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清明时节雨纷飞:专题资料

始于周代 约有2500年历史:清明节来历   
   
华夏文明 2008年04月03日 09:21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食的来历是跟一段历史典故有关。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他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前程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来源:千龙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重庆特色的清明节习俗   
   
记者 杨娟 首席记者 刘邦云

华夏文明  2008年03月27日 10:41





荡秋千制粑蹴鞫放风筝植树扫墓踏青 清明活动图




    下月初,我们将迎来首次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清明节。

    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认祖归宗的一种祭扫;对诗词歌赋的文化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

    然而,您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吗?您能说说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吗?您能数数清明节的民风流俗吗?请跟我们一道去听听民俗专家、重庆老居民讲具有重庆特色的清明节。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

    起源故事表达“施恩不图报。知恩必报”之意,符合重庆人性格特征

    历史

    “清明在我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重庆文史馆专家郭相颖告诉记者,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清明本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逐渐融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习俗,有了扫墓、踏青的传统。

    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介子推跟随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流亡国外时,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上国君后,逐一犒赏功臣,却不见介子推。原来介子推已带母归隐绵山。有人提议放火烧山,说介之推是个孝子,一定会背母出来。可大火烧光后,介之推还是没出来。人们上山一看,介子推和老母已抱树而死。


    晋文公悲恸不已,下诏命令百姓在这天都不准生火,以纪念介子推,俗称寒食节,人们习惯在这天携带冷食去扫墓。由于寒食节就在清明前一两天,两个日子逐渐合二为一。

    “这个故事有个意思,一是施恩不图报,一是知恩必报。”郭相颖说,这符合重庆人的性格特征。这个节日虽然古老,但现在许多市民以网上纪念馆、鲜花等方式度过清明,使这个古老的节日变得年轻。

    习俗

    扫墓春游一举两得

    “重庆人在清明这天,也有吃寒食的习俗。”86岁的杨钟岫老人说,过去人们扫墓时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锅魁加卤菜、凉菜。这种锅魁里面夹的“和菜”,由粉丝、莴笋丝、肉丝(或鸡丝),加上春芽凉拌而成。

    “小时跟大人去扫墓,觉得清明节好玩。”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80岁的沈永英婆婆印证了杨钟岫老人的说法:扫墓一般都在郊外,相当于春游,一大家子人还会带上凉面、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后,大家一起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

    采清明菜做清明粑

    沈永英至今忘不了那用“清明菜”做的清明粑,“去年我妹妹在四川达州做了清明粑,还给我带了几个来吃。”据说,清明粑有医药作用,由于清明和聪明读音相近,所以还有小孩吃了清明粑会变得聪明一说。

    “清明菜”书名叫鼠曲草,清明节前后,这种可吃的野草突然就茂盛了。城里只是零星地生长,河岸泥地里则是成簇成团成片的旺盛。一茎独立,小叶片,被覆白色细密的绒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绿。清明节一过,顶端就开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黄。
   开花之前,将清明菜采回来,切烂,和着面粉、糯米面或玉米面,加上盐或糖烙成粑粑,放到鼻子边一闻,有股清明菜特有的清香味,放进嘴里一嚼,软软的糯糯的。

    携儿带女坟前倾诉

    家住大溪沟的78岁老人张淑慧,习惯在坟前对着去世的老伴诉说。几乎每年清明,她都会去看望老伴:一年的喜怒哀乐、油盐酱醋,都给老伴说说。今年要说的事特别多,首先是孙子考上大学了,这是大喜事,“抚育儿孙是我的责任,肯定要给老伴一个交代。”

    这种对话逝者听得见吗?也许听不见吧,但这种诉说能寄托心灵,怀念亲人。更重要的是,这种述说,跟随一起扫墓的儿孙都会听见。在扫墓的过程中,后人会了解自己的血脉传统,了解家庭的来龙去脉。

    郭相颖老人还记得小时候祖父带他去扫墓的情景,“我爷爷就给我讲,我们家是在清朝初年,从河南开封迁到铜梁来‘插占为业’的,就是带上两匹布、一坛酒,给当地人‘打招呼’,然后用竹块插一圈,这块地就是你家的了……”

