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瞿明刚]古代的时间意识

[瞿明刚]古代的时间意识

古代的时间意识

瞿明刚  

光明网 发布时间: 2008-05-12 06:05 光明日报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核心概念是“时”。

  “时”字在甲骨文中从“日”,从“之”,而“之”字虽为声符,却兼具表意功能,有“适”、“往”的含义,于是,“时”字就是示意太阳在运行——太阳的运行是中国先民最初的计时方法。《说文解字》在解说“时”字时也认为:“时,四时也,从日。”

  太阳是初民时间意识的唤起者。例如日:本义为“太阳”。日出到日落为一个白天,于是,“日”引申出“白昼”的含义。

  “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易·系辞》)月亮作为“夜光”,也是先民时间观念的触媒。

  甲骨卜辞“月”、“夕”不分,“正表明了在先民心目中‘月亮’这一天体同‘夜晚’这一时间的密切联系,故先民便以‘月’的形象来记‘夜’这个词”。朔:从月,从屰。“月初之名也”(《释名》),本义:农历每月初一。“屰”在甲骨文里“象倒人之形”,表示月亮初生,描绘了最初的上弦月景色。

  日升月落是常态,但是,日月同辉也是经常出现的景象——

  朝:“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本义:早晨。”(《高级汉语大词典》)

  由于日月是先民时间意识的触媒,后世的汉字便多以日、月的偏旁来表示时间概念,例如“早”、“昧”、“晚”等。

  日升月落还仅仅只是日夜轮转的第一时间感觉。

  至于“宇宙”里的“宙”表示往古今来的一切抽象时间,更多出现在纯学术和纯文学的文本里。据查,《佩文韵府》只有13个以“宙”为韵脚的词,远远少于“时”的韵脚词。

  “岁时”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时间概念。

  “岁时”的概念就超越了“时”,表现一种时间组合的概念系统,岁指一年的时间周期,时指一岁之中的时令季节。一个轮回的时令季节组成年度时间,即古人所说的“四时成岁”,“岁时,谓每岁依时。”([宋]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二)

  不过,“商代和周代只实行着二时制,四时制当发生于西周末叶”。(于省吾:《岁、时起源初考》,《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

  岁时的概念是时间意识的进步,是农耕文明的计时成果。

  “岁”的重要价值使得古代存在过如下词汇——岁祲:一年到头妖气弥漫。岁腊:年终祭祀祖先。岁事:诸侯每年秋季朝见天子之事。岁恶:岁凶,指收成不好。“时令”是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成熟形态。时令,就是来自大自然不同岁时的律令。

  古人在观察自然物候变化的经验基础上,还发现大地的万物生长与天空的日月星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于是产生了时间-空间-人事(农事)相互配五、对应的时令意识,也叫“月令”。

  “月令”强调的是人们要顺应天象和自然,叫做“顺时而动”。

  为了更好地顺时而动,人们又开始划分“四时”为“八节”和“二十四节气”。

  八节:相传黄帝时代的少皞氏“以鸟名官”:玄鸟氏司分(春分、秋分),赵伯氏司至(夏至、冬至),青鸟氏司启(立春、立夏),丹鸟氏司闭(立秋、立冬)。玄鸟是燕子,大抵春分来秋分去;赵伯是伯劳,大抵夏至来冬至去;青鸟是鸧鴳,大抵立春鸣立夏止;丹鸟是鷩雉,大抵立秋来立冬去。

  从战国时代开始,人们就对八节进行了更细密的划分,一年四季就有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是重要的自然节点,也便成为标准的自然时间,为古代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气象服务,成为农事活动的指南。

  春天是主生的季节,天子要禁止人民砍伐森林,倾覆鸟巢,杀害幼虫。

  如果春令、夏令、秋令、冬令没有按照自然的时序来从事,就会发生各种灾害。

  “岁时”是夏、商、周时期人们对时间的感受以及对时间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是人们依据自然变化的规律提炼出来的时间系统,而“月令”则是岁时概念的人性化、伦理化、社会化。

