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七夕节信息贴·观点

“七夕”:中国的“女儿节”  

2009年08月26日 19:25: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8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26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也是过去年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姑娘们不仅向上苍祈求自己心灵手巧,还祈福、祈寿,祈愿婚姻美满、全家平安。

    “七夕”也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其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晚上进行各种乞巧活动。相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同,各有趣味。

    据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陈建宪介绍,现代社会里“七夕”被赋予了更多的爱情含义。在秦代,“七夕”是娶妻的忌日。织女、牛郎,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凡人,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被银河阻隔没能成婚,七月初七便成了民间婚嫁的禁忌时间。到了汉代,“七夕”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在故事中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牛郎织女的悲剧传说改换成了两人鹊桥相会的喜剧故事,娶妻禁日变成了男女相聚的吉日。

    “七夕”的饮食风俗,各地也有所不同。一般都称为“吃巧食”,其中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还有许多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称为“送巧人”。

    现在,古时“七夕”的不少传统习俗活动已经弱化或消失,而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美丽传说,却一直被人们铭记,流传了下来。

TOP

七夕情人节引爆消费热潮,椰城男女享受浪漫

文章来源:海南视窗 | 时间:2009年08月26日
  花店的生日要比平时好几倍,26日下午,店员忙得不可开交。

人民网海南视窗8月26日讯(实习生付超报道)


8月26日,记者经过龙昆北路时,发现几家花店门前人来人往,几位年轻人正在挑选鲜花。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的节日,被称为"东方情人节",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年轻一族的追捧。虽然七夕节期间,红玫瑰的价格涨到了5元一支,比平时贵出3元,但花店的生意依然十分火爆,而记者也惊奇的发现,在购花的行列中也增添了一些中年人。



给女朋友选束玫瑰花


手持一束红玫瑰的王先生说:"以前没想到过这些节日,现在一晃已经和我妻子度过20多个年头了,趁着七夕节,我们也浪漫一把。"


记者也看到,在超市食品柜台前也站着几位挑选巧克力的男生,正在认真挑选的小王说:"过七夕也不知道该买什么,索性就来挑一盒巧克力送给女朋友,相信她也会喜欢。"随后他看中了一款心形的巧克力,并来到柜台前请服务人员进行包装。



小礼品店的生日也不错


一些小型礼品店也抓住机会进行礼品促销活动,一家礼品店的营业员表示:"今天我们店全场8折,而来店里买东西的大多数是男生,往往经过推荐后就会买好打包,收入也比平时高出很多。"


对于情侣来说,七夕节的晚餐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海口市多家西餐厅也做起了文章,退出"情侣套餐"、"七夕套餐",据龙昆南路的金色布拉格餐厅负责人介绍:"早在昨天开始就已经有人预定餐厅的座位,估计到今天晚上餐厅已经没有空闲座位了。"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作者:付超

编辑:小郭

TOP

七夕是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  

2009年08月25日 16:07: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8月25日专电(记者周润健)8月26日,农历七月初七,当天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美好时刻。在民间,便形成了一个完全属于妇女的佳节,称之为“乞巧节”,它是中国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

    据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七夕乞巧”,就是指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年轻女子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以及美满姻缘,因此,“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

    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人俱习之。”这是目前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看到的关于“乞巧”的最早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代王建有诗曰:“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民俗专家表示,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古时候,人们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很重视,各种内容和形式也很有趣。乞巧的方式,历朝历代花样不断翻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

    “卜巧”之俗,就是卜问女子将来是笨还是巧。流传最广的当数“对月穿针”“穿针乞巧”,也叫“赛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古代七夕,乞求巧艺,乞求美满姻缘,乞求子嗣,表现了妇女对幸福生活的真挚向往和追求。民俗专家表示,乞巧节是一个极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特殊节日。

TOP

“中国式情人节”仍在寻找“爱情符号”

2009年08月26日 19:35: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房宁 卢杨 王悦) 2009年的“中国式情人节”似乎与往年有些不同。除了鲜花和巧克力,寻觅浪漫的人们有了新的节日选择,首次在七夕节迎来了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爱情电影《爱有来生》。

中国首部七夕节电影——《爱有来生》26日在北京举行首映。影片发行方星美影业的叶小姐说:“我们有意将七夕作为电影首映日,希望借这部片子带动爱情影片的热潮。”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对情侣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制作方打出“中国古装版《人鬼情未了》”对电影进行宣传,而并没有将它联系七夕节的传统主角“牛郎和织女”。

   来看首映式的杨雪说:“说到七夕,就知道牛郎织女。国家也没有把七夕定为法定休假日,所以经常会忘记这个阴历的节日。”

