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澳门三项目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澳门三项目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04月08日 0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澳门四月七日电 (记者 毕永光)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今日介绍,经初步评审,澳门拟推荐三个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局表示,为在今年六月之前向国家递交两年一次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文化局辖下澳门博物馆于三月下旬首次对递交申请的项目进行评审。

  参加评审的项目有:澳门道教协会申报的“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澳门鲜鱼行总会申报的“澳门鱼行醉龙”;以及区均祥粤剧曲艺社申报的“广东南音”项目。

  是次评审特别邀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马盛德连同澳门演艺学院两位专家担任评审工作。五位评委认为三个项目均具有浓郁的澳门地域特色和较高的传统文化价值,并有清晰的传承谱系,保存完整,有必要尽快开展保护工作。

  评委们认为该三个项目符合列为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并建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委并建议区均祥粤剧曲艺社申报的“广东南音”改以原始的、更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水南音”为名。(完)
【编辑:魏恒】

TOP

醉龙舞

醉龙舞-名称来历   
龙又称“剪龙”、“转龙”,流行于现中山、珠海、澳门一带,因起舞时要“醉态朦胧”,故名。



醉龙舞-故事传说   
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即传说中佛祖释加牟尼的诞辰,中山民间就要舞醉龙并吃栾樨饼。关于这一习俗的形成,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说200多年前“浴佛节”那天,一个和尚来到香山县(现中山市)龙塘?树坑的小河边洗澡,他刚脱下衣服,一条大蟒蛇闯了出来,直向他奔去。那和尚拔出宝剑,把蟒蛇斩成几截,丢在河里。这时正好来了个老渔翁,他醉熏熏地抓起蛇头,又搬来蛇尾,胡乱地跳起舞来。这一舞,竟使那条蟒蛇死而复生了。它变成了一条龙,腾空而去。余下的几截蛇身,居然在河边变成了几棵小树,就是现在的栾樨树。有一年夏天,当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人。河边有户穷苦人家,无钱请医购药,闻到栾樨树叶发出阵阵清香,便摘了一把,回家捣碎冲水喝,不久病就好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采摘栾樨叶,冲水喝,做饼吃,后来每年四月八,人们还做栾樨饼来贡神呢! 为了纪念这件事,后来中山一带就兴起了舞醉龙。就像当日老渔翁耍舞的那样,只要龙头和龙尾两截。龙头用木雕刻,配上一副真鹿角,装上眼睛,活灵活现。起舞者故作醉态,举步轻浮,东歪西倒;龙尾随之摆动,时而伏地翻滚,时而金鸡独立,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醉龙舞-舞醉龙与舞醒狮   
舞醉龙要求有一定的武术功底,马步如山,腰法灵醒,举手投足,力鼎千钧,所以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舞醉龙常与舞醒狮相结合。一是山中霸主,一是海上大王,一山一海,一醉一醒,相当默契。龙腾狮跃,高潮迭起。锣鼓助威,鞭炮轰鸣,更加热烈可观。 不但中山市有醉龙耍舞,澳门渔行工会也常举办醉龙表演,以志乡情。有一年,他们还组织了一支醉龙队回乡探亲,到中山石岐传艺联亲,两地同胞有了共同的语言,分外亲切。这一古老的舞蹈,更恢复了青春。

TOP

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示項目

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示項目
 
  澳門魚行醉龍



澳門鮮魚行醉龍節源自農曆四月初八日的前一晚。每年每逢初七的傍晚,澳門從事魚業批發或零售的香山僑民,便彙聚在菜市場, 無分彼此,個個蓆地而坐,圍檯進餐(亦即是龍船頭長壽飯的前身) 。當酒意濃時各人拿起放在香案上的木龍舞動一番,(亦即舞醉龍)。
澳門鮮魚行醉龍節,又稱澳門鮮魚行醉龍醒獅大會, 澳門鮮魚行團結日醉龍醒獅大會。源起時由農曆四月初七傍晚直至初九黃昏, 但時過境遷,現在……。

1966年由「碩果社」印行,鄭春霆作之醉龍歌對澳門鮮魚行醉龍節有以下之描述:

香山古澳門,華彝乃異俗。三街舊會館,故事賽神福。
每以四月八,魚欄聚水族。營地街市前,宴集陳酒肉。
捉弄最醉人,舞龍堪琫腹。龍色塗金硃,其製用堅木。
醉人皆醺然,舞勢倦手足。左右扶持之,灌酒恐不速。
如其不肯飲,含酒噴面目。中有白髯龍,舞者必老禿。
雖或不甚醉,亦自態可掬。東倒復西斜,彼起此又伏。
龍鼓撾鼕鼕,應節相追逐。群呼生箇來,取義在鮮淑。
夜半舞方止,路人皆駐矚。此風今不替,吾歌猶待續。
 