  “月令”作为古代中国人总结出来的一套自然律令,也是帝王颁布政令的根本依据,千百年来一直主宰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造成了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时间意识、行为模式和国家政策。

  与时偕行——《周易》“文言”在解《周易·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时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即君子终日勤勉,与时并进不息之意。《损卦》的《彖传》说:“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卦》的《彖传》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人事或损或益,或进或退,都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符合时机提供的条件。“与时偕行”与现代人的“与时俱进”思想有渊源关系。

  奉天之时——《周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事与时并——《礼记》:“事与时并,名与功偕。”《礼记注疏》认为,“事与时并”是“为事在其时也”,“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

  不夺民时——“不夺民时,不蔑民功……国有班事,县有序民。”(《国语·周语(中)》)这里谈到了一个执政理念:不要耽误农时,也不要轻视农事,都城和郊县的农人要轮流休息或服役。

  不违农时——谓“王道”即政令不违背农作物耕作的时间。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王政”要给谷物、鱼鳖、林木以休养生息的时机,这是“仁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TOP

一个客家山村的元宵游神赛灯活动

笔者所调查的福建省宁化县延祥村,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客家山村,几
百年来,该村一直流行着元宵节游神赛灯的活动,而且其元宵节花灯造型各异、内
容丰富,灯会组织完整,在整个宁化及附近县份里都非常闻名。本文试就延祥花灯
的盛况、有何特色、以及它在延祥社会中的文化经济功能加以粗浅的阐述。
一、村落简介
延祥村是一个客家山村,隶属于福建省宁化县泉上镇,位于宁化县东,地处宁
化、清流、明溪三县交界处,东经116°58.1′,北纬26°20.3′,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山谷
小盆地,村委会所在地海拔约690米。村落四周的群山“路隘林深苔滑”1,有“五里
横排十里岭”之称。过去全村只有四条山道通往林畲、嵩溪、湖村、泉上等圩市,
与这四处各距15—20公里,交通不便。2005年底,新修好从延祥村至牛场(往泉上
镇途中一地名)3.5米宽的水泥路共六公里,使得村民与外界联系方便不少。但是从
牛场至泉盖公路接口处的六公里多仍然是早在1978年建成的简易公路,土石路面,
每逢雨天,泥泞不堪,并且还得提防路边山上落下的泥石,人车难行。
村落历史约近千年。据族谱记载,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延祥首先由刘
姓开村。宣统元年重修的《彭城刘氏房谱·家谱自序》中:“余族发祥来宁,始自江
右宋天圣凝之公讳涣者”。随后杨、官、曾诸姓陆续迁来,村落日渐发展。村中现在
的大姓杨氏始迁来此的时间在南宋淳祐(1241—1252)年间,据光绪三十四年
(1908)版《延祥杨氏房谱》中的《老谱原序》2记载:“宁化之有延祥,盖始于大
宋淳佑(祐)年间。今据延祥旧谱,始祖本宋龟山先生四传有万福公,是为延祥开
代之祖。万福公之子安淳公披荆棘辟草莱,而恢延祥之旧居焉。安淳公之子念四公,克承先志,庐舍田园倍增于昔。至念四公之子五九公,则承先启后,支派日繁矣。”