   她说,如今像这部电影一样,很多商家总能提前打出“七夕节”的宣传招牌,让人们记起这个“中国式情人节”。但是七夕节的过法和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是一样的。“顶多就是男友会买花,然后两人一起购物吃饭,不知道还应该怎么过。”

   现代的七夕节弥漫着浓重的商业气息。中国各大城市的大商城纷纷以“七夕”的名义打折促销,并以鲜花和巧克力营造出西式的浓情蜜意。

   北京王府井的新东安商场树立起一个五米高的卡通熊,并现场派发情侣公仔小熊,制造温馨的节日气氛。

   商场推广部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也曾想过以“牛郎织女”的形象体现传统七夕的气氛,但是商家不赞同,说七夕节期间主要想突出爱情温馨浪漫的主题,而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则过于悲情,不太契合为顾客营造节日喜庆气氛的想法。

   她说:“七夕节的市场还不成熟,仅在近两年来才热起来。如果今后节日气氛成熟了,我们也会考虑设计卡通版的牛郎织女形象,像春节时一样在商场布置出传统的节日氛围。”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专家们解释,传统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是妇女们在七夕夜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因为人们心目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仙女。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建议,青年人在七夕夜晚可以到郊外观星空,寻找被银河相隔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他说:“最好是在天黑后两小时左右,找一处不受城镇灯光影响的安全地方观测。此时的星空受月光的影响比较小。晚间9时前后,亮度为0星等的织女星首先出现在天顶附近,随后,在其偏南方向亮度为1星等的牛郎星升起。”

   七夕节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得到政府的弘扬和保护。人们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热情也逐渐升温。

TOP

七夕“情人节”送什么 寻找传统文化过节成趋势

2009年08月26日16:29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作者:胡晓晶

  本报讯 (记者 胡晓晶)明天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又叫“女儿节”。“七夕怎么过”“情人间送什么”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据搜狐和中国网联合举行的“七夕情侣节”大型网络调查显示:国人并不想把中国的七夕和西方的情人节等同,重视七夕并寻找传统文化过法正成为一种趋势。

  【怎么过】调查显示,以往和自己的情人过七夕的不足五成,但今年他们对如何过七夕颇有期待——

  ■23.81%的人想在七夕和爱人共进“烛光晚餐”;

  ■15.64%的人想和爱人一起看牛郎、织女星;

  ■15.5%的人希望一起旅行;

  ■13.44%的人希望和爱人一起参加七夕文化活动。

  【送什么】调查显示,男人在七夕想送女人礼物,选“自己亲手做礼物”的占到22.82%,“爱心”手工活成为“七夕节”送给女人的首选,而排在其后的则依次为“红豆、木梳等传统示爱物”“玫瑰花、巧克力等现代示爱物”“内衣服饰”等。另外,女人如果想在七夕送男人礼物,选“自己亲手做礼物”的更是高达29.03%,而排在其后的则依次为“内衣服饰”“一起吃喝玩乐”“红豆、木梳等传统示爱物”等。

(责任编辑:高瑞)

TOP

中国情人节?七夕女儿节?

潘鲁生


    又到了每年的七夕日,大部分年青人认为七夕是今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近年又有商家为了赢利目的操作“七夕中国情人节”的概念,但我觉得他们大多已曲解了它的真正含义: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应该说是中国的女儿节。

    而为什么“乞巧”会和牛郞织女发生联系呢?原因是一般汉族地区都把织女看作是纺织业的祖师或机神,以织布谋生的人家(出售布匹者)都在墙上贴着织女神像,有的则竖牌位,上书“织女神位”四字逢年节加以供奉。招收小徒弟的,入门拜师,也是先拜机神,再拜土地,三拜师傅。每年七夕节,各地妇女都要举行各种各样妙趣横生的“乞巧”比赛活动。

    过去七月七日的晚上,穿着新衣的少女们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摆上香案,陈列各种瓜果,一起祭拜天上的七姐姐,她们边拜边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分好手段。”然后每人从老太太手中接过一根针,七根线,借着香烛的微光穿针引线,谁穿上线,谁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山东胶东地区的乞巧是姑娘们白天到田地里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头,不说话,回家后扎为一束,称为“七姐姐”,再扎一佛龛,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内供织女图。

    入夜,姑娘们手持秫秸围井台转一圈,请七姐姐位归佛龛,然后坐在织女像前,对拍巴掌向织女乞巧。边拍边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纳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绣花裙……”一直唱到十二月。