    这种述说不是迷信,人们是借这样一种形式,表达亲情,提倡孝敬长辈,不忘根,有利于培养友爱精神,增进家庭、家族的团结与和谐。

    上坟挂青后继有人

    今年75岁的重庆日报老记者陈明信回忆,小时候过清明,流行“挂青”。

    他说,当时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挂青”这个传统实际上给后人提出了一个要求,每年清明,一定要到亲人的坟墓旁边看看。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坟墓很容易损毁,有没有狐兔在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亲临察看,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供上祭品,烧些纸钱,或者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清明会家族传忠孝

    去年清明,陈明信老人还回到老家渝北区石船镇,参加了家族的清明会。

    参会的族人,按辈分依次坐定,由族中最老的人带头,在先祖牌位前举行仪式,首先放鞭炮,随后烧香叩头。一边拜一边给老祖宗汇报族人一年来的情况:哪家丰收了,哪个考上大学了,哪个参加工作了,哪些打工挣钱了……如果族中一名年轻人犯了法,则被视作耻辱,警诫他人。

    据了解,重庆许多大家族至今都还在举办清明会。几百上千族人聚在家族祠堂里祭祖。族长往往还会“训话”,宣讲族规,其内容主要是忠孝、勤俭、诚信等等,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妯娌和睦。

    郭相颖认为,类似清明活动,有利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也就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一些好的传统,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

    有的家族,甚至还筹集专门的资金,用来设立各种奖励、助学金等,鼓励族人向善上进。璧山县八塘镇张氏家族,还曾把清明会办成“趣味运动会”,以独特的方式祭奠祖先,增进族人感情。

    郭相颖介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清明会被视为封建宗法思想的余毒被取缔,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又慢慢兴起。“其实,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活教材,比如清明会,它所包含的族权、夫权等腐朽的东西应当抛弃,但它所提倡的‘孝弟’等思想,就是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郭老建议,清明会也应与时俱进,用现代道德观念来充实其文化内涵,规范家庭关系。

   踏青放风筝好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一个哀伤的时节,又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的天是最明亮的。养鸽子的人,还会挑在清明节那几天“(孵)出小鸽儿”,因为他们觉得这两天出来的鸽子眼睛亮,飞得远,最聪明。

    “清明清明,又清又明。”在陈明信老人眼里,清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光阴。风和日丽,所以人们都选择在这时出去春游踏青。许多人家还会带上风筝去郊外放。这是因为南方的风往往没有确定的方向,乱吹一气,但在立春以后这段时间,风向一致,没有狂风暴雨,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在川东一带,如陈明信的老家江北县(现渝北区),过去扫墓时还要请人“打耍锣”,锣鼓队有专门的曲子应景助兴,只是现在已不多见。

    寒冬过后,又正是大量耕种时候,人们借着出门扫墓踏青的机会,请求祖先保佑新年有好收成。所以,清明祭祖又带着一种为新年奋发图强誓师的意味。

    扫墓祭祖这样一个严肃、沉重的日子,为什么又有踏青、放风筝等欢快的活动?西南大学民俗学家余云华说,在中国民俗中,快乐的成分很高,俗话说“红事白事都是喜事”,人们会把悲伤的事情快乐地过,主要是为了励志,逝去的人走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生活。

    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熊笃说,根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记载,重庆人过清明,还喜欢喝糯米酒,唱竹枝词。

    我们看看刘禹锡在奉节写的诗:“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盈杯,昭君村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永安宫,传说三国时刘备修建,位于奉节师范学校的校园内。直到今天,每逢清明,正是插秧播种的时节,许多奉节人会酿造米酒,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他们在芳香中插秧,有时还唱起悠长的山歌。

    熊笃介绍,在古代,清明节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清明诗歌在二十四节气诗歌吟咏当中独占鳌头。同样的清明诗篇,面对风中飞舞的梨花,宋人吴惟信在享受着“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闲适,明人高启则在战乱中凭生“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的慨叹。而面对芳草萋萋的荒冢,南宋高翥生发了“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感怀。北宋黄庭坚则抒发了“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的郁闷。

    麻乡约传递乡情浓

    据传说,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麻城大批迁徙农户远离故土,思乡心切,每年在清明等时节,推选不负众望者,带上死去人的头发、信物、钱物等回到自己的老家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祭祀祖先,告诉他们在四川和重庆生活得很好。

    相约成习,成为我国通信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明朝中叶民信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后因战乱和山川阻隔,这一习俗才间断了。但随着历史进程,“由“麻乡约”带动的乡情传递,至今绵绵不绝。



来源:重庆晚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