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10课堂第二小组明淇小组讨论

我认为,政府在推行的时候要把握深度和角度,固然要贯通古今,但也要切合实际,避免作秀的嫌疑。孝道的精华不仅仅凝聚在贫苦特殊人家,也产生在千千万万户不同的平凡人家里,要从学校、公共场合、住宅小区等多方位宣传,才能深入人们的孝道意识,从而营造的道德风气,把特殊案例变为普遍现象。

TOP

在探访孝感市后我觉得,孝感市坐拥优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理应成为国家风气闻名的“孝市”,为其他地区树立榜样,而不仅仅是拥有这样一段先人留下的传说而已。

TOP

董永是一个以孝行著称天下,虽举过孝廉得到过全国性的荣誉,却没有作过官的普通百姓。朝廷、官方出于统治人民的需要,把他作为孝道的典型来加以拔高、塑造与神化,最终把他塑造成了孝的化身,民间百姓把董永当成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代表,家贫母丧,辘车载父,肆力田亩,及至父死却无钱下葬,唯有典卖自身才能安葬老父。这样的故事是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他的故事最能引起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强烈的思想共鸣,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广大劳苦大众中间代代相传。
    出于官方和百姓的各自需要与共同合力,董永已不再是原来真的董永其人,他成了无数个孝子的集大成者,已成了诠释“孝”字的不朽的艺术形象。董永的名字在全国各地人人皆知,已成了人们心目中“孝”的代名词。

TOP

引用:
原帖由 许师洁 于 2014-12-7 22:37 发表
我认为,这种态度本质上只是对董永的孝道精神的认可,而并非对卖身葬父这个行为本身的称道。
孝文化的精神需要通过通过行为体现出来,所以人们在接受这种精神的时候容易潜移默化的对古人的行为表示赞同,而不再有二次思考辨别的过程,这在对于孝感市民的采访中也体现出来。

TOP

封建社会曾把赡养父母涂上一层神秘色彩,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剥去“孝”字上虚伪的外衣,发扬亲子间真诚的爱,而不是说不养父母。要告诉青年们,侍奉老人不是封建,不是资产阶级思想,而是人类的美德。可以说,孝这一传统美德既是维持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又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在当今中国,孝的这些功能也是为社会所需要的。

TOP

回复 112# 的帖子

嗯关于中西“孝”文化的对比我在最初也有想过并查看了一些资料,发现在西方其实是不存在“孝”这种观念的,“孝”似乎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TOP

有人还提出:中国人的孝顺完全是由恐惧和自私造成的。这二者是左右人灵魂的最有力的因素。鬼魂因为具有制造灾难的力量,故而受到崇拜。

TOP

孔子有一句富有智慧的格言:"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忽略了供品,鬼魂就会发怒,接着就要报复。崇拜它们就是一种较保险的方式,这似乎就是各种崇拜死人观念的核心。

TOP

活人之间,推理也同样简单。儿子孝顺老子,也要求自己的儿子尽孝,这就是养孩子的目的。"种树遮荫,养儿防老。"无论是老子,还是儿子,都很清楚这一点。"没有尿床的孩子,就没人坟前烧纸。"每一代都要偿还上一代的养育债,也要求下一代最大限度地偿还自己。因此,孝顺的品行就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传了下来。

TOP

由于受生产方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孝亲情结,这种发自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推广扩大,使孝文化由家庭伦理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董永传说在古代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使其扩展为社会普遍伦理。

TOP

回复 147# 的帖子

关于当代对于孝的宣传,或者说,对于中国一些所谓传统美德的宣传,都有同一个趋向,那便是煽情。为了赚人眼泪而宣传,这种刻意的煽情越来越与当代个人意识觉醒相冲突,也就间接导致了当代人对其所要宣传的美德的反感。

TOP

董永遇仙故事之所以能够常演不衰,与戏曲受众不可分离。但现在的戏剧对于董永的传说更倾向于表现他和七仙女的感情。《天仙配》等剧最受欢迎、传播最广的即“槐荫会遇”与“槐荫分别”两段。过于关注对戏曲的经济要求不能从感性上捕获观众的兴趣。情感道德因素的逐渐浓烈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TOP

引用:
原帖由 许师洁 于 2014-12-7 22:34 发表
为了广泛推行和强化孝义,于是随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孝文化,孝文化中很需要有典型人物,因为各种因素产生了共同合力,能为统治者和平民百姓共同接受,所以这个典型便被圈定了董永。
恩这个看法我赞同,更多时候我感觉是社会选择了董永,其实他就是“孝”这一观念的一个载体,一种表现形式。

TOP

孝道观念从汉代开始便强有力地推进与渗透至社会的各个层面。汉代统治者大力倡导的孝文化,是驯服民众的一种政治文化。孝子的孝养、孝敬,在汉代已开始被理解为或被宣传为对父母无条件的侍奉、听命。”孝由此具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强制性。父母可以不慈,而子女却不能不孝。单方面的服从自然容易导致盲从甚至盲孝。又因孝行与仕途直接相关,伪孝便不可避免地出现。

TOP

统治者在政治运作中关注的是移孝为忠,士大夫强调的是自身的立身扬名以及孝悌移风易俗的功能,百姓则关心的是儿孙孝敬,家族昌盛。由此便有了孝道观念多元呈现的复杂状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