村初名丁贵坊,至宋淳祐年间,杨氏第七世祖五九公出游,在今之村中见到白
兔,认为是祥兆,迁居至此,为应其祥更名为延祥,沿用至今。《延祥杨氏房谱·老
谱原序》:“先是万福公以下皆居乡之刘背坑,去今居约里许。(五九)公出游,见
有白兔之祥,乃率家人构居其上,延祥之得名自此始。”3经过数百年的辛勤耕耘,
荒野变良田,且人文蔚起。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有功名者达220余人,被誉为
“书乡”。然清末民初屡遭匪患,人口减少,经济严重受挫,村庄日渐衰落。解放后,
村庄发展渐有起色,但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不算发达。
目前本村共有人口1157人,1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007亩,森林面积6万余亩,其中竹山面积约9000余亩。当地人将各村民小组分为
“本村”和“外村”两类:“本村”包括六个村民小组,较集中地分布在村委会所在
地周围;“外村”包括五个村民小组,距离延祥本点分别约10~20华里。
村民大多杨姓、官姓,最早定居于此的刘氏目前只有两户,曾氏人口亦极少,
其他在本村历史比较长一些的有熊氏、朱氏。解放后,由于国家政策导引,陆续也
有其他一些姓氏迁来,后大多迁走。历史上延祥花灯由杨氏引入本村。
二、延祥花灯盛况
据在村里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延祥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村民都认为,明代正
德(1506—1521年)年间,杨氏第十三世祖杨得安出任浙江金华府经历时看过苏杭
地区的花灯形式,觉得不错,归而传授仿效,并一直沿袭下来。清光绪戊申(1908)
年版的《杨氏房谱·叔茂公股伯荣支世系谱》曰:“(杨)得安,字育耆,明景泰壬
申(1452年)生。正德初,由郡庠拨贡任浙江金华府经历,秩满归家,居马地,课
儿以耕焉。终葬马地后龙。”表明杨得安确曾在金华府当过官,因此,由杨得安将苏
杭的花灯形式传入延祥的说法有一定的根据。
关于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花灯,早在汉代即已开始。其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
即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
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其二,东汉平定“诸吕之乱”,汉文帝刘恒登基
后,作为庆祝平乱纪念日演变而来。其三,源自民间的“三元节”,即:农历的正月
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分别为天、地、水三官大帝的生日,其中正月十
五日为天官的生日,人们为向神灵祈福而逐渐形成为节俗。
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延祥村都要举行隆重的“游神灯会”,白天
迎社神,晚上赛花灯。清光绪戊申(1908)年版《延祥杨氏房谱》载杨氏二十四世
祖杨培基(1741—1814)撰写的《里社志》云:“迎赛定于每岁春正月望三日起,
至五日止。以去岁冬季人作首,统四季人燃灯相庆也。基每慨俗之好祀淫祠者,妄
为邀福男女紊杂,而吾乡之崇社也,犹不失古人祭田祖之意,此皆乡先辈明理之遗,
后之人当恪守勿替也。”
为了保证和提高花灯的数量与质量,昔时村中的名人贤士们以自愿结合为原则,
投资买田,组织有“灯会”。例如清光绪戊申(1908)年《延祥杨氏房谱·祀产·里社
神田》中有这样的记录:“一田石狮岭罗源楼竹排下,载米三石。按吾乡每岁正月
赛里社神,上屋下屋分作两倗。下屋别自置田于正月初十日迎赛,上屋在本乡居者,
暨七世祖六义公嗣众在官堂下居者,共置此田。于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迎赛也,其
