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人人会讲8种语言 回都村:8个民族一个寨子

人人会讲8种语言 回都村:8个民族一个寨子

人人会讲8种语言 回都村:8个民族一个寨子

  新华网云南频道 ( 2009-08-24 ) 来源:春城晚报



  



几个民族菜肴同上桌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8个民族混居一个村寨,比较罕见,而且还和睦相处。”勐腊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岩晓局长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属于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13种民族,但两个民族杂居一个村寨的现象也很少,而在地处中老边境的勐腊县瑶区乡的回都村,生活在一起的8个民族的群众非常的包容,他们同吃同住,还会一起庆祝各个民族不同的节日。

  8个民族混居一个村

    走入这个建在半山坡上的小山寨——回都村,记者一眼就看出这个河流穿寨而过的村寨的独特之处。村里的房屋除了采用西双版纳当地的傣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干栏式结构外,楼上和屋面还分别采用了壮族的垂直全封闭木板隔墙和汉族瓦顶。村民的着装也很特别,一个人会同时穿着几种民族的服装,在交流中也经常使用几种不同的民族语言。

    据村民小组长岩糯介绍,这个距离老挝边境只有15公里的寨子在50多年前,还是一个只有8户人家的纯傣族寨子。1956年时,有20户彝族村民自发从6公里外的高桥寨搬迁进来,1962年又搬来了10户瑶族村民。随后陆续又有汉族、哈尼族、壮族、拉祜族等民族的村民,通过嫁娶的方式落户村寨。如今,8个民族的人民和老挝、四川、湖南、广东、江西和广西等地的外来人,共同组成了这个拥有53户人家233人的小村寨。

    几个民族菜肴同上桌

    走进村民卢王大家,有5个人坐在楼上剥玉米,穿着4种少数民族的服装。卢王大介绍,他们的8口之家,夫妇两人和3个儿子是彝族,但是3个儿子分别娶了傣族、哈尼族和瑶族媳妇,于是他们一个家庭就有了4个少数民族。

    “卢王大的3个儿子不仅娶回了3个少数民族媳妇,而且还创下了一个家庭举行4种少数民族娶亲礼仪的纪录。”这个村的老村长、现在村里当会计的常家新介绍说,这个村寨的村民除了8户原住的傣族外均有搬迁的历史,因此包容性也较其他地方的少数民族更强。到目前为止,回都村已经没有一户人家的家庭成员全是一个民族的,半数以上家庭里都有3个民族。

    因此,村寨里形成了无论是谁家婚嫁时,只要新郎新娘是不同民族的,就会按照两种民族不同的风俗举办婚礼。包括平时在家庭生活中的饮食等习惯也同样互相尊重,各民族按照各民族的习惯生活,既相互适应又相对独立。慢慢地,这个村寨还形成了招待客人时,摆上桌的饭菜是几种截然不同的民族风味。

    人人会讲8种民族语言

    在回都村采访时,正逢村民宰杀冬瓜猪设宴招待客人,记者不仅有幸看到身着8种不同民族服饰的村民聚在一起,忙碌着制作美食待客的罕见场面,而且还有幸在同一饭桌上,品尝到8种不同民族风味的美食。

    席间,男女老少一会儿说汉语,一会儿说傣族话,一会说彝族话……每个人都能用好几种语言与不同民族的人交流。“因为从小就在一起,所以全村人都会说8种语言。”看出记者的疑惑,岩糯介绍说,平时大家开会时统一说汉语,在私下的交流中,则是“见什么人就说什么话”。过节时候也是碰到什么民族的节日,其他民族的村民也会跟着一起过,不是本民族只过自己民族的节日。

    虽然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多元,低于西双版纳州和勐腊县的平均水平,但50余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民族之间的摩擦和纠纷,就连邻里之间吵架的现象都很少出现。外出干活时房门不用上锁,晚上睡觉也不用插门。(完)(记者 戴振华 记者 汪旭 摄影报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