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枝江楠管--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枝江楠管--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枝江楠管是用楠管、云板、单面钹三件击节乐器进行伴奏演唱的民间曲艺艺术形式。因其主要的伴奏乐器楠管系用楠竹制成而得名。
    枝江楠管以唱为主,唱、念结合。曲目情节发展、人物感情、景色描绘常用唱技表达;凡对话、旁白、武打描述,多用念技。楠管艺人重唱厌念,追求“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讲求字正腔圆,唱腔上强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一)

      枝江楠管,源于江汉平原的沔阳渔鼓,它成为枝江的地方曲种,始于清朝末年。

      清末,一沔阳渔鼓艺人沿江卖唱,流落枝江,被董市绅士张金山收留,聘为家师。张平素爱好汉剧,对曲艺兴趣亦浓。他在学会渔鼓演唱技艺并掌握一批书目之后,又在自娱中逐步将渔鼓改变成具有枝江地方特色的楠管,即:保留渔鼓演唱形式,沿用板、筒击节伴奏,用本地方言演唱,借用汉剧道白程式,并选用戏曲武场的小钹增强伴奏效果。后来,张金山家境衰败,难维生计,只得携子行艺城乡。为了携带方便,张又将楠管改成可以分合的两截,平时装入包袱行路转点,演唱时将其合二为一。

      由于楠管形式新颖,且具有地方特色,故深受听众喜爱。张氏父子每到一处,听书者络绎不绝,求艺者也颇不乏人。江南的刘元孝、周发祥、杨德真;江北的张万栋、文启道、阎广森先后拜为其师,学成后又各自带徒。到80年代初,楠管艺术已传五代,行艺、半行艺者多达120余人,分布在枝江、宜教各地。

(二)

      楠管多为单人行艺,因此演唱十分灵活,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田头稻场、农舍厅堂,只要一张桌即可开场。演唱书目或悬牌预告,或临时点唱。艺高者每到一处可演唱数天、数十天。

      楠管以演唱叙述历史故事的中长篇书目为主。长篇无固定文字唱本,只有纲口,演出时全凭艺人的口头“套数”,可因时间、地点不同和听众情绪的变化而酌情增减。有时演唱小段,一人一事,内容集中,结构紧凑。不论中长篇或小段,演唱时大多采用定场诗(或称押韵文)开场,借以揭示主题,泻染气氛。

      楠管表演的基础是说和唱,它承袭了渔鼓以唱为主,唱、念(包括白表)结合的形式。曲目情节发展、人物感情、景色描绘常用唱技表达;凡对话、旁白、武打,多用念技表述。楠管艺人重唱,提倡少念多唱,“能以唱代念者为杰”。南路艺人杨安新行艺二十多年,一直追求“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他经验丰富,声、韵、调三个方面都有功底,不仅字正腔圆,而且富有音乐美。在唱腔中,艺人还十分重视人物喜怒哀乐的感情表达,借以刻划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楠管唱词词格大体以七言四句为主,每句以二、二、三音节组成,也有十言四句或五言四句的。一般在四句一段的唱词,一、二、四句押韵,但也有两句一换韵的。

      在说白技巧上,艺人常用编“套话”、加“水词”和“卖关子”三种手法以增加艺术魅力。套话,是具有一定程式的、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在说表时,按故事中不同的人物、事件、景象,灵活运用,随口而出;加水词,是说表中的又一手法,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中,添枝加叶地进行渲染和夸张。由于艺人阅历丰富,对社会各阶层人物接触广泛,说表时往往信手拈来而形象逼真;卖关子,是在情节高潮处或生死攸关时,演、唱戛然而止,另起他题或即刻收场,使听众欲罢不能,造成心理悬念。

      在表演上,楠管艺人非常注重神态和情感的表达。由于演出场地和艺人双手执乐器的限制,表演动作幅度不大,主要靠眼睛和面部表情相配合,尤其注重眼神的作用,即用正视、斜视、凝视、圆眼、细眼、瞪眼、皱眉、锁眉、展目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感情。

      楠管曲种原无丝弦伴奏,只用楠管、云板、单面钹三件击奏乐器(艺人称之为三样家业)。楠管,又称楠竹筒子鼓,竹质,长2.2尺,直径约三指,筒身两节,接头处刻槽,用车内胎护其缝,用时斗榫合拢,筒首蒙蛇皮或猪油波。演奏时,左手抱楠管于胸前,右手三四指轻击鼓面,即发“砰砰”之声。云板,即筒板,在演唱中,云板一般只用于唱腔伴奏和前奏。单面钹,又称铃子,即戏曲伴奏中所用小钹、铜质,面薄、音沙,余音少。演奏时将钹带系左手小指上,右手持签敲击钹面边缘。钹一般只用于前奏、间奏中,与楠管之声相配合。在过板、唱腔和说白时,都用击节伴奏。现在,楠管常在舞台上演出,又移植了许多戏曲表演程式,其伴奏也常使用小型乐队,乐器性能多样,表现手法多变,因而更显丰富多彩。

