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端午节专题研究

亦称“中天节”、“龙王爷节”、“苦瓜节”,俗称“五月五”。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初”同义;“午”“五”相通,故名。也有在农历五月十五前后过节的,如天峨、全州等地。端午节始于先秦,在广西端午起源说法各有不同,一说源于纪念屈原,此说流行地区较为广泛;贵港等地说称源于龙王的节日;资源则是为了纪念一位撑船人唐舜。北海等地的疍家船民最重此节日。端午节有赛龙舟,全家老幼一起到江河边观看龙舟比赛。此外还有吃粽子、酿苦瓜、饮雄黄酒、挂艾蒲、戴香包等习俗。是日清晨各家门前悬插菖蒲艾枝。意取菖蒲似剑可以驱邪,艾似旗可以招屈原之魂。有的艾叶扎成老虎模样,意为能食毒物。苍梧俗谚:“五月不戴艾,黄蜂蜇眼盖”。时值苦瓜成熟,家庭食俗多做苦瓜酿、吃凉粽(灰水粽)或“药粽”、饮雄黄酒。或以雄黄拌石灰洒遍屋角阴暗之处,以免虫蚁滋生。家中小孩还戴上香包,同时买香茅与菖蒲煎水洗澡,谓之“沐兰汤”。北海人还采凤仙花叶和矾同捣染指甲,嫣红历久不退以为节令装饰。防城的孩子们用老黄瓜做小龙船,插上香烛放到江中,随水漂流,表示抢救屈原。昭平、博白等地人们还喜在当天下河洗澡游泳,称之“洗龙船水”、“跨龙船”。20世纪50年代后,广西各地龙舟赛一度停止。80年代起恢复,延续至今。

TOP

端午赛龙舟,俗称“划龙船”。在广西起源有多种说法,以纪念屈原之说流行广泛。龙舟竞渡在春秋越王勾践时即已发轫。明清两代,广西各地盛行赛龙舟,以梧州、桂林、北海等都市的龙舟赛会最负盛名。民间常于三、四月造船,船只大小不一,如灵川所造船身呈梭形,长达十丈,头高六七尺,尾高丈余,中隔32间,两边共64座。另有鼓、锣各1人,摇旗手2人,艄手3人,有拜龙头,唱龙船歌等习俗。待到比赛之日,各队龙舟插彩旗为号,龙舟上可分锣鼓手、舵手、划桨手等从20余人到60余人不等,各司其职。俗谚:“龙船鼓响疫鬼退”。北海届时还有商民与曲艺人员联办的花艇,奏乐唱曲、配合十番锣鼓,荡漾海中,成为龙舟竞渡的助兴。在贺州还因划龙舟让沿河村庄结上了“龙船亲”,结亲的两个村庄情同手足,患难与共。苍梧的龙舟获奖者当晚多煮米饭,分给村坊小孩吃,认为小孩吃了“龙船饭”,会健康平安。梧州等地还同时举办龙舟节商品交易会,前来参会区内外和港、澳、台同胞及外国游客达十多万人。大新一些地区是日则到河边划竹排以代龙舟。而桂西北一带山区囿于自然条件限制无法进行龙舟赛,就以烧纸船取代。届时,村民请法师抬一纸船到田峒念咒巡游,巡游毕,将纸船抬至水边点火焚烧,不待燃尽即抛入水中。民国期间, 由于社会动荡,民不安生,赛龙舟只偶尔举行。但北海等地疍家(广西汉族的一支。意即水上人家。)虽在日军逼近咫尺的国难岁月,未曾中止。1949年至1976年间,一度被禁,80年代初各地恢复活动,规模更盛。

TOP

端午吃粽子。汉族民间有在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习惯,主要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人每至此日,担心忠魂挨饿而投粽子下河给他充饥。为使鱼虾惧怕不争食粽子,把粽子包成两头尖尖的样子。随后演变成节庆食品和祭品, 也作亲戚间互相馈送的礼品。有新婚的家庭,女方以粽子送给男家,名为“送子”,以求祈福。现广西各地端午粽子形状、味道都各有不同。应节的凉棕多无馅,有细筒型和方砖型两种。细筒状,仅一二两重,以芦叶、竹叶、黄茅叶包裹,多用灰水浸过的糯米包成直径约一寸、长约六七寸的圆柱形,经过熬熟,富含碱性,可留十天半月,冷浇黄糖汁而食,消炎解暑,故称“灰水粽”、“凉粽”。也有包成方砖型的,或甜或咸。在陆川,还有加色的五色粽。此俗仍盛。

TOP

“药王生日”、“药王晒药日”。时在农历五月初五。民间认为是日百草皆成药,并以为端午正中午所采的草药疗效最好,称“五月五日午时药”。为此,每年端午来临,桂平、荔浦、横县、南宁等地,医家及略识草药的群众均上山入林采集草药,或拿回家晒干加工备用,或拿到圩场出售,名为“药市”。各地圩镇药市异常活跃,各种药材琳琅满目,有的卖主还当场表演药的用法,宣传药的功效,吸引大批顾客。民间亦有吃以何首乌、柚叶、枫叶、大败叶等草药与糯米混合做成的药粑,或吃苦瓜、田螺、鸭蛋、药粽等性清凉解热毒的食品当良药。有龙舟赛的地方人家的小孩更是早早地用草药煎水洗了澡才去看赛龙舟。常用的草药有菖蒲、艾叶、大力王、茅根、竹叶、桉树叶、苦藤、柚叶、黄皮果叶、枇杷叶、路边清、三叉虎、田基黄、葫芦茶等。钦州等地有的农家还要为耕牛洗药澡。至今各地应节药市仍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