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梅雨时节话梅雨

梅雨时节话梅雨

梅雨时节话梅雨

2009-06-15 08:50:16  来源:中国天气网




梅雨

梅雨指的是从我国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常常出现的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频繁的连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又因这时温高、湿重、雨多,器物容易受潮生霉,故名霉雨。一般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出梅后盛夏开始。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但是每年各地实际降雨情况并不相同,对梅雨季节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地区每年入梅出梅的日期是不完全一致的。

正常梅雨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时间长达20~30天,雨量在200~300毫米之间,约占当地全年雨量的20%~30%。但年际变化很大,入梅日期迟早可相差40天,出梅日期可相差45天。历史上最长的梅雨季节达60多天,也有些年份却一反常态,出现“空梅”,变成了“梅子熟时日日晴”,当然,这种情况历史上并不多见。

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梅雨时节,气温较高,雨量丰沛,十分有利于水稻、蔬菜、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生长。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摸透了梅雨的脾气,合理地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将农作物布局和茬口安排做到因时制宜,让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赢得了“两湖熟,天下足”和“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梅雨时节,空气湿度很大,水汽常常吸附在人们的衣物、书籍、家具和食品上,时间一长,招来霉菌滋生。梅雨天气的确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某些不便,但也应该看到,丰沛的天然降水,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事实上,一个地区的降水状况,对当地的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江南地区那些无垠的稻田、苍翠的林木、青青的茶树、交错的港汊,哪一样离得开梅雨季节雨水的滋润?
但梅雨若严重异常,便会引起这一带罕见的洪涝或持续性干旱。像1931年、1954年以及1991年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都是因为梅雨量特大而造成的。由于降水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致使农田受淹,铁路中断,工厂停产,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如果梅雨期间雨水过少,甚至“空梅”,则会造成严重旱灾。

随着气象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梅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为了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梅雨到来之前,应清理好田间墒沟、疏浚城市下水道,对露天物资进行苫盖,抢修危漏房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稳妥地躲避梅雨带给人类的灾害;而在迟梅年或空梅年,还要做好抗旱的安排和电力的调度,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相关阅读:准确的梅雨谚语

TOP

准确的梅雨谚语

2008-07-04 15:28:06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我国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我们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三九的第一天与芒种节气第一天相隔约150天左右。按150天的韵律,三九期间刮东风,隔150天左右将有一次类似的重复过程。所以三九期间刮东风与芒种节气的降水有对应关系。
  
用冬季天气特点来预报梅雨的谚语还有许多。例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这是因为天气往往有阶段性。天气持续干旱,常常是某一种有利于干旱的天气形势相对稳定所造成的。但由于大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上述相对稳定状态总是要被破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反面转化。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蓬尘里;桃花落在蓬尘里,打麦打在泥浆里",与此意思相似。桃花水偏多,常常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暖湿空气活跃,在桃花开放的清明节气里,就常在江南和上海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形成桃花水偏多。到了六月份芒种节气时,副高势力又往往更新相对减弱,或北跳慢,致使梅雨偏少或开始较晚,造成两个时段雨量的反相关。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它和"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一样,都是用春季的雨水来预测梅雨的。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它指明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雨水存在着正相关,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这是因为小满节气正值春夏之交,如果这个时期雨水偏少,反映了副高势力较弱,位置偏南,到了芒种节气,副高势力一般也不会很快增强,即使有一定强度,它北缘的西南气流也不会伸向长江下游-带,所以芒种节气长江下游地区雨水也将偏少。长江下游一带也把小满节气里的降水称"旱黄梅",芒种节气的降水称"正黄梅",夏至节气的降水称为"甜黄梅"。因此,芒种雨水偏少或梅雨开始偏晚(到夏至节气才开始),都称为"黄梅不管"。
  
以上这些群众看天经验,经当地气象资料验认,准确率均有70%到80%。换句话说,预报十次,将有七、八次正确。这说明,关于梅雨的谚语是可信的。

TOP

江淮梅雨与“洪水走廊”

2008-07-03 16:38:17  来源:中国天气网


每逢江南梅子成熟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往往会出现一段又一段的连阴雨天气,这便是人们熟知的江淮梅雨。这一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不仅是古代文人吟诗咏词的极佳话题,也是现代气象学家争论不休的热点之一。

"熟梅天气半晴阴"