    七夕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女儿节,类似“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准确地说,七夕应该是一个未婚女性的节日。鲁南地区至今还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农历正月初七点种种下葫芦,每个月逢七再浇一次水,七月七,不超过12岁的小女孩在自家院子的葫芦架下就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对话。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义来解释这一习俗,就涉及到几个关键词:正月初七是人日;葫芦与生育繁衍有着互为指代的关系;七月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而他们悲剧性的结局更激发了人们对于他们恩爱甜蜜生活的回忆;在古代,“12岁”代表着成年礼,意味着一个人进入了生理的成熟期,他(她)将学习承担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应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从此被允许与异性交往。这些信息传达给我们一种认识,七夕也成为女孩子性启蒙或性教育的一种隐约的形式。

    而且各地未婚女孩在七夕这天(或几天内)神神秘秘地祭拜织女神像(七姑娘),最重要的恐怕也不是乞巧,而是在隐晦地祈愿织女保佑自己能够嫁到一个如牛郎一般疼爱自己的丈夫。


来源: 潘鲁生新浪博客 2008-08-06 20:56:19

TOP

七夕节“出花园”:潮汕成人礼独特

[粤东] 七夕节“出花园”:潮汕成人礼独特
今天是七夕节,潮汕传统上15岁的孩子要经历一系列仪式,如今这种习俗已被时代淡化

    又到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或“女儿节”。在这个以浪漫、智巧著称的日子里,潮汕还有另外一种独特的成人礼风俗———“出花园”。“出花园”是一个告别仪式,同时也是一个开始仪式,从此,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园墙,告别了花香鸟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又懵懂无知的童年,标志着他(她)进入了成年,真正踏上了人生之路。

    “出花园”是潮汕人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不论男或女,到了15岁(虚岁)这一年,孩子的父母就要筹办孩子“出花园”。

    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民俗学家郭马风说,“出花园”习俗在潮汕地区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出花园”,没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但在形式上总体是大同小异的。“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新衣,脚着红木屐。其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出花园”的孩子要穿新衣,穿红皮屐,男孩要吃公鸡头,女孩要吃母鸡头或鸭头。澄海、潮安、饶平等地习俗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揭东、普宁、惠来等地要让孩子吃猪肠猪肚,俗称“换肠肚”。中午进餐时,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熏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TOP

民俗学家:把乞巧节当情人节可能使婚外情泛滥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27日 15:11 来源:羊城晚报 


    8月26日是传统佳节“乞巧节”“七夕节”,这一天商家用爱反馈消费者,市民用爱心牵系台湾灾区同胞,杭州街头处处充满爱。 中新社发 引炜 摄


  民俗学家:莫把乞巧节当作情人节

  否则可能会使婚外情更泛滥,败坏社会风气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该不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昨天在广东目前唯一镇级“乞巧之乡”东莞市望牛墩镇进行的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下简称“民协”)、东莞市文明办等主办的乞巧节研讨会上,专家们进行了激辩。

  广东省民协顾问、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民俗学家叶春生首先在会上提出,乞巧节的核心在于“巧”字,媒体不应该把它当作中国的情人节来宣传。目前婚外情、“包二奶”等情况已较严重,如果再将乞巧节当作情人节宣扬,很可能会使婚外找情人的现象更加泛滥,败坏社会风气。


  省民协副主席、深圳市民协主席杨宏海说,乞巧节本身含有乞巧、乞情、乞福三个内涵,不要把最具浪漫色彩的东西去掉了。古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均表明“情人”并非专指婚外情。我们为什么要让西方的情人节独霸天下,为什么不能让七夕节占一席之地呢?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文广中心主任李维倩建议,用乞巧节包含的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忠贞来教育青少年,这对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皆有意义。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胡毅峰个人赞成乞巧节加入情人节的内容,并建议把“祝家庭幸福,爱情圆满”作为七夕节的祝贺语。

  但是会上有一位专家指出,有人说乞巧节作为情人节不吉利,因为牛郎织女一年才见一次面,是个爱情悲剧。

  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的回答令人振奋。他说,清华大学有个团队专门为国务院节假日的制定进行研究和建议,这个团队发现我国节假日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尚未达到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还有增加节假日的潜力。而目前我国重要的七大传统节日已有四个进入国家法定节日,这个团队打算向国务院建议把最能反映“天人合一”并显得独特的乞巧节纳入国家法定节日,放假时间为一天。不过向云驹认为,“情人节”是西方的概念,我们不一定非要用“情人节”不可。

  叶春生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补充说,牛郎与织女是夫妻关系,不是情人关系,故乞巧节不宜当作情人节。如果非要中国的情人节,我国不少民族都有恋爱的节日,可以挑一个作为情人节,元宵节或者也可考虑。

  记者洪启旺、王红虹

TOP

也许要恭喜我们没有“被七夕”?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27日 14:25 来源:南方都市报 