  廣東南音

明末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原就記述有“粵俗好歌”的傳統,估計古老的木魚歌、龍舟歌、咸水歌即是這類‘蠻歌’的孓遺。廣東南音,是發源於廣州,以本地木魚歌、龍舟歌、咸水歌為基礎,借鑑吸收了南詞和彈詞,又經文人加工逐漸形成出來的新曲種,也是至今仍未受到西方音樂影響的廣東民間歌謠。

廣東南音,跟泉州南音來源與唱制完全不同。泉州南音可能源於古老的中原雅樂,廣東南音則源自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本土。
根據《粵劇大辭典》的歸納,廣東南音,孕育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形成之初沒有專名。到了道光初期,葉瑞伯撰寫的《客途秋恨》問世,南音進入成熟的發展時期。

廣東南音流傳於珠江三角洲,主要是由一些盲人以說故事的方式傳唱,深入民間。上世紀五十年代,曾一度在澳門綠電臺和香港電臺通過大氣電波傳播,每個故事說唱期長達數月,這是南音最普及的傳播期。但隨著社會逐步西化,南音說唱廣播在六十年代初先後在港澳戛然而止。
廣東南音獨特的調式和取音方法,最能傳達出廣東珠三角居民的語言特質;它眾多出色的作品又反映出人性共有的無助困境和飄泊心緒。今日廣東南音雖然不再有瞽師即興的又說又唱,也不再有故事文本的長篇形式,但它的藝術精華已經由另外一些群體和個人承傳下來;近年更走進了大學校園,擁有了比原先不一樣的聽眾基礎。

可以說,今天有廣東人的地方就有南音幽幽的聲韻,而澳門的區均祥正是其中一個出色的、有代表性的歌者。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科儀音樂(道教音樂)是道教法事儀式中運用的音樂,也是民族傳統音樂的組成部份。道教音樂開始於南北朝時期,歷代以來,與民間音樂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各地語音的差異,誦唱經文就以各地的音樂為主,因此,道教音樂和地方傳統音樂有關,亦與地方民間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繫,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此外,道教音樂還吸收了宮廷和祭祀音樂的表現形式,以增加莊嚴肅穆的氣氛。

在澳門,來是正一派火居(散居)道士聚居的地區,二十世紀初,不少正一派火居道士從廣東移居澳門,正一派道教音樂也藉此在澳門落戶。此外,當時澳門正一派火居道士周昇真道長與廣東羅浮全真派沖虛觀梁叔雅道長道誼深厚,同時,1923年及1933年,廣州三元宮和羅浮山沖虛觀兩次應澳門鏡湖醫院之邀,蒞澳設壇啟建風災及遷義莊萬緣法會,因此,廣東全真派的道教科儀音樂也由此機緣引進澳門,促成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兼融兩派的局面,現經二百多年流傳發展,這種正一與全真音樂共融的現象在各地道門中頗為罕見,亦成為富有澳門本土特色的宗教音樂。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內地經歷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和宗教浩劫,廣東省正一派及全真派道教音樂,從宮觀到火居都飽受嚴重沖擊和殘酷洗禮,所流傳下來已是殘缺不全,及至1989年內地宗教政策開放後,香港道堂科儀及音樂逐漸回流廣東道觀,但香港道堂科儀及音樂只發展了約100年,而且曲譜多以廣東流行小調為主。為此,今日澳門成為保留昔日嶺南正一派及全真派科儀音樂的地方,大大小小道曲合計達500多首,在各地道教科儀音樂,其曲目數量之多乃名冠前列。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除了在正一派火居道院延綿二百年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藉吳慶雲道院吳玉生道長不拘門的無私精神,分別傳進澳門及香港的道教壇堂,擴闊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流佈的範圍。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隨澳門經濟轉型,城市化加劇,傳統宗教儀式漸被簡化,道場法事不復興旺,正一火居道士人數因此大幅銳減,富有傳統本土特式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面臨失傳危機。

為了保留及搶救澳門這一民族寶貴文化遺產,澳門道教協會於2002年成立後,旋即開展了連串保育工作,開辦道教文化科儀研習班,成立澳門道樂團,組成澳門道教協會法務團,舉行道教音樂欣賞會,錄制《玄門早晚堂功課經》光碟,並於2006年專誠邀請原武漢音樂學院道教音樂研究室主任、新加坡道樂團音樂顧問兼導師王忠人副教授蒞澳進行道教音樂記譜工作,共記錄了500多首曲譜,有關工作仍在進行中,此外,又蒙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校長戴定澄教授惠允,合力對澳門道教科儀音樂進行整理及研究,在澳門基金會支持下,匯編成《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一書,預計2009年出版。

是次透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期望特區政府、文化教育科研機構、社會各界,齊來關注、保護、扶持澳門道教科儀音樂,讓這瀕危的澳門本土傳統文化魄寶在蓮花寶地上世代存留,亦希望讓中國內地及國際社會對這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加認識,擴大澳門文化的影響力及感召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