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8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8年两会专区

[漆凌云 万建中]故事学“母题”概念再反思
——兼论故事学的术语体系
  作者:漆凌云 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17 | 点击数:4294
 

•中国民俗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   

 
故事学“母题”概念再反思
——兼论故事学的术语体系
漆凌云  万建中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母题是民间故事学的重要术语,影响广泛却众说纷纭。母题术语界定模糊、功能与母题等术语未能有效勾连、故事学术语缺乏层级性限制了民间故事研究空间的拓展。汤普森的母题界定及分类影响最广但逻辑混淆,邓迪斯借用普罗普的形态学理论和派克的语言学理论分析民间故事的形态结构明晰了母题位(功能)和母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有理论套用的瑕疵,并未解决母题界定逻辑不清问题。我们将故事类型学和故事形态学视角相结合重新界定母题,厘清母题位、母题和母题变体三者间的层级关系,搭建以母题为基础单元的故事学多层级术语体系。故事学的多层级术语体系让民间故事的形态结构研究和文化意蕴研究有了勾连和转换的学理基础,有助于打开民间故事研究的新空间。
关键词:母题;功能;母题位;母题变体;故事类型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彭伟文]从武馆到工会,从师兄弟到阶级兄弟
下一条: ·[钱梦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朱宝姝]“卵生”与“洪水”母题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
·[赵经纬]遗产话语下社区博物馆的功能建构及其空间实践·[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
·[媛媛]关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形成与传播路径的相关思考·[于佳卉]下山东请九郎:功能导向下烧香香卷的边界重构
·[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吴比]东部苗族谜语的形态、特点与功能·[乌哈娜]阿尔泰语系AT325型魔法故事与达斡尔族《松树姑娘》
·[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及功能·[牛聪]从地方文化记忆到国家文化标识:赫哲族“伊玛堪”在“乌日贡”大会中的传承重构与功能特征
·[刘丝雨]都市传说演变历程中的功能转向:基于“下水道有鳄鱼”故事的爬梳·[李燕]歌谣在《唐探1900》中的叙事功能与文化隐喻研究
·[孔德银 张宗敏 韩煜]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下体育非遗的结构生成与功能转化·[高艳芳]文旅融合背景下民间传说功能转向的表现、动因与路径
·[段湘怀]传统手工业社会的技艺伦理生产·[陈小妹 张紫薇]海南自贸港传统侨乡中外文化交流功能演变个案研究
·[陈曦]从灾异叙事到共同体象征:滇中阿拉乡祭虫神话的生成与功能研究·[陈冠豪]当代鬼传说的“影子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