现代气象学认为,梅雨是初夏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乃至日本南部出现的一种大型降水过程。江淮梅雨是初夏5~7月份连续阴雨的统称,可以分成几段,每两段之间可相隔几天乃至十几的晴热无雨天气。比如,1991年梅雨就分两段,第一段5月18日~6月20日,第二段6月29日~7月12日,两段之间有10来天江淮流域基本无雨,天气炎热。由于江淮梅雨是冷暖空气交汇的产物,双方势均力敌,各不相让,梅雨带伴随冷暖势力的强弱而南北摆动,这样,一些地方又会时晴时雨。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文人方苞(1668~1749)、姚鼐(1732~1815)声望极高,是当时最大的散文流派,即著名的桐城派,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开创了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所谓"义",即"言物",所谓"法",即"言有序"。"义"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即要求文章的形式服从于内容,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章语言要做到"清真雅正"和"雅洁",去掉"冗辞",直到"一字不可增减"。而这两位文人,喜欢在一起抬杠,经常争论不休。一年黄梅季节,两人酒后闲聊。方苞说黄梅天多雨,而姚鼐却说黄梅天多晴。方苞说:"宋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你难道不知道?"姚鼐说:"宋诗有\'梅子黄时日日晴\'句,你忘了吗?"方苞听了,无话可说,二人怒目而视。正当两人相持不下时,站在一旁的店主笑道:"两位说得都不错,可惜你们忘了另外一句宋诗。""哪一句?"两人同时问道。店主脱口而出:"熟梅天气半晴阴。"听罢,方、姚两人哈哈大笑,不禁握手言和。
原来,方苞所引的诗句出自宋人赵师秀的《有约》,全诗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姚鼐所引诗句出自宋人曾纾的《三衢道中》,全诗是: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而店主引用的诗句出自宋人戴复古的《夏日》,全诗是: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现代气象资料显示,上述家家雨、日日晴及半晴阴等古人诗句,都形象地描述了梅雨季节不同时段的天气特色。比如,2004年梅雨期间,阴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段里,第一段发生在6月14日至6月底,江淮流域大部下了两场大雨;但7月初受华东沿海台风"电母"环流影响,梅雨中断近一周,江淮大部"日日晴"。7月7日"小暑"前后一场雷阵雨带来"梅开二度",因此,第二段梅雨从7月7日持续到7月16日前后,使当年的出梅日比常年平均推迟一周之久。据气象专家分析,前后两段梅雨天气特点有些不同,前段梅雨天缺乏"高湿高温"及"天天雨"的特色,而"小暑"之后的一段梅雨更有梅味,"半晴阴"的特征更显突出。

江淮梅雨多异常

据气象资料分析,江淮流域正常梅雨开始于6月上中旬,结束于7月10日前后,梅雨期25天左右。但这样所谓的正常梅雨不足历年总数的一半,而多数年份里容易发生早梅、迟梅、超长梅、少梅或枯梅及"倒黄梅"等异常情况。一些年份早在"芒种"(5月底至6月初)以前便已入梅,人们称之为早梅雨。多数早梅雨年份,多有两段或以上梅雨,从而导致梅雨期过长。人们又将整个梅雨期长达二个月左右或以上的梅雨,称之为特长梅雨。特长梅雨最易酿成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如,1954年、1991年及1998年,都属特长梅雨年份,都曾导致江淮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还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气温猛升,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像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由于"倒梅雨"期间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需要提高警惕,防止局部洪涝。

洪涝灾害不可避免

      据气象资料显示,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6~8月,沿江江南多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江淮之间多在7月份,沿淮淮北多在7、8月间。
比如,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少见的大洪水。5月下半月长江中下游的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长,直到8月初才"出梅"。长江洪峰接二连三,大部分河段水位超高。
        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也不容忽视。比如,2003年的夏天,淮河以南梅雨、沿淮淮北雨季同期发生,江淮大地降雨不断,暴雨频繁,导致淮河流域发生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洪涝,淹没大批农田、村庄,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
        历史资料表明,一些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就是在入梅、出梅前后的几场暴雨或在雨季中2~3天的集中降雨酿成的。因而无论是江淮梅雨期还是淮北雨季,都是淮河流域的防汛关键期,绝不能有半点麻痹大意。
                                                                                作者:魏维宽 摘自《气象知识》2007年第3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