,大人有必要因势利导,比如教育孩子如何理财、保管钱,如何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如何把压岁钱用在行善上等。譬如,将压岁钱存起来,作为学费使用;购买学习用品、书籍;建立慈善基金,帮助困难家庭,让孩子在理财中学会感恩。

  另有专家表示,怎么对待压岁钱对孩子的理财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一次绝佳的教育机会。聪明和理性的父母就会循循善诱,让孩子从小知道财富不外露和做人要低调的基本道理,这对于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作者 马婷婷)

 

  文章来源:搜狐-新华网 2014年02月02日07: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烟花爆竹的“禁限之争”:从“心愿”到“心结”
下一条: ·打工潮“抽干”了农村年味:一过大年初三,人已走年徒留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