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算法时代的“数字灵媒”:短视频平台上占卜民俗的知识再生产与本土化重构
——基于抖音与小红书的数字民族志研究
李文文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2024—2025 年,抖音与小红书出现了一批以 AI 面相、塔罗星盘、八字风水为核心内容的“数字灵媒”账号。本文以媒介化理论与数字民俗框架为理论支点,通过搜索观测抖音和小红书相关账号,考察传统命理知识如何在算法逻辑与礼物经济的双重作用下被转译为可全球流通的数字商品,以及中国本土命理解释体系如何通过“重新语境化”完成话语更新。研究发现:其一,平台的推荐算法以“情绪峰值—停留时长—付费转化”三级指标重塑了灵验叙事的结构与节奏;其二,礼物经济将“算命”重构为一种带有游戏化、可视化与实时反馈的仪式消费;其三,“太岁”“流年”“九宫飞星”等本土术语在与 tarot、chakra 等全球符号的混用中,生成了“半土半洋”的阐释框架,既保持了文化熟悉度,又满足了全球观众的异国情调想象。本文提出“算法巫术”概念,用以概括这一新的知识—权力装置,并讨论其对中国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算法巫术;数字灵媒;占卜民俗;媒介化;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