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张启龙 张文艳 张统夏]拍摄“村庄记忆”影像的实践与探索
——以山东省菏泽经济开发区村庄为例
  作者:张启龙 张文艳 张统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2 | 点击数:2662
 

 

中国民俗学会2017年年会论文•
 
拍摄“村庄记忆”影像的实践与探索
——以山东省菏泽经济开发区村庄为例
张启龙 张文艳 张统夏
山东省菏泽市民俗学会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管委会
摘 要: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不断向乡村推进,对那些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态系统的村庄文化形成严重的冲击,村落文化和地方特色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城市近郊的许多村庄面临着拆迁重建的格局。在村庄灭失的同时,那些承载着千百年乡风民俗的传统民居、祠堂、村民社交活动场所,那些村庄里的民间技艺、散失的农耕老物件,也将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那些古老的传说、古朴的乡风民俗,将因其载体的消亡而日趋式微。本文基于“为村庄留史,为后人留踪”之目的,以山东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部分村庄为例,用照相机、摄影机拍摄下村庄当下的景象,并在拍摄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留存史料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村庄;记忆;影像拍摄;实践探索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利]论川茶在汉藏贸易交流的历史作用
下一条: ·[张庆辉]河北安新县关城村“音乐会”调查与研究
   相关链接
·[穆昭阳]寒婆传说中的地景呈现与文化意涵·[周连华]家族传说与村落记忆
·[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徐永安]云南沧源县佤族猎头习俗记忆调查
·[邢怀焱]文化符号视域下探究民俗活动的生成与延伸·[肖志鹏]历史记忆何以构建:诸葛亮传说的历史记忆、书写与文化景观研究
·[肖波 宁蓝玉]从传说意象到旅游地标:文化记忆视角下鹊桥的创新转化·[夏磊]彝族土主信仰调查研究
·[吴玟瑾]从地景轶闻到全民记忆:嘉庆君游台湾传说的文本化历程研究·[吴竞尧 牛乐]“艺术在地化”与“在地化的艺术”
·[翁瑾亮]北岳祭祀的当代转向·[王佳]仪式·记忆·精神:北疆民俗文学内涵探析
·[牛聪]从地方文化记忆到国家文化标识:赫哲族“伊玛堪”在“乌日贡”大会中的传承重构与功能特征·[罗凯文]从鼓舞到遗产:安塞腰鼓的文化变迁
·[刘艺萌]革命中的女性记忆塑造·[林玲]抗日战争时期炎黄神话的族源记忆和认同凝聚
·[李梦娴]文化群体记忆视角下春节民俗传承·[化仪]地景再造:临清塔遗产化过程中的民众实践
·[韩亚轩]“花儿”中的程式、表演与文化记忆考察·[段淑洁]身体、社会与文化:节庆民俗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记忆维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