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家乡的非物质文化(湖北荆门)

家乡的非物质文化(湖北荆门)

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市于2008年年底启动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经评审有22项入选该名录,其中民间文学6项,分别为荆门民间故事、荆门民间歌谣、白胜传奇、“阳春白雪”典故、“莫愁女”的传说、关公与掇刀的传说;传统音乐7项,分别为沙洋十番锣鼓、车水歌、显陵御乐、汉江船工号子;传统舞蹈4项,分别为海马舞、高跷拉犟驴、采莲船、推故事;传统戏剧1项,皮影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分别为民间儿童游戏、绿林武术;传统技艺1项,八角雪枣,传统医药2项,分别为夏氏炼丹术及其祖传秘方、秘制蛇药;民俗2项,分别为“偷梁”与“上梁”、普云禅庙会。

TOP

京山民歌《小女婿》的简介以及创作人项幺的生平(转载)

《小女婿》是流传在湖北京山和天门地区的民歌。rn小女婿---指女的已成年,而男的未成年,甚或还是稚男,便成了夫妻,故称“小女婿”。有民歌曰:“十八姑娘,八岁郎,夜夜睏觉抱上床。”这种婚配旧时在当地的穷山僻壤有所见,是种封建陋习。
“鸦雀子架几架呀呃,老鸹哇几哇呀呃,人家的女婿多么大呀(我的妈妈子舍),我的女婿一的嘎……”京山人每当听到这首耳熟能祥的本土民歌,会感到格外亲切,往往情不自禁跟着哼唱起来。



令京山人高兴的是,今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以民歌《小女婿》为代表的“京山田歌”正式列入我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艺术盛会“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荆门人演唱的京山民歌《小女婿》又获得国家政府最高奖(第14届“群星奖”大奖)。这,无疑为京山这颗“鄂中绿宝石” 又增添了迷人的神韵。



京山这方古老的土地,具有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经典民歌《小女婿》的诞生和流传,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这首乡音小调,已唱遍京山大半个世纪了,她的原创人,便是京山著名民间艺人项幺。



1985年6月17日,为搜集荆州花鼓戏志资料,本人专门采访了这位著名艺人,听他回忆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讲述了创作民歌《小女婿》的经过。



项幺本名项明伦,1898年出生于杨集一户贫苦农家,自幼得大洪山武术师教练,7岁入塾馆读书,14岁从艺,先后拜李忠纯、李丙生、陈文科等名师学戏。他身材俊健,扮相秀美,武功扎实,天赋聪敏,民国元年(1912)登台首演即得观众盛赞,3年后开始以“项幺”艺名挂牌演出。他传承了跷功表演等绝活,首创《站花墙》“上跷摘花”等表演程式,丰富了花鼓艺术。他还利用名门大家请唱堂会的机会,以“夜半台”方式入城,打破历来封建官府诬斥花鼓戏为“淫词俚曲”的禁令,实现花鼓戏进城演出的历史性突破。在长期的演艺生涯中,本乡本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多种民间说唱表演艺术,滋养出这位天性聪颖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家。他可讲述大量民间故事,演唱大量民歌曲调,表演多种民间艺术;他可扮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可演花鼓剧、梁山剧、楚剧、汉剧等剧种剧目约200出;他还在丰富的艺术实践中,练出了善于即兴创编的本事。民国九年(1920),他曾应观众要求,与京山本土名艺人邱幺、廖幺同演“滚台戏”,各出绝活,轰动乡里,观众盛赞说:“三幺(妖)出动,天摇地动!”从1940年始,他率班进入我党领导的以京山县为中心的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参加五师政治部宣传队,编演《新古城会》,鼓舞抗日军民士气,受到边区党委会和新四军五师李先念、陈少敏等领导人的嘉奖。他多次授命掩护侦察人员出入日伪重要据点宋河及应城等地,营救抗战干部群众。1946年五师主力转移后,戏班在本地多方掩护京北游击队,筹集给养,冒死营救革命者的亲属。



1948年京山解放后,他受县政府之命,组建了京山县人民花鼓剧团(后改为文工团)。以后几十年间,他在京山各地辅导乡剧团,传授徒弟150多人。他曾在1958年荆州地区民间文艺会演中,表演自创的“架子锣鼓”(俗称‘一把抓’)《丰收锣鼓》,轰动荆州、沙市,获特别奖。解放前后,他创编戏曲、曲艺唱段100多个。1985年,他出任湖北荆州花鼓戏学会名誉会长,由县政府接到光荣院供养。直至1989年90大寿前,还能在县大礼堂表演自编文艺作品。湖北省戏剧研究所的专家曾专程到京山采访项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录音录像史料。



