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武汉的戏曲文化

武汉的戏曲文化

我的家乡是湖北省会武汉,是镶嵌在荆楚大地上的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也是楚天传统戏曲精萃会聚之都。明清以后,随着三镇形成,商埠繁盛,扎根荆楚大地的汉剧、楚剧等传统戏剧和大鼓、评书等地方曲艺纷纷向三楚中心集聚。它们带着泥土的芳香从农村走进城市,经过戏剧史和文人的提炼与升华,又以崭新的面貌从城市辐射乡村,成为楚风汉韵浓郁、深受城乡民众欢迎的精神食粮。

    传统戏剧、曲艺类

    一、汉剧

    主要内容: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皮簧腔系主要剧种。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簧三越调”的谚语;而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代表人物有陈伯华、吴天保等;代表剧目有《宇宙锋》等。

    特征: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

    专家点评:汉剧作为京剧的一大源流,历史悠久,剧目丰富,特色鲜明。

    二、楚剧

    主要内容:楚剧是流传于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一个优秀的地方剧种,发源于黄陂、孝感西路花鼓戏和麻城东路花鼓戏,旧称哦嗬腔。经过不断改进,1926年革命党人李之龙正式将之命名为楚剧。建国后,经过戏改,剧目、声腔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活动在武汉、孝感、黄陂、宜昌、黄石等地市40余县,涵盖全省及与湖北交界的豫南、赣北、皖西各县,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南北,贯穿东西。《葛麻》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奖后,《狱卒平冤》又囊括了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等十项大奖,之后《养命的儿子》、《穆桂英休夫》等剧均获国家级大奖。

    特征:楚剧距今有150余年历史,剧目内容多为生活戏,它不断吸取民间歌舞、民俗民风,形成以三小(小生、小丑、小旦)为主的代表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为板腔、小调、高腔三大体系。现有剧目约500余台。

    专家点评:楚剧在湖北地区拥有最大的观众群体,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世代传承的特点。

    三、湖北评书

    主要内容:主要流传于长江沿岸的武汉、沙市、荆州、宜昌、孝感等地。评书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目丰富多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仅按小说底本讲述的“底子书”和在“底子书”基础上发展加工而成的“雨夹雪”,书目有《三国》、《水浒》、《隋唐》、《岳飞传》等;另一类被称为“路子书”,这类书目是演员自己编创并演出的,较追求情节的惊险热闹,书目有《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等。

    特征:表演善于模拟书中的各种人物,并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渲染气氛。其描叙景物时喜欢使用骈体、叙述,对话时则使用来自民间的口语。

    代表人物或代表作:早期著名民间艺人童雪松、王丹普、刘维舟、夏秀峰被称为评书“四杆旗”,孝感何玉山、天门蒋春山、应城徐振山被称为评书“三大山”。后出现了以荣忠圣、陈树堂、江云卿为代表的荣、陈、江三大流派。李少霆吸取三派之长成为武汉著名评书艺人,沈邦寿的评书则善于营造舞台效果而深受欢迎。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师承李少霆,他博采众长,将湖北评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专家点评:在武汉诞生近400年,艺人众多,名家辈出,各流派自怀绝技,各有代表书目,这正是城市化促进评书艺术成熟的标志。建国后吸收知识分子加入,使其别开生面。自1958年至今,不断有作品和演员在全国获奖,并有人被列入“中国评书评话十大名家”。

    四、湖北小曲

    主要内容:湖北小曲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组成。汉滩小曲又称“汉口滩小曲”、“外江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口、沙市、宜昌等大中城市,以坐唱折子戏为主。天沔小曲也叫“内河小曲”,主要流行于汉水沿岸湖北境内的天门、潜江、沔阳、汉阳、汉川等县镇及农村,以敲碟子演唱民间小调著称。湖北小曲的曲牌据称原有二三百个,上世纪30年代末逐渐失传,现存100个左右,既有本地小曲和从长江上游和下游传来的小曲,也有抗战时期流落各地的小曲艺人从各地带回来的小曲。

