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天门的碟子小曲和舞狮

天门的碟子小曲和舞狮

碟子小曲简介

  碟子小曲又称“内河小曲”。由“襄河”(即“汉水”)流域的天门、沔阳、汉阳、潜江一带的“俚歌俗曲”嬗变而来。流传于江汉平原、汉水流域的天门、仙桃、潜江、汉川、汉阳、洪湖、监利、钟祥、荆门等县(市),其中尤以天门、仙桃最为流行,故碟子小曲又别称“天沔小曲”。

起源传说与传承


  碟子小曲起源于何时,无文献可考,但在流传最盛之天门县的横林、彭市、麻阳、乾驿一带,艺人对其由来却流传着许多有关它起源的轶闻传说。

  一说,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皇帝下江南时,曾来到竞陵陶溪潭——今天门市横林附近的“陶溪潭村”的一家客舍吃饭。店中有一位叫“李凤姐”的女孩,生得美貌非凡,当皇帝问她有什么好吃的时,李凤姐回答说能作“红嘴绿鹦哥”。此时,皇帝在前厅饮酒,李凤姐在后厨作菜,席间后厨传来敲弄碟子的美妙声响,不时伴以俚歌俗曲。皇上大喜,于是,皇帝便把凤姐带回“京都”,封为“妃子”。击碟而歌遂在京都传播开来。

  一说,大约百年前,澄湖附近有一财主,每天要丫头给他送五道菜。有一次,丫头不慎把瓷盘摔破,被地主婆毒打后撵出门外,她便带一个碗和一双筷子沿门乞讨,边打边唱,并用悲愤的歌声向人们倾诉身世,激起人们的同情纷纷施舍。

  后来穷人在讨饭时,也效仿丫头,带一个碗,一双筷子,边敲边唱进行乞讨。后来人们改碗为碟,沿街卖唱,渐渐形成了该种民间小曲。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天门张港大兴堂书斋已有《绊根子草》唱本出售。碟子小曲的形成大约与当地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天门、沔阳是古“云梦泽”腹地,地势低洼,堤防失修,洪水泛滥,“七年淹六水,十年九不收”。每遇水灾,百姓外出逃荒,敲碟子、唱小曲、打三棒鼓、打莲厢便成了人们外出谋生的一种手段。1926年,天门曾建立了碟子小曲行会——“八音会”。

  1930年前后,天沔一带小曲活跃,曾出现了一批善唱者,被人们誉为“四大天王”的“喜枝”、“春枝”、“爱枝”、“冬枝”的“枝枝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碟子小曲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常与“三棒鼓”、“汉滩小曲”等其它艺术形式相组合,成了人们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乐器和表演技法


  碟子小曲中的碟子,既是演唱者的伴奏乐器,又是演唱者的表演道具。碟子的顶面直径为四寸,艺人称之为“四寸面”。瓷细质优,外形美观、音质清脆,敲碟子的筷子,质地坚硬,长度适中,以檀木或石竹为上品。

  表演时,敲碟子要求手腕灵活,掌握筷子与碟子触击的回弹力,既有敲击碟子发出声音节奏变化,又有敲击时的多种手势、动作、方向、造型的变化。艺人们在的长期艺术实践中,积累了敲击技法,计有“单打”、“平打”、“双打”、“疾打”、“慢夺”、“翻手打”、“点盘心”、“腾空”、“单花”、“双花”、“转盘花”、‘波浪花”、“滑弹”、“碎点花”、“抵顶”、“戳”、“靠”等多种技法。

表演形式和曲目


  碟子小曲演唱的形式简便灵活,不择场合,不论稻场、街头、院落、茶楼酒肆均可表演。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丝弦二人或多人演唱。所演唱的曲牌多为江汉平原的俚歌俗曲。

  碟子小曲句式有“七五七”,“五五七七”、“五五七五”几种结构形式,此外,还有一些不规整的“长短句”。音乐结构多为上下句式;在三句式、四句式的结构中,以“起承转合”的结构较为常见。

  碟子小曲曲牌多数来源于天沔一带民歌中的小调,也吸收了明清俗曲《相思调》、《鲜花调》、《玉娥郎》、《五更调》、《探妹》、《九连环》的一部分。曲目一般属于单曲体,数量在一百以上。其曲趣及表现力更为丰富,有抒情优美的;有轻松愉快的;有欢悦轻跳的;有活泼风趣的;有低沉哀怨的;等等。也有叙述性很强的。 “天沔小曲”所表现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般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也有少数一曲数十段的大段子,尤其是反映爱情生活题材占很大比重,传统曲目有《绊根子草》、《四季相思》、《白牡丹》、《卖杂货》等。 



