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吴真]钟敬文在日本的文学活动与民俗研修
  作者:吴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29 | 点击数:3716
 


  内容提要:1930年代初期中国兴起的日本研究热中,以钟敬文为代表的中国民俗学者积极展开了双向学术交流。钟敬文夫妇于1934年东渡日本自费留学。钟敬文在日本的学术活动是以三种身份来展开的:文学家、留学生和民俗学者。作为文学家,钟敬文与日本文学青年建立了持久的学术交往,同时,顶着著名文学家的光环,为他赚取稿酬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留学生,钟敬文是早稻田大学的自费研修生,每天埋头苦读,只为借道日本,远取欧美民俗学理论。作为民俗学者,钟敬文对于故事比较研究的执著,显现出对抗日本文化殖民的学术自觉,背后有着深刻的民族主义背景。

  关键词:民俗学史,留日学生,中日关系史,外务省档案

  (刊于《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三期,页118-132。)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董晓萍]民间文学、民俗学教育七十年
下一条: ·从民间来 到民间去——民间文艺学家贾芝的理论探寻之路
   相关链接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第35期敬文沙龙“钟敬文先生的故事”成功举办
·[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意]朱泽佩·科基雅拉:《欧洲民俗学史》
·[王璟 李宗刚]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萧放 贾琛]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
·从最“土”的学问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赵振坤]韩国民俗学对“民”与“俗”的研究
·[李姿莹]隐形的桥梁:中国民俗学的福建时期·[程正民]将中华优秀文化视为命根子
·[瞿林东]让后人懂得什么是历史·[刘魁立]民俗学的一座丰碑
·[萧放]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董晓萍]民间文学理论的“骨架”
·[潘鲁生]践行民间文艺的发展使命——写在《钟敬文全集》出版之际·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对世界的新贡献
·[慕津锋]秦牧与钟敬文的情谊·《钟敬文全集》出版与钟敬文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