  昨天是“七夕”,是牛郎织女长期分居短暂同居……哦,不对,是短暂相逢的日子。这对相隔N光年的夫妻代表了农业社会的爱情价值观:男人要勤劳,是不是大款不重要,女人要贤慧,即使是天上的白领也不能嫌弃农村户口,两情若是久长时,长期分居也不闹离婚。这么瓷实的爱情体现了传统美德,七夕成为中国的情人节也就理所当然了。


  不知昨天花店玫瑰卖了多少,也不知酒店的情侣套房销售如何。有记者满怀期待地跑到婚姻登记处,发现在这一天登记结婚的男女并不如预想的多,那我们就抬头仰望一下星空吧——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有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普通的人一辈子也要有仰望星空的时候——空气污染指数虽然降低了,但是喧嚣的城市红尘万丈,我们看不到牛郎星,也看不到织女星。我们只能到网上搜一下,但是牛郎和织女到底距离有多少光年,居然有N个答案。我们生活在除了股指什么都不明确、除了数钱什么都含含糊糊的时代。我们生活中所有浪漫的事都和商家的炒作有关、和消费有关。我们辛辛苦苦地赚钱,然后浑浑噩噩地消费玫瑰、消费巧克力、消费烛光晚餐、消费东南亚或欧洲游……工业社会不需要节日,需要的只是消费。

  七夕抑或乞巧节过不过,怎么过都不重要,中国的情人节能不能抗得过洋人的情人节也不重要。过节,特别是过传统节日,是有许多既定的程式的,是需要我们人人动手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缺乏快乐的心态,已经不会兴致勃勃地、一丝不苟地履行这些程式。不能亲自参与,没有亲手去做,很多传统节日也就索然无味了。年糕不自己做,月饼不自己打,一切都到超市刷卡解决,春联也不会自己写,刷卡的时候旁边有银行赠送的印刷得很精美的春联,至于会不会和对门“撞联”已经不重要了。七夕乞巧节,女孩们大概也不会在月光下比赛穿针引钱,她们并不乞求有一双巧手,知道哪家美甲店有打折就行了。

  我们貌似有很多节日,自产的,进口的,如果把联合国隔三差五定的“某某日”算上,我们几乎可以天天过节。但是,不管是什么节,只要电视台没有对应的大型文艺晚会,没有商家在街头鼓噪,我们没有“被过节”,很多节我们连想都不会想到。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节日也在爆炸,我们被爆炸后的灰烬所覆盖。从正面看,我们的文化更多元,我们的选择更丰富,我们甚至可以集体无意识地凑趣——记者在七夕节没有找到新婚登记的高潮,却发现2009年9月9日,仅广州就有数千对情侣计划在这一天登记结婚——从另一个方面看,我们已经不会过节甚至不需要节日了。

  随便找个日子找个由头乐一下,这也许是我们正常的生活方式。

  □锐圆

TOP

学者:称七夕为“情人节”实在牵强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27日 09:43 来源:大河报


  七夕原本是一个与星辰有关的时点,自从汉代融入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就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情感的一个,但现今把它叫做“中国的情人节”,本人以为实在有点牵强。

  据我所知,七夕中没有什么文化元素是指向“情人节”的。试想:哪有拖儿带女会情人的?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反对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演进,中国传统节日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日本就是一个很会衍生节日文化的国度。他们抓住七夕传说故事中牛郎织女有一双儿女的情节,在家庭亲情、亲子关系上大做文章。其实,如此突出少儿的七夕,我国两宋时期就已有之。南宋笔记《梦粱录》卷四“七夕”条,说这一日“倾城儿童女子,无论贫富,皆着新衣”,而且“手执新荷叶,效摩合罗之状”。摩合罗,是当时孩子们的七夕玩具,一种泥塑的偶人。只是,中国后来渐渐丢失了这么好的一个节日意蕴,除了浙江有个沿海小岛、台湾一些地方还把七夕过成“小人节”外,绝大部分地方恐怕都不知道有这回事了。

  当然,我们可以学习日本七夕的一些做法,也可以传续宋代的一些七夕活动,或者推广浙江石塘的“小人节”经验。除此以外,各地也可以有自己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七夕节,不必非与“情人节”扯上关系。(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翁敏华

TOP

传统节日的嫁接:七夕能否称为“中国情人节”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8月25日 09:25 来源:文汇报 


  传统节日的衍生、嫁接与新创

  ——从七夕能否称作“中国的情人节”说起

  七夕原本是一个关乎星辰的时点。自从捏合出牛郎和织女,七夕节就增添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承载了厚实的天伦之致,成为中国节日系列里最具情感性的“这一个”了。传统节日文化的衍生和新创,就像一棵大树的分叉和长枝叶一样,是自然的、必然的事情,当然也不会拒绝若干“嫁接”——只是嫁接得对纹路、通脉络