刘源刘姓亦在此倗。……一田石狮岭罗地坪,载米二石二斗。契与祠产领头围田共
一纸,苗存述彭手,此田于道光十八(1838)年陈星公助入,帮递年正月迎赛里社
神灯烛之赀,值班人备花灯一对载绵衍祠内高照。”换言之,当时主要以购置田产的
田租来维持花灯仪式的运行,而且是村里各姓一起构成,不以宗族来分类。全村共
组成锦城、春城、集诚、荣春、春锦、八仙、果盒、香炉、牌枪、六合、火屏、分
钱等十余个灯会。每个灯会由8—10户人构成,至少有3、5亩田产。一般而言,每个
灯会需扎一至二棚大扛灯,每户扎一盏手擎花灯。其用毛竹篾片为骨架,用各种高
级纸料盖面,再由能书会画者在纸面上书写、绘画、着色,并装配而成为各种精美
而奇巧的花灯。有的大扛灯甚至高达二丈,如牌枪灯就是如此,其高约二丈,宽有
围半,顶端装有一个风车枪嘴,其灯上除刻花彩绘外,前后还有四个斗大的成语字,
内可点20余枝红烛。每一个灯会,都以抓阄抽签的方式定出值年“福首”的顺序,
会友轮流当灯会“福首”,来负责“游神灯会”的事务。轮值到的“福首”,头年耕
种灯会田或管田产收租,翌年以田租的收入负责灯案中灯的制作与赛花灯的组织,如扎灯的材料、扎灯的工资和点灯的油料等都由其负责,同时还需要负责办“灯
席”,宴请会友,以讨论赛花灯的事宜以及安排赛花灯的程序等。
解放以后,公共的族田祀产、各种“会”的田产均收归集体,各种“会”均无
固定的收入维持活动经费,因此,筹备赛花灯的费用均由参与“灯会”的各股分摊,
每年每股十数元。
在赛花灯之前要举办灯席。新年开初,各个灯会的当年“福首”,都写好酌办灯
席日期的红帖子,登会友之门恭请。灯席一般都办在中午十二点以前,有的一餐,
有的中午吃一餐,晚上也有一餐。一般在办席的上午,各会友都会准时光临,先给
福首拜年,然后品尝主东准备的茶、烟和茶点,茶点通常有:寿带、茶晶饼、水晶
糕、马口酥、兰花根、到口酥、香圆片、冬瓜糖、杨梅红、杨梅酥、荸荠、甘蔗等。
会友们边品尝边谈古论今,然后入席畅饮。有钱的灯会的灯席办得丰富,菜色花样
繁多,颇有讲究。有的在午餐时要吃鸡卷、闽鳆、猪肚、酸爪肉、海参、鱿鱼、干
贝、薯汤、全鸡、孔丝、蹄子肉、全鱼、扣肉、鲍鱼、猪肝、腰花、鸽子蛋。蛏干、
酸汤等十九道菜,并称此为“满堂红”或“九长寿”。散席后则商谈安排扛灯、鼓乐
等事项,为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连续三昼夜的笙箫鼓乐、迎神赛灯,欢庆元宵佳节
做好准备。有的灯会还有晚上的聚餐,此通常也称“下席”。届时,会友各归原席,
通常也是先茶后酒,素盘为茶点,也是12盘,此称为“全年美景”;荤碟则有香肠、
烤鸭、猪肚嘴、猪耳朵、猪舌、贝虾、煎鱼、山禽走兽肉、鸡胗、肉丝等十碟,此
称“十样锦”;最后还有肉圆、全鸽、荔枝肉、墨鱼丝、鸡内杂、酸猪脚等六碗热
菜,并将其恭称为“六合”。
正月十三到十五是延祥人迎神赛灯的日子。这几天的白天,人们都扛着社公巡
游。当俗称地雷子的火铳响后,在队伍最前面的数担簸箕大小的铜锣就齐鸣开道;
接着是龙头、月斧、拳笔、关刀、书剑、日月、连环、五花丛、瓜槌、方连环、西
角、掌扇、彩旗、肃静、回避、万民凉伞等二十四对仪仗随从;再来是许多对各色
彩旗和数堂鼓乐跟着;在其后面有人捧着木雕印盒跟着,也有人扛着上立有四尊文
武塑像与一个四十余斤重的铜香炉的香案随后,铜香炉里焚香,香烟缭绕直上青天;
在其后面,则有二个人手捧着内燃着芬芳扑鼻净香的高级朝炉跟着;最后才是内坐
着新老两尊社公神像的大神辇,其精雕细琢,由八个壮汉抬着。
    入夜后,则赛花灯。花灯队伍排列是:1)皇封“四知堂”提灯引路;2)数担
铜锣齐鸣开道;3)龙头、牌枪、月斧、拳笔、关刀、书剑、日月、连环、五花丛、
瓜槌、方连环、西角、掌扇、彩旗、肃静、回避等成对执事仪仗;4)各式手擎花
灯,如博古灯、兰花灯、花砵灯、天官灯、凉伞灯、横匾直联、果盒灯、宫灯以及
飞禽走兽灯等几十种;5)各个灯会所装的大扛灯(每个大扛灯后随一至二堂锣鼓或
小闹伴奏),如:香炉灯、花缸灯、堆砵灯、桃李园灯、鲤鱼跃龙门灯、水漫金山
灯、鸳鸯游莲池灯、凤凰翔牡丹灯、绘有古代人物故事的棚子灯等十余种;6)高大
的牌枪灯为社公的前辅,其顶端还装高出屋栋的风车枪头;7)敕封、印盒;8)社
公神辇;9)万民凉伞;10)最后是一盏后勇灯,其高度与牌枪相等,宽度大于牌