    特征:湖北小曲的演唱形式以坐唱为主,演出二、三人不等。20世纪60年代又有站唱、走唱等形式。

    代表人物:湖北省小曲老艺人有张明亮、喻义和、甘发新等,武汉说唱团自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有茅贵娴、周艳琴等演唱湖北小曲。夏雨田作词的湖北小曲《难忘的一课》曾获全国曲艺创作一等奖。

    专家点评:流传湖北广大地区,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

    五、湖北道情

    主要内容:湖北道情是在洪湖打硪号子、天沔花鼓戏唱腔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表演、曲目、曲牌音乐上不断积累演变而成的。其唱腔曲牌有的由洪湖一带的打硪号改编而成,有的由湖北渔鼓曲牌衍化而来,其曲目也多数从其他曲种中移植。

    特征:主要为一人站唱,也有两人以上演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演出器具有渔鼓、竹简,另有二胡、大三弦等伴奏乐器。

    代表人物:周维表演轻松大方,刻画人物惟妙惟肖,画龙点睛的动作生动形象;其嗓音条件独特,“边夹膛”的发声方法和谐,运用自如,且乡土气息特别浓。

    专家点评:在湖北曲唱的曲艺品种中,湖北道情形成最晚,但在群众中的影响并不逊于其他曲种,武汉市说唱团除了专业道情演员演唱,从事其他曲种的演员还有不下10人演唱它,从而积累了大量曲目,渗透全省。

    六、湖北渔鼓

    主要内容:湖北渔鼓是在沔阳渔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流行于武汉、天门、沔阳、潜江一带。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和由五、五、七、五组成的五七句式三种。四句一番,出番可换韵。湖北渔鼓的传统曲目十分丰富,以反映冤案内容的为最多,其次是演义或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传统曲目有《吕蒙正赶斋》、《洪秀全》、《谋考案》、《十三款》等;现代曲目多数是短篇,有《迷路记》、《大刀风云》、《送胶鞋》等,且除用渔鼓、简板击节伴奏外,还增加了丝弦乐。

    特征:说唱相间,以唱为主。白又分两种,即叙述故事情节用散白,模拟人物道白用韵白。念韵白时均伴以云板击节,抑扬顿挫的声调与云板敲击声相合,其韵味无穷。

    代表人物:湖北渔鼓著名艺人有被民间称为“三根半筒子”的皮思金、皮思银、张洪显、刘港4人。1953年渔鼓艺人周忠全、黄玉堂加入武汉市曲艺队,即现武汉市说唱团,后来,又有蔡贤臣、邹立等专业渔鼓演员。邹远宏则丰富了道情的唱腔曲牌,编创了一批新的道情唱段。

    专家点评:流传广泛,群众基础扎实,曲目丰富,在历届全国汇演中诞生了一批经典性曲目,值得传承发扬。

    七、湖北大鼓

    主要内容:大鼓原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说善书”等,过去流行于武汉、孝感、黄冈等地区,今流行全省。1950年,著名鼓书艺人王鸣乐倡议改称湖北大鼓,得到广泛响应,于是使用此名并流传至今。湖北大鼓唱词句式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兼穿插一些五字句,主腔称“四平调”。它是在广泛流行的民间音乐曲调“喝喝腔”、“高跷调”、“采莲船调”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特征:曲调平稳朴实,既能叙事,又能抒情,并可根据曲目不同内容、情绪的要求,变化成“快四平”、“慢四平”、“四平数板”、“四平快流水板”、“诙谐腔”、“紧板急腔”等十几种不同板式、不同唱腔,具有浓郁的鄂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

    代表人物:从20世纪50年代起,武汉说唱团先后有王鸣乐、陈谦闻、张明智等演员演唱湖北大鼓。

    专家点评:源远流长,历史上名家辈出,百姓中有口皆习之,在全国都有影响。

    此类项目还有:

    八、黄陂花鼓戏

    楚剧的原生态戏曲,简易道具,简单服装,演出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的限制,演唱自由。

    九、新洲皮影戏

    演出方法与现代皮影相似,即以灯光照射透明人物造型表演故事,演出剧本多为民间传统戏曲抄本,演唱曲调充满当地乡土风味,十分吸引人。

TOP

回复 1# 的帖子

武汉的戏曲种类这么多,可谓是博采众长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