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河北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沧州狮舞

河北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沧州狮舞

沧州狮舞
古城河北沧州,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因濒临沧海而得名。
沧州地处燕赵腹心,不惟物产丰富,而且文化灿烂,是著名的“杂技之乡”、“武术之乡”。
沧州多年来被世人誉为“狮城”,盖因沧州境内有个“大周广顺三年铸”的我国最大的铁狮子,是为“国宝”。铁狮通高5.4米,身高3.8米,长5.3米,身躯宽约3米,重约40吨。
也许正是由于古城铁狮的地缘文化的原因,沧州人爱狮,也爱狮舞。“狮舞”在沧州城乡极为普及红火。
诚然,“狮舞”并非沧州独创单有。有资料说,中国狮舞历史悠久,至迟在三国时已出现“狮子”。北魏洛阳佛像出行时,就有“狮子”在头前引路。唐代有《五方狮子舞》。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绘状狮舞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狮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就和今天的狮舞极为相似。明清时代的狮舞因流行地域不同,表演形式和风格也有差异。常见的是由俩人扮成一只大狮子,叫“太狮”,由一人扮作小狮子的叫“少狮”,另有一人扮为武士持彩球逗引狮子。
狮舞表演一般分“文狮”和“武狮”两类。文狮主要展示温驯神态,主要动作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风格以细腻温和活泼为主,有的还表现一些诙谐风趣的动作,如大头和尚戏狮等场面。武狮则以表现狮子的威猛为主,动作勇武有力,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风格粗犷豪放,刚劲有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人双手持一个小狮子舞弄的“手摇狮”;用提线操作戏耍的“线狮”;口吐火焰的“火狮”;用长板凳扎成的“板凳狮”,以及藏族同胞玩耍的“雪狮”等。
狮舞流传既久,也较普及。地处北方的沧州狮舞则以“文狮”和“武狮”为主。
狮城沧州人酷爱狮舞,这大概承袭了国宝铁狮子的文化脉缘,又因循了“武术之乡”、“杂技之乡”的文化积淀和涵养。每到逢年过节、集日“庙会”、农闲小憩,在沧州的城乡几乎随处可见学狮、练狮、舞狮的人群。据不完全统计,沧州有大小不等的业余舞狮队五六百个,演员和伴奏人员近万人。
沧州人舞狮越舞越红火,但又不甘拘泥于常规俗套,武乡和杂技的血脉促使舞狮人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创造新的套路,也就被沧州人舞出了“狮舞的学问”和别具创见的风格,因而,也就涌现了被人们称为“双狮王”的沧县南小营狮舞队和刘吉狮舞队。
两个狮舞队都是由清一色的农民组建的。正是这些富裕起来的青年农民,为了追求健康向上的新生活,他们接过父辈流传下来的狮衣狮皮、彩球道具,从“麻将桌”上走出来,从晒太阳的墙根底下走出来,从农村的封建迷信活动中走出来,分别由热心的领头人编组成队,不误农时,昼习夜练,大胆创新,并赋予狮舞以新颖的艺术生命,不仅“舞”出了沧州,“舞”出了河北,而且在全国舞出了北派狮舞的声誉和桂冠。
创新是沧州狮舞的艺术生命。两个狮舞队靠创新把北派狮舞推向了目前的极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