枪,里点红烛、外披绘龙彩凤的布衣。在明月高照下兴高采烈地遍村旋游。队伍通
常在上村杨振芳屋前的坪上集中,在火铳响声的引导下,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
地由此出发,按村里规定的游灯路线,经村内坑头、戏台坪寨下、车丘、下村龙上、
横街、坪上排、土堡、新林寺,最后到社公坛前集中,给社公放鞭炮拜年后才“散
灯”,大家拿着自己的灯各自回家。十四日同样是白天游神,晚上赛灯,继续按原路
线巡游。正月十五晚上散灯后,村民们把龙头灯、华盖灯、日月灯烧掉,其他的花
灯则拿回自己家里,第二年烧掉的花灯需重新做过,而其他的花灯,如骨架没有坏
掉,则可以撕掉旧纸,换上新纸,重新装饰即可再用。
三、延祥花灯的特色及功能
延祥花灯不止是美观,从其图案、形状、题材以及队伍排列等都蕴涵着中国传
统文化的象征意义,并透露出地方特色。
例如,花灯上绘制的各种图案,多以中国古代传说故事为主题,文字则为唐诗
宋词、吉祥成语等。有名称的主题花灯中,“四知堂”表现了杨氏对自己祖先杨震
为官清正、拒绝贿赂的高尚事迹的缅怀与夸耀。“花缸”、“凤凰翔牡丹”则与村中
现有“文物”资源有关———村中现存两个清代大花缸(直径1米左右,高亦1米左右)
和一株乾隆年间移植来的牡丹花(传闻古时牡丹在南方极难种植),外地人来延祥观
光休闲,都会去参观。而花灯队伍出游的排列顺序亦仿照封建社会官家的出巡,不
仅鸣锣,还有“回避”与“肃静”牌,以及月斧、拳笔等木执事仪仗开道。“敕
封”、“印盒”以及带有枪头的“牌枪灯”都表明了延祥历史上曾出过做大官的族
人……
与如此丰富的内涵相对等的,花灯在这里被赋予了多种功能。首先是娱神,其
次是娱人,其三是文化的濡化、增强村民心理上的文化自豪感,其四是增强村民凝
聚力,其五提高村民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1)游神赛灯具有娱神的功能。首先,从上文所说的元宵节花灯由来可知,无
论是敬神还是为三官大帝庆生,都可以将之理解为娱神的宗教活动。从《延祥杨氏
房谱》得知,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的游神赛灯日,同时也是祭祀社公的日子;游神
赛灯路线的最后一站都在社公坛前,并需祭祀社公;以前用作灯费的公田也常与里
社神田有交叉甚至重叠,这些都显示了延祥花灯的娱神作用。
(2)游神赛灯也明显具有娱人的作用。村民们辛勤劳作了一年,只有趁着春节
农闲时合家团圆、走亲串户。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有“过小年”之
称。正月十三至十五这三天里,延祥村民们白天迎社神,晚上赛花灯,鼓乐喧天,
赏心悦目,欢声笑语,和乐融融。他们的远近戚友也会届期光临,既来此探亲、祝
福,也在此欣赏花灯,有的也可能一起参与游神与赛灯,一起欢渡元宵佳节。待过
完正月十五的热闹,大家就开始为生计而忙碌起来,再也不能像春节期间这样玩了。
在宁化有一俗谚称“烧掉门前纸,要去田里企”,即正月十五闹完花灯之后,各户就
得把年三十贴在门框上的“岁纸”撕下来烧掉,以示欢乐闲逛的日子已过,要下田
积极参加生产了。所以,游神赛灯是春节里的最后一次热闹。
(3)游神赛灯也具有文化的濡化(enculturation)的作用。文化濡化是指一个社会
的成员通过内化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来学习文化、适应社会的过程。最简单的解释,
可以说是:长期的、耳濡目染的、大多是无意识中所进行的学习。上文已经提到,
延祥花灯多处体现了村落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先祖们明贤辈出,村民都有
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每说起历史,村民都懂得并且不无得意地告诉别人本村历史
悠久,甚至有“先有延祥(村),后有泉上(镇)”之说。许多村民从小在这种非程
式化的教育熏陶下,了解本村历史,了解宗族的荣耀,从而更加爱乡爱土,愿为自
己的家乡多做贡献,促其发展。
(4)游神赛灯也具有增强村民凝聚力的功能。首先,灯会组织的组织原则为