(三)

       楠管演唱内容广泛、丰富,包括大量中、长篇书目。如南路艺杨安新,一人可演唱中、长篇书目20多部。长的如《三侠五义》可唱90多场;短的如《秦香莲》,也能唱3个多小时。由于艺人学艺全凭口传心授,无文字唱本作依据,故部分曲目相继失传,书目也无法统计。按其题材,传统书目大致有如下几类。

      历史人物类:有《岳飞传》、《薛仁贵》、《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南唐传》、《隋唐演义》、《杨家将》、《乾隆皇帝下江南》等。

      侠义传奇类: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大八义》、《义侠传》等。

      公案类:有《万花楼》、《五虎平南》、《乌金记》、《碧玉簪》、《扁刀案》、《九人头》、《彭公案》、《施公案》、《血袍记》、《四下河南》、《秦香莲》、《白马驮尸》、《长生殿》等。

      神话故事类:有《哪吒闹海》、《宝莲灯》、《八朵莲花》等。

      民间故事类:有《穷户拜年》、《朱氏割肝》等。

      此外,还有一部分书目由戏曲本移植而来。如:《西厢记》、《二度梅》等。

      传统书目中的大部分内容一定的积极意义,或颂扬民族英雄,或褒保正义行为,特别是有些公案题材作品,伸张正义,鞭挞邪恶,从破案入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得群众喜爱。

      建国后,楠管艺人根据推陈出新的原则,在整理传统书目演出的同时,还根据新出版的小说,编唱了许多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内容的新书目,如《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机关报儿女英雄队》、《林海雪原》、《李自成》、《第二次握手》等。并且,以现实生活为题裁,编唱了许多具有本地生活气息的小段子,如《党的光辉照红港》、《老滑稽碰鼻》、《李大妈杀鸡》、《朱大妈查蛋》、《戒烟》、《闹房》、《县长批报告》、《说实话》、《黄昏话》、《计划生育好》、《拾金不昧》等。

(四)

      楠管唱腔地方色彩浓郁,故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张金山的徒弟艺成之后,根据各人的演唱体会和欣赏情趣,结合本地区的语言、习俗、音调特点,不断创新,又逐步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即以刘元孝、周发祥、杨德直为代表的南路和以张万栋、文启道、阎广森为代表的北路。南路长于抒情,北路善于叙事,所在,又有南悲、北欢之说。就音乐形成的风格来看,南路除从百里洲、枝城一带民歌中的丧鼓、田歌吸取营养外,还受到松滋一带民歌的影响,因而既有平原地区低沉委婉的格调,又有山区高亢、清越的特色。北路则是从水乡栽秧歌、扯草歌、小调和皮影音乐中吸取营养,曲调朴实、粗犷、诙谐、风趣,富有水乡情味。就其唱腔而言,均归属于板腔体,大致可分为二腔四板。即:平腔、悲腔、赶板、缓板、垛板、哭板。

      南北二路的代表人物中间,由于各自的活动地点、学识、爱好和艺术情趣不同,在唱腔风格特点上又有许多差异。在北路艺人中,张万栋善于从民间小调中选择索材,演唱以情见长;文启道则注重板正腔圆,方整规矩,一句一腔,一板一眼,庄重文雅;阎广森则善于借鉴皮影音乐,注重旋律的起伏,唱腔活泼、诙谐。南路艺人刘元孝活动在枝江百里洲一带,周发祥以宜都陆城为基地,杨德直在枝江与松滋交界地区,他们相距甚远,彼此往来极少,因此,风格特色差异更大。杨德直的演唱在各派楠管艺人中独树一帜。他因吸取了江汉平原民歌中的音调,既大量运用了“徵、羽”两音,同时把“角”音也置于重要位置,旋律大多从高音区向下滑行,节奏平稳流畅,适宜表达忧伤感情,突出了“南悲”的艺术特色。建国以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楠管演出活跃,艺人交往频繁,交流、切磋技艺的机会较多,两路相互扬长避短,水平不断提高,风格也逐步接近。北路艺人杨和春自编自演的《说实话》曾获宜昌地区业余文艺会演创作、表演奖,并在省、地电视台播出。

      枝江楠管虽然历史不长,但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加工、改造,已成为富有浓郁的枝(江)、宜(都)地方色彩,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倍受人们喜爱的曲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必将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中,展现其夺目的光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