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欧游纪行 三十】 参观古代名师画廊有感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欧游纪行 三十】 参观古代名师画廊有感

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是一座18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曾经是萨克森王宫所在地。在1945年的大轰炸中,茨温格宫受到严重破坏,战后得到了细致的重建,修复工程至今还在继续。茨温格宫里面现在是5座艺术博物馆,其中最著名的是以陈列宝石而著称的“绿穹珍宝馆”和古代名师画廊。



对于茨温格宫的珍宝馆,我们的兴趣不大,古代名师画廊则是我们要仔细驻足欣赏的所在。古代名师画廊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画廊之一,里面展出的画作,主要是18世纪上半叶萨克森选帝侯“强者”奥古斯都二世和奥古斯都三世的收藏品。画廊的布置别有特色,尤其是在画廊展厅的墙面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画家作品使用了不同的墙面色彩,如意大利绘画所挂的墙面底色是红色,荷兰和佛拉芒画家的作品是绿色,西班牙和法国的画作则是蓝色。画廊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名作《西斯廷圣母》,在这里,这幅作品就像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一样,画作前总是人流不断。对于《西斯廷圣母》这幅名作,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画面下面的那一对小天使,他们的目光所反映出来的是孩童的天真呢,还是天使的疑问,不得而知。画廊中另外的一些小幅作品,如那幅撒尿的小童子、游吟诗人荷马、怀抱圣子的圣母等,以及那些逼真如摄影一般的静物画作,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欧洲,参观博物馆和画廊,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



首先,你可以亲近那些过去只有在教科书或电视画面里才能看到的艺术品,无论是达芬奇也好,还是米开朗基罗也罢,在这里,这些大师们的作品一件件都是原作展出,随意让人观摩。(当然,也有看不到的,比如佛罗伦萨的大卫雕像,如今就从原来的市政广场上移入了室内,代之以仿制品;米兰的感恩圣母大教堂餐厅,有达芬奇的壁画杰作《最后的晚餐》,但要想一睹真面目,必须提前两个月预约,不仅要收参观门票费,还有预约费。这些,对于时间匆匆的游客而言,大多只能成为奢望。)



其次,在欧洲的博物馆中,对于这些艺术品真迹,你不仅可以长久地凝视,甚至还可以肆无忌惮地据为己有——把它摄入你的镜头中,长久地收藏。欧洲的博物馆一般都允许拍照,只是会要求你拍摄时关闭闪光灯,实际上,即使你偶尔违犯规定,使用了一两次闪光灯,也不会招来粗暴的指责。在巴黎的卢浮宫,在最著名的《蒙娜丽莎》前面,游客们高抬低举着长枪短炮般的各种相机,争相拍摄这幅名作的场面随时可见,已成为卢浮宫内独特的景致。我在茨温格宫古代名师画廊中就拍摄了300多张照片。当然,多拍摄照片自然就会耽误欣赏原作的时间,但眼看着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作触手可摸,又有可以让你“据为己有”的条件,怎能挡得住诱惑呢?!



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内,不仅博物馆视其展品为私有,对参观者设置了一系列的“不许”,其中不许人们拍照似乎是通例;如今,在一些旅游点新修建的庙宇中,也把并不高明的工匠新塑的品味同样不高的神像规定为“不许拍照”。8月末回国后不久,去了一趟新疆,在天池参观庙宇时,就碰到了这样的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想一想都让人可笑,这些新塑神像的艺术价值如何暂且不论,拍照对于塑像是否有损害也难以说清,但仅从宣传促销的角度来看,游客把这些景点的塑像或场景拍摄回去,让家人或朋友们一起欣赏,实际上对景点是起到了广为宣传的作用,何况还不用你花一分钱的广告费。如果管理者和经营者是明白人的话,应该是巴不得求人家来拍照才对。



什么时候,我们国内的博物馆也能够让游客们肆无忌弹的拍摄呢?!



附件:

茨温格宫  [时间:2009-10-28 22:38]

画廊一角  [时间:2009-10-28 22:38]

拉斐尔名作《西斯廷圣母》  [时间:2009-10-28 22:38]

《西斯廷圣母》细部  [时间:2009-10-28 22:38]

画作一幅  [时间:2009-10-28 22:39]

画作一幅  [时间:2009-10-28 22:39]

静物画一幅  [时间:2009-10-28 22:39]

在卢浮宫《蒙娜丽莎》前留影  [时间:2009-10-28 22:39]

把《蒙娜丽莎》带回家  [时间:2009-10-28 22:39]

TOP

羡慕

TOP

天呢!那画太美了!肃穆而崇高!顶一下!

天呢!那画太美了!肃穆而崇高!顶一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