“自愿结合”,只要是相熟的、关系好的人之间,就可以相约组织灯会,不要求必须
是同一房族、家族。尽管大多还是会与本房族的合作组织灯会,但是在这样一个宽
松的人际关系环境下,更容易打破常规的家族壁垒,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摩擦,
增强凝聚力。其次,制作花灯之时,除了制作者在场,还有不少村民,不分男女老
少,前来观看制作过程。在这个制作与围观的过程中,村民们聊天话家常,戏谑调
笑,有兴趣的人则观察制作工艺,主动自觉地进行文化传习。再次,迎神赛灯之前
灯席的酒桌上大家谈笑,增进感情,散席后商讨诸项事宜,使各自明白分工,明白
游灯是一件整体协作的事情,明白自己在整体中的位置,培养合作性与团队精神,
增强凝聚力。游灯时更不用说,尽管整个花灯队伍多样繁复,但极有秩序,谁先谁
后早有定制。如此庞大的队伍该如何行走才不致在如此有限的空间发生拥堵及混乱,
也都早已规划好。只要大家众志一心,必不致乱。
(5)游神赛灯也有提高村民文化素养、陶冶情操的作用。因为要有一定的文化
素养,才能制作出如此富含文化内容的花灯。花灯并非人人会做,扎骨架贴纸料之
类的活都比较易学,但并非人人都会画画、写字。只有能写会画,又学会扎骨架贴
纸料搞造型的技术,才可以称得上“会做花灯”。意欲参与花灯制作的人,必须不断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使自己制作的花灯受人赞扬与艳羡,不至被嘲笑。另外,
灯会中的分钱灯会除了需负责扎悬挂在各要道口的“架灯”外,其还有一个功能就
是鼓励村民多参加“响乐”(即敲锣打鼓),凡是白天在迎社神巡游中参加响乐后,
晚上又参加赛灯时鸣锣打鼓者,经过路口石板桥时,分钱灯会均分他们每人3—5枚
铜板,以资鼓励。因此,昔日赛灯时最多有三十余担铜锣盒十多堂锣鼓参加,使得
赛灯时,笙箫齐鸣、鼓乐震天,黝黑的山道上灯龙游动,山谷中锣鼓声、笙箫声响
彻云霄,小小的山村里热闹非凡。
延祥花灯的以上功能,促使村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健康,对村庄社会
的稳定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人口、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延祥村里赛花灯的活动渐趋没落。
但由于其过去的名气,当泉上镇政府组织元宵节活动时,有时也会请延祥人扎花灯,
到镇里组织的元宵节活动中表演,因此,几年前,虽然村里不再有过去游神赛灯的
那种热闹,但延祥花灯的工艺却在镇里元宵节活动中保留了下来,不至于完全被忘
却。不过,从2000年开始,由于外出打工的人增多,有的甚至连春节都不回来,延
祥人也很少再在正月十五赛灯了。对此,人们都觉得有些可惜,也引发出一些思考。
这就是当传统遭遇现代之时,传统习俗在环境相对封闭的山村如何演变?该向何处
去?如何才能使之适应现代社会,既保存传统又有利于其社会发展,使之与社会发
展的各环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良性互动?所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五
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宁化泉上一带行军途中写
下的诗篇,描绘了在这三县交界地带的地理面貌。
2撰写于明万历十八(1590)年,作者:宁化县儒学教谕,南平王以蒙。
3撰写于清康熙五十八(1719)年,作者:乡进士拣选知县年家弟临川傅佑源。
(石奕龙: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丛云飞: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
民俗研究2007.3

[ 本帖最后由 侯法花 于 2009-9-20 12:34 编辑 ]

TOP

上帖的出处请注明一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