  明天又逢农历七夕。报纸上又有关于它的说辞,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如同“贺岁片”一样,今年七夕节据说也有“情人节原创电影”上演,并将以此为“序幕”,展开“中国首届情人节嘉年华”系列活动:“月光宝盒现场活动”、“爱情手势墙行为艺术”、“‘爱我就……’博客表白大赛”,等等。也许会不错。但其实,把七夕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实在有点牵强附会。把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七夕节摊开、收拢、分析、概括、演绎、归纳,没有什么文化元素是指向“情人节”的。名之为“爱情节”、“家庭节”什么的还差强人意。试想:人们哪有拖儿带女谈恋爱的?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情人节”是三月三。

  传统节日自其发端就一边衍生着、一边新创着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反对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演进。两千年来,中国传统节日自其发端之后,就是一边衍生着、一边新创着走过来的,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端午原是个防病防灾的日子,却因大诗人屈原增添了纪念层面的意义,增添了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悲情、齐心协力救助生命的悲壮;因了陶渊明酷爱重阳,因了他酷爱的菊的勾连,重阳节衍生了“颂陶”的文化意蕴,歌颂他“人淡如菊”的精神境界,“重阳无酒”也成了知识分子安贫乐道的形象写真。近年来,重阳节又衍生为“敬老节”,因为“重阳”在字面上有“再度阳光”的意思,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民俗节日,“敬老节”在尊老爱老、倡导孝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七夕原本是一个关乎星辰的时点。自汉代开始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正是从星宿名称衍变而来。自从捏合出牛郎和织女,七夕节就增添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承载了厚实的天伦之致,成为中国节日系列里最具情感性的“这一个”了。

  岁岁七夕,今又七夕。今天的七夕节又是怎样一种境况呢?2006年,七夕节与其他5个节日一同,被列为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2007年决定、2008年实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里,七夕节却并不放假。于是,七夕节就有些尴尬,也不太被人们所重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放假了,放假后这些节日怎么过?这是一个问题;七夕、重阳没有放假,不放假的传统节日又怎么过?是又一个问题。

  各地可以有自己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七夕节

  日本是一个很会衍生和创新节日文化的国度。他们抓住七夕传说故事里牛郎织女有一双儿女的情节,在家庭亲情、亲子关系上头大做文章,老故事早已被改编为新的童话,七夕节的衍生产品有漫画书、动漫影视等,语出强调仙女下凡和上天,以及她与两个孩子的关系。近年,日本的迪斯尼乐园又在七夕节那天推出由米老鼠“米奇”和“米妮”扮演牛郎织女的表演,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其实,如此突出少儿的七夕,我国两宋时期就已然。南宋笔记《梦粱录》卷四“七夕”条,说这一日“倾城儿童女子,无论贫富,皆着新衣”,而且“手执新荷叶,效摩合罗之状”。摩合罗,是当时孩子们的七夕玩具,一种泥塑的偶人。只是,中国后来渐渐丢失了这么好的一个节日意蕴,除了浙江有个沿海小岛、台湾一些地方还把七夕过成“小人节”外,绝大部分地区、绝大多数人恐怕都不知道有这回事了。

  诸节皆热闹起来了,七夕怎么办?

  传统节日文化的衍生和新创,就像一棵大树的分叉和长枝叶一样,是自然的、必然的事情。

  当然,我们可以学习日本七夕的一些做法,亦即传续宋代的一些七夕活动,或谓推广浙江石塘的“小人节”经验,也把少儿的主题凸显出来。除此以外,我觉得各地可以有自己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七夕节。上海嘉定有一座牛郎庙,对河的江苏太仓有一座织女庙,两地可以联手搞活动,把那些健康朴素的节庆仪式、节日精神恢复起来,围绕着节日的民间艺术更需要保护和传承。

  在上海,还可以把对黄道婆的纪念,与七夕节捏合起来。黄道婆及其乌泥泾棉纺织技术,现在已经是上海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了。黄道婆是江南乃至中国千千万万个“织女”的代表。可惜的是,不但她的事迹不详,而且姓名不详、生卒年不详。所以,要想为她安排一些常规性的纪念活动,必须寻找一个能够周而复始的时间节点。七夕节是最好的时点。“织女”是可以大力运用的文化元素。七夕,乞巧,学习和发扬黄道婆的创新精神,为我们的时代所用,保持中华民族“巧手民族”的优点不使失传。

  传统节日就像参天大树,不会拒绝若干“嫁接”

