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时期孙悟空形象研究综述

新时期孙悟空形象研究综述

【作者】 young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古典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在明代就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并称为“四大奇书”,新中国成立后更是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学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而《西游记》的巨大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主人公孙悟空为依托的,因为孙悟空实在是我国小说史上难得的家喻户晓、老少咸宜,拥有最大接受群体的人物形象。但是,这也正应了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名言,孙悟空形象的解读也因此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不仅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学术研究领域也经历了一个由摆脱僵化,恢复元气到全面兴盛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同样也是一场意义重大的革命。孙悟空形象研究就是这样。

一、 第一个十年的研究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两年,“两个凡是”也已经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取代,学术研究领域虽然整体上还偏向于保守,但新的萌芽已经破土而出。在这十年中,一方面在否定“文革”的基础上向“前文革”时代的学术研究寻求继承回归,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向西方学术寻求新鲜血液,文学研究在这两方面都走在了前列。
    在这十年中,大家的讨论主要还是集中于“文革”前和“文革”中所提出的那些问题,诸如“孙悟空是从哪来的”、“孙悟空到底是什么”、“孙悟空代表了什么”、“孙悟空的形象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等等。问题都还是老问题,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变化。但是,除了只有一篇是探讨孙悟空形象的阶级属性[1]外,其余的都摆脱了这种僵化的文学批评方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把阶级分析法引入文学批评不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只允许这种文学批评存在就是严重错误了,任何一种文学批评都有其优劣,所以,只有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的学术研究才有希望。其它论文所讨论的问题虽然还是老问题,但都突破了“文革”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学术研究方法,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和一个争鸣。
文章是赵国华的《论孙悟空形象的来历——〈西游记〉和印度文学比较研究之一》[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孙悟空形象到底有没有“印度血统”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详细的考辨。这是一个在《西游记》研究领域聚讼纷纭的老问题了,中国近现代很多泰斗级学者都有过考辨和论述,如胡适、鲁迅和季羡林等等。这本来是一个争鸣中的学术问题,但新中国建立后,因为种种原因,竟然被严重政治化,以胡适为代表的支持孙悟空有“印度血统”的学者统统遭到批判,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以鲁迅为代表的反对观点一统天下,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首先撇开了结论,从孙悟空形象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为角度,坦陈了胡适和鲁迅在论证上的优缺,进而以此为基础,运用作者认为正确而且可行的论证方法分析了这一问题。可贵的是,作者能够在文章中坦诚地指出鲁迅在论证这一问题时所用方法的缺陷,从而打破了一直以来对鲁迅的迷信,使这一问题的研究走上了健康的道路。而且,本文作为“《西游记》和印度文学比较研究之一”,也较早地运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和观点,对新时期比较文学研究的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争鸣是围绕朱彤的《论孙悟空》[3]展开的。朱彤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个以往没有人提出的新观点,他以明代后期市民阶层的发展为线索,得出孙悟空实际上是新兴市民的代表,是市民英雄。紧随其后,赵明政发表了《孙悟空是“新兴市民”的典型形象吗?——与朱彤同志商榷》[4]一文,认为孙悟空是个积累型的人物形象,不能把作品产生时代的社会现象和这样的神话人物作一一对照和指实,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必定是牵强附会的。我们撇开这个争鸣的具体内容不谈,单看两位作者在其中的作为,朱彤的观点无疑是新颖的,虽然还带有一定的阶级意味,而赵明政的反驳也完全摆脱了意识形态之争,是纯粹的学术争鸣。这在今天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我们应该身处那个时代来看这个争鸣的意义,这其实标志着一个以政治为中心的学术研究时代过去了,学术史终于翻过了无奈的一页,迎来了新的时代。
    在这个十年中,对孙悟空形象的研究其实是较少的,而且更多的是在否定“文革”的基础上向“前文革”时代寻求继承回归,除了运用一些“马列文艺学”的知识外,并没有实际运用西方在二战后出现的各种文艺思潮。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十年中,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引进西方现代的文艺和哲学思想上,因此用在中国传统文学上的精力自然就会少些,而且在理论引进还没有彻底完成的情况下,运用就是不现实的了。但是,这十年的理论引进工作,在下一个十年中是会产生像发酵粉那样的作用的,这是接下来要论述的问题。