天门舞狮
舞狮,有天狮、地狮两种。人们把形象雄健、威武的狮于看作是百兽之王,是勇敢的象征,亦是一种瑞兽。于是有人把狮子的动作编成套路,演示“舞狮”。天门市干驿镇玩狮子较有名气,他们翻、逗、打、闹,动作灵敏,形象逼真,常吸引成千的观众。

  天门舞狮,习称“玩狮子”。舞狮,造型上也有南、北两派之分。在反映我国南方及港台社区文化生活的影视片中,常常看到属我国南派的狮舞。其造型就不同于北方。南方的狮,色彩艳丽,仪态雍和富贵。北方的狮,威武雄健,真有一吼震群山、再吼倾天折柱的气势。天门玩的狮子,自然属于北派雄狮。舞狮作为我国民间节日喜庆文化的重要项目,大约始于汉代以后,唐代的典籍中则有明确的记载。我国原本不产狮,考其源当属进口物种。据《后汉书》记载,汉章帝时,月氏国向汉皇进贡,贡品清单中便有狮子。后来,狮子得到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对狮子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后,把狮舞引进了社区文化活动,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

  天门玩狮子,最热闹的玩法要算“狮子盘台”。“狮子盘台”又分“一柱香”和“九妖十八洞”等。

  “一柱香”选择九张以上(或十一、或十三)四角四正、结实牢靠、大小一致的方桌,选一空旷场地,按脚朝下、桌面向上,依次将方桌一张一张地叠置成“一柱香”的高台,最上层的那张方桌脚向上,该桌面与下张桌面相吻合。为防止发生意外,首先要将落脚的地面夯实,尤其是落脚的四处。第一张方桌置于其上,桌面要保证成水平面。依次往上置放方桌的时候,用粗草纸饱吸浓盐水后,垫放在脚面与桌面之间,以增强方桌之间的连接和牢固。台搭好了,远远望去,十数张方桌拔地而起,真有“一柱擎天”的气势。狮子盘台的消息一经传开,十里八乡的群众,扶老携幼地赶来看热闹,一片欢乐景象。

  据自幼习武、热爱民间武术体育活动的余少清先生介绍,高空盘台舞狮,表演者多是民间武林高手,技艺精湛娴熟。特别是玩头、玩尾者,要求配合十分默契、准确,在进行高难度动作表演的时候,要沉着冷静,不乱方寸,狮子从地面第一张桌子攀援而上,登上最高桌面的那朝天的四脚,狮子的四肢要在这四条桌腿上站稳立牢,然后进行各种精彩的表演。传统的表演项目有“拗驴子过桥”、“秦王立牌”、“犀牛望”、“白蛇吐箭”、“凤凰展翅”、“金线吊葫芦”、“朝天一柱香”等。高台表演,几乎每个动作都叫人提心吊胆,不寒而栗。比如“白蛇吐箭”,狮子的上肢立在朝天的四条桌腿上,随着急骤的锣鼓声,狮子的头探向天空;前肢腾空而起,忽地向前下方作跃出状,由于动作力度大,使得“一柱香”出现摆幅,成群观众无不捏一把汗。狮子盘台,动作惊险,扣人心弦,历来受群众喜爱。

  一九三四年,竟陵古镇在上窑(地名,今天门大桥南)曾举办过一次属大型规模的狮子盘台——“九妖十八洞”。十八洞,用三百六十多张方桌搭成,洞口藏有妖精。由武术精深者扮齐天大圣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沙僧等角色,也由擅长武术的人装扮十八洞妖精、天兵天将等,非武术爱好者不能胜任其职。表演从唐僧等在孙悟空护卫下,与第一洞妖魔相斗开始,从第一洞到第十八洞,武术大师们利用各种武术器械,作各种精彩表演。狮子亦大显威风神通,直到最后胜利,登上最高台,象征西天取经,功德圆满。由于“九妖十八洞”的玩法,需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半个世纪也难一睹盛况。

  除“一柱香”、“九妖十八洞”,“狮子盘台”的玩法还有“凤凰台”、“白鹤台”、“桥台”、“灯笼台“等,但是这些玩法,现在都已难看到了。

  狮子在场地上的玩法,称为“地回子“。一九五一年春,天门县人民政府为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取得重大胜利,在竟陵城隍庙旧址(后称人民广场)隆重集会,全县各地百头雄狮、千名高手云集城关,竞相献技。表演项目系模拟山间丛林狮子的生活情态,如“打瞌睡”、“伸懒腰”、“搔痒痒”、“寻水喝”、“洗胡须”,狮子“饮”足了水,精神起来,接着表演“过河”、“发道子”(奔跑)、“打滚”、“飘山”(蹦桌子)、“金鸡倒立”等,百头狮子的精彩表演,万余群众的欢呼,把集会推向了高潮。

  天门舞狮,源远流长,是城乡广泛流传的一项传统文化体育活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