早在项幺21岁那年的一天,他的舅侄盲艺人邓万禄来家玩。听到门前几颗大树上鸦鹊老鸹叫得很热闹,邓不禁对项幺提议道:“你看这鸦鹊老鸹架的架,哇的哇,多好听!我们编个歌子唱唱吧?”项幺一拍即合,连说“好,好!以什么为题呢?”当时在山区杨集乡里,婚姻生活中有一种小女婿娶大姑娘的封建陋习。他们想起本地向家、陈家、童家的小女婿,耳闻目睹过许多滑稽可笑的生活细节。这一些激起了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于是决定以小女婿为题材,以本地民歌《对面黄土坡》的曲调为基础进行创编。以“鸦鹊子架的架,老鸹哇几哇”为开头,二人边想边凑,一个哼唱,一个拉琴,搞了两天,编成了5段唱词。编出来后,两人觉得很有意思。以后,项幺在演艺活动中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唱遍了江汉平原,盲人邓万禄则在算命时走村串户地唱,甚至常用这首歌来哄小孩子。一传十,十传百,时间一长,这首歌便唱遍了江汉平原及鄂中各地,在民间扎下了根。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的音乐专家下乡采风,听到这首民歌《小女婿》,很为喜欢,记谱整理后收入湖北民歌专集出版发行。几年后,天门籍名歌手蒋桂英赴武汉、北京等地参加民间文艺会演,一再演唱这首民歌,使之迅速流传全国和海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编纂《中国民歌集成》时,经有关专家多方考证,最终确定《小女婿》为京山民歌,此后再无异议。



大半个世纪以来,《小女婿》优美流畅的旋律,生动有趣的唱词,对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刻划,以喜剧手法对封建婚姻陋习的控訴,搏得各地民众的喜爱,成为江汉平原经久流传的一首民歌。她征服了国内外无数听众、观众和专家学者,成为湖北民歌中的优秀代表作品。从这里,我们看到真正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何等长久的生命力!



京山民歌《小女婿》,是京山文化的一张名片。这朵艺苑奇葩,还将永远鲜活在广大民众的口中和心里。

TOP

荆门钟祥的海马舞简介

舞蹈《海马舞》是我市土生土长的古老的传统舞蹈之一,是由古代的竹马灯演变而来的,早在唐代就曾有过竹马灯的记载,在我市形成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了。目前海马舞主要分布于我市的东桥、客店、张集、南湖、郢中、双河、石牌等地。

海马,是我市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相传三国时蜀国大将赵子龙的座骑是一匹神马,身上布满鳞片,洁白如云,有着象云海一般变幻无穷、人马合一、战无不胜的本领,遂被人们称作“海马”。这种海马身上长着四只眼睛,全身长满鳞片,洁白如云,有逢山过山,逢水过水的本领,只有智勇双全的忠臣良将才能拥有这样一匹神马。后人为赞颂忠臣良将,据此,创编了海马舞。海马舞的主题内容是反映三国时期的战斗故事,通过任务和各种队形的变化来再现当年的战争场面。在表演中融唱、跳、跪、打为一体的,在唱词内容中演唱的是三国历史故事,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解放前由于生活所迫,海马舞成了艺人们乞讨的手段,解放后该舞才真正成为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最好形式。海马舞多在春节期间表演,由于人物多,舞蹈运动幅度大,演出场地一般在村头禾场、街头巷尾,是民俗节目中必不可少的群众自娱活动形式之一。

文革期间,大唱样板戏以及张继先老人的去逝是《海马舞》走向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加上没有得力的组织和引导、缺乏活动资金、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原因,造成海马舞的继承和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比较严重,亟待保护。

TOP

钟祥传统文学《阳春白雪典故》简介

《阳春白雪》,昔为古琴曲,古时每以“阳春白雪”连称,故常被认为一曲,后世琴谱则均分为《阳春》、《白雪》两曲。《阳春曲》,宋人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解释为:“然则《阳春》所从来亦远矣。《乐府解题》曰:《阳春》,伤也。”清末,李芳园根据1860年《闲叙幽音》琵琶曲抄本中所载的《十样景》、《满地锦》等十首小曲,发展组合而成,改各段标题为《春景阳和》、《锦园十憩》等,并殿以尾声,成十一段,总名之为《阳春古曲》。《白雪曲》,据《旧唐书·乐志》载:“《白雪》,周曲也。”张华《博物志》云:“《白雪》者,昔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名也。”《阳春白雪》曲,传为春秋时晋国音乐家师旷所作;一说刘涓子所作。刘涓子是楚国大琴师,《乐府诗集》引谢希逸《琴论》说:“刘涓子善鼓琴,制《阳春白雪》曲。”楚人巫觋神祀成风,遍国歌乐成习,于是《阳春白雪》的入歌,就在楚国完成了。楚襄王时郢中出了莫愁女,她“善歌舞”,翻古传的高曲为曲,又得屈原、宋玉的指导,遂成就了《阳春白雪》的辞文佳章,且推向了民间。

《阳春白雪》典故出自《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是其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此后,《阳春白雪》遂相沿成了高雅艺术品的喻称。