二、 第二个十年的研究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改革虽然遭遇了重重阻力,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始终没有偏离正确的道路,而且取得了各方面的骄人成绩。学术研究在前一个十年摆脱僵化的基础上,全面恢复元气,逐步走向繁荣。在这个十年里,学者们一方面把传统研究推向深化和细化,一方面又把从西方引入的全新理论全面地运用于学术研究,文学研究在这方面是个典型代表。
   这个十年发表的相关论文,无论是从论文数量,论题种类,论述角度,还是论证方法上来看,都呈现出一种所谓“井喷”的态势。这31篇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用传统方法研究传统问题,在广度和精度上下功夫;二是用新方法、新角度研究传统问题,以期得出新的结论;三是自己创造新问题,然后自己解答。
    第一类以探讨孙悟空的形象来源为代表。这个时期的学者们已经不把主要经历放在争论孙悟空形象到底是“国产”还是“进口”上了,他们各执一条线索,进行穷究式的挖掘,争取找到更多有利于自己的论据。学者们各显神通,有的探讨孙悟空和佛教密宗猴形神将之间的关系[5],有的反思孙悟空和《罗摩衍那》中哈奴曼的关系[6],有的思考孙悟空和《柳毅传书》中钱塘君形象之间的关系[7],有的探讨孙悟空与羌族图腾之间的关系[8],凡此种种,不需详述。
   第二类讨论的出现是以引进西方现代理论和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极大解放为基础的,以对孙悟空形象的分析为代表。问题还是孙悟空形象的分析,但有的学者运用了系统论的方法[9],有的学者运用了心理学的方法[10],有的学者运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11],甚至还有学者运用了模糊理论[12]。这些理论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后从西方引入的最新理论,有的已经被西方学者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了,但有的,比如模糊理论,在西方也并没有在文学领域里广泛运用,但我们的学者却大胆地运用到了对孙悟空形象分析中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想的解放。但是,这同时也埋下了一个隐忧,即什么样的学术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术,什么样的方法才是真正有意的方法。这个问题在这个十年里也许还不突出,但到了下一个十年,将成为人们的中心话题。
   第三类是完完全全的新事物,是人们的思想在西方新理论的催动下得到极大解放后,对传统经典作品提出的全新问题。传统上,人们只是注重对孙悟空形象的考辨和分析,孙悟空不是英雄就是叛徒,总是不代表这个就要代表那个,其实人们一直都没有从情感的角度把孙悟空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形象,但在这个十年里,学者李靖国就从悲剧人生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孙悟空的形象[13],我认为这是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重新审视,他一反人们通常赋予孙悟空的斗争性格,从更深也更微妙的情感层面来把握这一形象,不能不说是全新的。还有学者从审美层面把握孙悟空的形象[14]。发轫于上个十年的比较研究在这个十年也发生了质变的开端,学者们已经不再只是把孙悟空作为一只猴子的形象,把《西游记》的具体故事与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了,他们转向了更深刻、更精微、更广阔的领域[15],但这只是个开端,全面的繁荣将在下一个十年中出现。在所有的创新中,有一个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赵维江的《毛泽东与孙悟空的艺术形象》[16],作者是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的学者,自然十分熟悉毛泽东的著作,知道孙悟空是毛泽东最喜欢的古典文学人物形象之一,在他的著作和谈话中的出现率是极高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个突破口,将孙悟空的性格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绝妙的比较研究,不得不说新奇之极。
这个十年的研究可以用“五花八门”来概括,这其实正是学术研究在恢复元气后的第一个活跃期,接下来的十年将更加异彩纷呈。