  最近数十年节日的状况是:一方面,传统节日正慢慢被人淡忘,另一方面,又凭空“生”出颇多的“节日”来,一个地方有什么土特产,就可以为它度身定做一个“节日”,比如“风筝节”、“豆腐节”等等;待到市场经济一介入,更加泛滥,甚至到了不严肃的地步。整治这些多如牛毛的所谓“节日”,可以有两个做法:如是纯商业性的、毫无意义的,取消便是了;如是有一定意义和影响的,则可以归并到传统节日里来。如“风筝节”、“桃花节”之类,可以根据日期的接近归并到清明节里;而最近正在热议的“知青文化节”,我看可以放在七夕节。

  机缘巧合,两年前佳木斯市“知青文化广场”奠基那天,正好是农历七月初七。所以我建议:我们终于有了纪念知青这一群体的空间上的保证,但还要有时间上的保证才行,这时间保证,就是今天的七夕节。当年,我们是“牛郎”,我们是“织女”,像牛郎一样苦干,像织女一样巧干,苦干加巧干,正是我们当年的口号;今天,当我们重返第二故乡,则像极了走“鹊桥”,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今天和明天之间,牵线搭桥,做着沟通和联络的工作。知青们,不老的知青们,把这七夕的文化元素,体现得题无剩义。知青文化节放在七夕节过,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一种参与。

  传统节日就像参天大树,分叉长叶、枝繁叶茂的同时,当然也不会拒绝若干“嫁接”——只是嫁接得对纹路、通脉络。

  翁敏华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TOP

将七夕设定为情人节违背中国文化精神



  七夕的来历与及民俗文化,已多有人述之。而七夕与爱情无关,也有人论及,我就不必一一赘言。晚近以来,西方节日文化的疯狂扩张,譬如“圣诞节”、“情人节”,因与商业文化媾合挟势而来,凭藉多种大众心理因素,迎得了大部分青壮年的欢迎,严重挤压中国节日文化的生存空间。不少人受此刺激,提出打造中国“情人节”,不仅赢得了民族主义者的鼓掌,也满足商人与青壮年的需求,经过学者们鼓噪与媒体的造势,基本确定在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这一天。

  但是,这一选择不合天道与人情,违背中国文化精神。它是受外来文化刺激,盲从时俗,被迫回应,因出于对外来文化的区别,加之 “香蕉化”而数典忘祖,误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日期上有意选择夏秋之际的七夕。一言以蔽之,将七夕设定为情人节是邯郸学步。某些学者们在诠释这一节日的文化意义之时,不仅治学不严谨,还本末倒置,重视“技术”而忽视背后的“天道”,不合中国文化精神。如果没有“天道”的支持,那么文化的意义就无法建构起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无法对“七夕”这一情人节赋予合乎天道的文化诠释,彰显中国文化精神,那么人们迟早会废弃它而重新选择一个新的节日来取而代之,以正常地发挥其文化功用与价值。

  2006年,我曾向林桂榛先生、陈乔见先生请教中国节日文化的问题。两位学兄当时的意见是立脚不随流俗转,保持传统节日的原貌。至今,我也是坚守如此的观点。中国文化多姿多彩,其根本是生殖崇拜。在民俗文化中,大部分节日往往会表现出它独特的部分——男女爱情。因为一有公众聚会或者节日,就会为男女见面提供机会,所以会有男女爱情的出现。譬如上元灯会夜晚赏灯,恰好是情侣约会的良辰吉时。欧阳修、辛弃疾都有写爱情的诗词。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前后踏青,也成为偷情的大好机会。吴文英《定风波》:“密约偷香□踏青,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在端午节这天,民众赛龙舟去了,而苏东坡则与偷情去了。苏东坡《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从目前可寓目的文献材料来看,如果仅仅凭据几首描述爱情的诗词就判定七夕是“情人节”的话,那么大部分传统节日都依样画瓢可以厘判为“情人节”。当然,这种论证方法不严谨,不能采用。我认为,论证某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及其意义、价值,必须采用历史上的民众普遍上是怎么过该节日的材料作为证据。某几个人恰好在某个节日遭遇爱情,并且留下了描写爱情的诗文,但我们不能将其当做论证某个节日是情人节的证据。

  七夕本是妇女闺怨的节日,有诗词与民俗文化及神话传说等为证。“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多么无奈,多么悲哀,多么忧伤!七月七日晚上,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摆设精美小巧的各式家具、用具。女人们表现出来的心灵手巧、聪明才智,赢得男人们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尊重,也藉此化解平日的积怨。《诗》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与“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一说,以当时的节气与星象来考察,那个时候的七月,已经转凉,瓜果成熟,开始飞梭织布,与织女星主纺绩、瓜果的神职相合。而瓜果与生殖崇拜相联,象征子孙蕃昌。

  据民间传说,织女是天上仙女,出身高贵,而牛郎则是人间穷人,出身卑微。但织女爱牛郎,不惜放下身段来凡间生活,但最终受到上天惩罚,被迫与牛郎分离,只能在七月七日夜在鹊桥相聚。这个女尊男卑的爱情故事,是对现实生活中男尊女卑的反动,是妇女闺怨的表达。这一主题因借助于天文星象与时令节气及特殊数字等文化符号,表达得非常充分,与秋天的肃杀、悲愁的氛围相一致。

  先秦时期,人们牵牛、织女两星犯冲不吉,云梦睡虎地秦简中也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的记载。七月,织女昏见上天中。八月,牵牛昏见上中天。可见,在夏、秋之交,两星恰好先后双双升上中天,隔河相望。人们由此以为两星都能在鹊桥相会,那么夫妻之间的矛盾又算什么呢?