TOP

《莫愁女的传说》简介

“汉江紧贴石城流,石城高压汉江楼;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涌莫愁。”古郢钟祥,又名石城,是千古传誉的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的故乡。《地理通释》载:“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绝壁,下临汉江,石城之名本此。”莫愁女,姓卢,名莫愁,善歌谣,先歌舞于民间,后入楚王宫中,她历尽磨难,最后终于又回到了民间。二千多年来,围绕莫愁女和风景名胜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以及《阳春白雪》和阳春台、白雪楼等,在古郢荆楚传诵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莫愁女是以歌谣、舞蹈著名而传世的。《容斋随笔》说:“莫愁者,郢州石城人,今郢有莫愁村画工传其貌好事者多写寄四远。”莫愁女见于正史,出自于古《乐府》和《石城乐》和《莫愁乐》。《唐书.乐志》载:“《石城》,宋臧质所作。石城在竟陵,质尝为竟陵郡,于城上眺瞩,见群少年歌谣通畅,固作此曲。”《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英钟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莫悉’声,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天监十一年(512)冬,梁武帝改“西曲”,将石城《莫愁女》,亦云《蛮乐》,旧舞十六人,梁八人。莫愁女的许多传说故事,也从西楚传播到东吴。在钟祥,则留下了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等名胜古迹。宋人王之望《舆地纪胜》说:“莫愁村,在汉江之西,地多桃花,春末花落,流水皆香。”美丽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TOP

湖北荆门非物质文化之《显陵御乐》简介

钟祥《显陵御乐》,民间又称为《皇城御乐》,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据钟祥《兴都志卷三十四》中文曰:“显陵祠祭奉祀乐舞生数人。”清·衞良佐游显陵曾有诗为证:“……双冢岿  五丁护,金银凫雁玄堂藏,中使晨夕进珍膳,钧天大乐声喤喤……”。又据显陵乐的传世艺人朱开德老先生(已故)叙说来由:明朝中叶,嘉靖皇帝的父亲朱佑杭、母亲蒋妃死于北京,而葬于原籍钟祥松林山,嘉靖皇帝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其父母修造陵园,工程竣工后,嘉靖从京城亲自带了几名乐工来到钟祥,尔后在钟祥境内找来十余名较有名气的乐器演奏大师,由京城乐师执教,不多天,京城乐师传授了四十八首曲牌,嘉靖皇帝赐封这个乐班为“御乐班”。所演奏的曲目大都也称为“御x曲”或“御x调”。

《显陵御乐》在钟祥演奏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但钟祥县志和府志上却无明确文字、乐谱记载。现所收集到的乐谱只是根据《显陵御乐》乐班的传承人朱开德老先生(已故)的念谱和笛子吹奏记录下来,有《朝圣》、《御开门》、《御盘奏》、《御伍筒》、《御花调》、《御板头》、《万年欢》、《御朝腔》八个乐谱。《显陵御乐》的基本音乐风格与现存的宫廷音乐、祭祀乐曲以及其他古曲风格趋于相似,但经老一代乐师艺人们不断增、减、删、变,加之与钟祥地方民歌、小调、戏曲曲牌相融,久而久之,显陵乐已自成体系和有独特风格的音乐形象,这也是显陵乐与其他宫廷乐和祭祀乐所不相近的显著区别。”现在,《显陵御乐》因技巧高,难度大,且都是师承徒继,口传心记,没有挖掘、归纳、整理的文字存世。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的民间艺人锐减且年事已高,能演奏《显陵御乐》的乐师所剩无几,面临失传,急需采取有力的抢救性保护措施,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下去。

TOP

家乡非物质文化——湖北荆门钟祥民间舞蹈《河西莲湘》简介

河西莲湘,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公元一六四七年)由江西传入钟祥的。河西莲湘自传入钟祥后,受本地风俗习惯、方言语言、民间艺术的影响,吸收本地民歌小调为唱腔,加上艺人们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的钟祥地方风格。

河西莲湘的演唱内容一般为艺人们口传心记的喜庆词、祝寿词等,常常根据不同表演场合和观众对象而即兴演唱相应的内容,音乐曲调均为钟祥地方花鼓小调的曲牌,它的节奏与舞蹈动作、铃铛响声的紧密配合,较好的烘托了该舞热烈欢快情绪。

河西莲湘主要流行于钟祥市汉江西岸的石牌、贺集、冷水、双河、磷矿等地。

    河西莲湘通常在元宵节前后,以及其他喜庆节日期间表演,演出场地一般在村头、禾场和舞台上,表演时由一群青年男女手持莲湘边舞边唱,队形变化花样繁多,可以摆成各种图案。这一舞蹈在表演上活泼、轻快,再加上通俗易学,因此,该舞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每逢节日期间,群众总自然而然的打起莲湘欢庆节日,喜庆丰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