三、第三个十年的研究
   这个十年是我们这一辈人最熟悉的十年,是我们国家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步步看到了伟大复兴曙光的十年,改革开放在第三个十年里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但同时,这也是我们各方面的负面问题逐渐暴露的十年,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这样只能加剧它们的恶化,只有我们直面这些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它们。学术研究领域也呈现了这样的态势。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另一方面却也暴露出了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反思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孙悟空形象研究在这个十年中也是这样,繁荣与问题并存。在这个十年的研究中,对传统问题的传统研究已经陷于沉寂,只有极个别学者还在坚持;与之相反,上一个十年中开启的研究路数大多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主流;另外,在世界型的强大的文化研究风潮中,诞生了最新的对孙悟空形象的文化阐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化研究的领域实在是太广阔了,以至于产生了这种研究要把其他研究纳入自己体系的趋势。
继承于上一个十年的研究路数主要有一下三种:一是孙悟空形象的比较研究,二是孙悟空形象与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关系,三是孙悟空形象的悲剧因素。
    第一种比较研究可谓是遍地开花,这和比较文学在国内的兴盛有直接联系。拿来和孙悟空进行比较的人物既有情痴贾宝玉[17],又有荡妇潘金莲[18],既有西方魔王撒旦[19],又有中国流氓西门庆[20],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能比的。这是一种繁荣,但也是一种隐忧,虽然不能说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但这样没有边际地比较下去能称为一种研究么?第二种研究孙悟空形象与佛教的关系[21],既是因为《西游记》讲的是一个取经故事,又因为孙悟空和佛教文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这类研究还是很严肃的,可能是因为涉及的领域比较专业些吧。第三种关于孙悟空形象悲剧因素的研究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论述背后,存在着一个极其严重的危险,而且已经超越了学术研究范围,成为了法律和道德问题,那就是剽窃。我在看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些还是巧妙的改头换面之作,但有些简直就是赤裸裸的从头抄到尾,比如一篇发表于去年的《同为石中生 性格各不同——孙悟空与贾宝玉形象比较》[22],几乎通篇抄袭发表于2003年的《石中诞育 禀性各异——孙悟空与贾宝玉形象比较》(见注17)。如果中国的学术这样发展下去,无疑将是没有任何希望的!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同题同论问题,作者不管前人做过什么工作,一律把自己要做的课题当成是学术空白,结果导致大量的重复劳动,产生了一大批学术垃圾,对孙悟空形象悲剧因素的研究就是一例。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学术发展的方向摆正,那我们的学术发展就只能是南辕北辙,国家越重视,投入的越多,就离我们的初衷越远!我们并非没有优良的传统,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丢掉了这样的传统,上述两个问题在前两个十年里就是非常罕见的,莫说剽窃,就是同题同论都很少出现。
   诞生于世界文化研究大潮下的最新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的新问题新方法,另一类是对旧问题的新研究或者是本来独立的研究被纳入文化研究体系。
   第一类很突出,主要是把孙悟空这个文学形象放置到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关照,探讨这个形象的文化意义[23]、文化内涵[24]、文化由来[25]等等,在世界浪潮的推动下,这类研究很快就走向了繁荣。第二类有时是较为隐蔽的,其实我们在上面已经谈到了,比如《孙悟空与撒旦的形象及其文化意蕴之比较》、《关注自我 张扬个性——孙悟空、荆十三娘、西门庆人物形象的文化解读》等,既可以看成是传统的比较研究,同时也可以被纳入文化研究的体系之内。这种研究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换个题目,而是要求作者换一种眼光和角度来看待问题,但不幸的是很多研究者只是滥竽充数罢了,除了在篇名中加上“文化”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最近这十年的研究可以说是繁荣与危机并存,我认为危机并不可怕,相反,这正像我们眼下遭遇的经济危机,既是“危”,同时又是“机”,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机会,进行及时的反思,采取有力的措施,就能够使我们的学术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取得更大的成果。
    总之,孙悟空形象研究在这三十年中经历了摆脱僵化,恢复元气到全面兴盛的过程,每一个十年中都各有特色,总体又形成了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由传统的内在因素和引入的外在因素共同推动,向前发展。
    正像邓小平同志当年说的那样,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场改革,更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中国社会在这三十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使我们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复兴;同时也使我们的学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孙悟空形象研究尽管是整个中国学术研究领域中一个极其微小的问题,但是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窗口,我们也能看到这三十年来整个社会发展的缩影,所谓“一粒沙中看世界”就是这个意思吧。
参考文献:
1、简茂森:《孙悟空形象的阶级属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4期。
2、赵国华:《论孙悟空形象的来历(上)——〈西游记〉和印度文学比较研究之一》,《南亚研究》,1986年第1期。
3、赵国华:《论孙悟空形象的来历(下)——〈西游记〉和印度文学比较研究之一》,《南亚研究》,1986年第2期。
4、朱彤:《论孙悟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5、赵明政:《孙悟空是“新兴市民”的典型形象吗?——与朱彤同志商榷》,《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
6、蔡铁鹰:《猴行者与佛教密典中的猴形神将——孙悟空形象探源之六》,《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7、吴全韬:《孙悟空形象的原型研究——对哈奴曼说与密教大神说的思考与否定》,《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年第3期。
8、吴华宝:《钱塘君和孙悟空形象渊源简说》,《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1期。
9、蔡铁鹰:《猴行者与古羌人的氏族图腾及祖先传说——孙悟空形象探源之四》,《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0、陈应祥:《孙悟空形象的系统思考》,《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3期。
11、吕崇龄:《孙悟空形象多义性的心理分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第二期。
12、邹少雄:《人类超我意识的集中体现——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学术交流》,1993年第6期。
13、陆一飞:《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对孙悟空形象的模糊性思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14、李靖国:《英雄的悲剧 悲剧的英雄——孙悟空悲剧形象再探》,《名作欣赏》,1994年第5期。
15、草夫:《孙悟空形象的审美层次》,《零陵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6、罗宪敏:《孙悟空形象的美感效应》,《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7、曾宪文:《脚后跟与紧箍儿——阿喀琉斯与孙悟空形象比较》,《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4期。
18、赵维江:《毛泽东与孙悟空的艺术形象》,《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3期。
19、张宝利:《石中诞育 禀性各异——孙悟空与贾宝玉形象比较》,《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0、宋希芝:《放纵与收敛——孙悟空与潘金莲形象比较》,《电影评介》,2008年第10期。
21樊庆彦:《孙悟空与撒旦的形象及其文化意蕴之比较》,《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22、江中云:《关注自我 张扬个性——孙悟空、荆十三娘、西门庆人物形象的文化解读》,《语文学刊》,2004年第7期。
23、郑金梅:《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与禅宗的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24、尤培成:《同为石中生 性格各不同——孙悟空与贾宝玉形象比较》,《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2期。
25、萧相恺:《孙悟空形象的文化哲学意义》,《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4期。
26、马力:《文化选择与生命格局——论孙悟空形象的文化内涵》,《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27、李舜华:《孙悟空形象生成的文化追寻》,《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转自中国文学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