  民俗学家也认为,七月七并非民间的吉祥日子,尤其不利婚嫁。七夕在七月七日,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两节相近,也不宜先安排七夕的爱情,之后紧接着就是鬼节来祭祖。

  中国天道观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从传统文化与目前现存的少数民族文化看来,与“情人节”主题与内容相似的传统节日都安排在春天。从来没有一个这样主题的节日会安排在夏天、秋天、冬天的。

  “春”,《说文解字》解释为草木破土而生,表示孕育与生命开始。《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意思是“春”为天地开辟之端,养育生命的开始,一切从此开始。据明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广东方言称禽、鱼的“卵子”为“春”。也可见,“春”是生命孕育之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配位东西南北四方,据甲骨文、《山海经》、《尚书》等文献记载,春天是安排男女与动物都交配繁衍后代的季节,与天道相合。《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孳尾。”意思是在春天,男女性爱繁衍子孙,鸟兽交尾孕育后代。

  正是因为有天道的支持,“春”可以指代男女情欲,譬如《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春方,即春药。春兴,即情欲。春线,即浸过兴奋药剂的线。

  先秦时期,人们依照天道与节气,将男女自由性爱的节日安排在春天。周礼规定在仲春之月,男女可以自由性交,不受限制。《周礼□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是月也,奔者不禁。”先秦时期,流行修筑春台进行男女自由性交的祭祀。春台又称作高台。 先秦文献对社台用作男女交媾许多记载。《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台桑”即桑台,为协韵,特别颠倒句序。此句讲大禹与涂山女野合于“台桑”。 民间举行的集体自由交媾的祭祀,民众蜂拥而来,人山人海,场面十分热闹,有参与交媾的,有旁观的,《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登春台”是男女自由性交。

  综上所述,将七夕设定为情人节,不符天道与人情,不合中国文化精神,也无法诠释这一节日背后的人文价值。如果硬是要安排一个中国情人节满足世俗的需求,这一节日的日期应当选定在春天,最好是在农历的二月或者三月,譬如春分、花朝、春社、上巳等,皆具有可选择性,都合乎天道与人情,契合中国文化精神。

  黄守愚于湘水之畔阙一庐
  己丑七月初四处暑凌晨
  西元2009年8月23日

来源:黄守愚-搜狐博客

TOP

“七夕”:中国的“女儿节”  

2009年08月26日 19:25: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8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26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也是过去年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姑娘们不仅向上苍祈求自己心灵手巧,还祈福、祈寿,祈愿婚姻美满、全家平安。

    “七夕”也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其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晚上进行各种乞巧活动。相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同,各有趣味。

    据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陈建宪介绍,现代社会里“七夕”被赋予了更多的爱情含义。在秦代,“七夕”是娶妻的忌日。织女、牛郎,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凡人,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被银河阻隔没能成婚,七月初七便成了民间婚嫁的禁忌时间。到了汉代,“七夕”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在故事中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牛郎织女的悲剧传说改换成了两人鹊桥相会的喜剧故事,娶妻禁日变成了男女相聚的吉日。

    “七夕”的饮食风俗,各地也有所不同。一般都称为“吃巧食”,其中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还有许多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称为“送巧人”。

    现在,古时“七夕”的不少传统习俗活动已经弱化或消失,而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美丽传说,却一直被人们铭记,流传了下来。

TOP

女儿节

◎朱伟

  又近七夕,在商家忙于“情人节”促销的背景上,忽然发现有关“女儿节”的声音多起来。对这个节名的期望,追溯起来,可能多少来自冰心当年的那种感觉——85年前,1924年的七夕,冰心在一封写给她弟弟的信中说,“七月七,是女儿节,只这名字已有无限的温柔!凉夜风静,秋星灿烂,庭中陈设着小几瓜果,遍延女伴,轻悄谈笑,仰看双星缓缓渡桥。小孩子满握着煮熟的蚕豆,大家互赠,小手相握,谓之‘结缘’”。那时的冰心文字,真有一种素淡中撩人的干净。她总结这个温柔的由头,七夕的内涵应是“结缘”——“‘缘’之一字,十分难译,有天意,有人情,有生死流转,有地久天长。”

  从表面体会,“女儿”确实是个温馨称呼,也确实能与“乞巧”的表面词义结合起来。旧时七夕一项重要民俗,就是在午时阳光下,将针投以水盆,以水中针影,辨女子是否智巧。但追究历史,女儿节的说法,明清时才有,且说法混乱。明朝崇祯年间刘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记录东直门外的“春场”时说,农历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鲜艳地装饰小闺女,以石榴花插在鬓角,名为女儿节。这是为迎接盛夏。写成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在农历九月九日的“花糕”中,还是引《帝京景物略》说,重阳节,父母要迎女儿回家吃糕,称为女儿节。这是重阳节的一部分,专体现舐犊之情。只有苏州文人顾禄在道光年间刻印的《清嘉录》中,记录苏州民俗,引用《吴县志》的记载才说,七夕有乞巧会,儿女辈皆参与,称为女儿节。

  女儿这个词,在文化传承中,总觉得有特殊的意味。也许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就定了某种基调。这首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为开头的长诗,叙述小吏焦仲卿妻被不讲理的焦仲卿母遗弃所构成的悲剧。其中焦仲卿妻向焦仲卿母告别时,这样用女儿这个词:“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遣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前两句卑谦说,自己从小缺少家教,愧对你家和你儿;后两句说,你给儿媳很多钱和布,儿媳却辜负你期望,如今还家去,只能靠你自己持家操劳了。这首古诗后,南朝宋鲍照的《北风行》加重了这称呼的悲凉气息:“北风凉,雨雪(下得很大),京洛女儿多妍妆。遥艳帷中自悲伤,沉吟不语若有忘。问君何行何当归?苦使妾坐自伤悲。虑年至,虑颜衰,情易复,恨难追。”一首怅望郎君不归的伤悲诗,苦灯寒影,诗中最值得琢磨是“遥艳”——遥是远,向着远方是飘荡,所以是摇。这首诗使京洛女儿变成一种象征,所以有王维的《洛阳女儿行》。王维这首诗开头是,“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随后表面是跟踪这个女儿的富贵过程:丈夫骑着以美玉为笼头的青白马,侍女端着盛鲤鱼脍的金盘来迎娶。婚后坐在画阁朱楼里看桃红柳绿,走出罗帷就坐上以多种香料熏染的香车,再以雉尾扇迎回珠宝装饰的帷帐。丈夫富贵奢华,堪比西晋与王恺斗富的石崇。他亲自教舞蹈,不惜赐珊瑚;通宵欢娱,点着只有富贵人家才用的九微灯,灭灯后火星如萤火直扑花窗。城中相识都是繁华中人,日夜游乐,戏罢顾不得习曲,盛妆后坐在熏香里。通篇娇贵到最后,结尾是,“谁怜越女颜如花,贫贱江头自浣纱”,形成强烈的对比。越女就是西施,浣纱是洗衣。

  以这样的背景,星空寥寂,也就再没有温柔的感觉了。七夕之所以能联系到女儿节,还因为乞巧这个词。怎么理解这个词呢?乞是祈求,巧是工巧,《周礼·考工记》中早就说过,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这四者,才可以为良。这个词本应念作“乞工”,工也是功。工是极为宽泛的概念,女工当然可理解为纺织、刺绣、缝纫这些技艺,但细想,这些技艺是作为女人本就需要具备的,其实不该祈求。那么,祈求的是什么呢?回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宗懔在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做到吏部尚书,此书大约成于此前后。它具体记载,这天晚上家家女子要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铜为针,陈瓜果在庭院中乞巧。关键是,这时“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是一种长脚的小蜘蛛,也称“喜母”,它爬到瓜上,就被认为天意与人事相应,这明显是为求子。从求子的角度,祈求的也就肯定是生育之功了。

  再追究彩缕与七孔针。彩缕就是彩色丝线,七孔针是什么?晋朝葛洪的《西京杂记》里已经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的记载。彩女是汉代宫女的一种,七孔代表人体七窍的意思是明确的,别忘了“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生也”。开襟的意思也是清楚的,对女子而言,这显然是一种仪式。结缕是什么呢?它本是一种蔓生小草,结缕蔓生,如缕如结。穿针与结缕,当然也可理解为缘分,但其目的非为爱情,而为生育。有关结缕的意象,我很喜欢韦庄那首《定西番》:“芳草丛生结缕,花艳艳,雨蒙蒙,晓庭中。塞远久无音间,愁消镜里红,紫燕黄鹏犹至,恨无穷。”红颜春老,它更接近我对女儿这个词的联想。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30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