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20课堂第一小组余晓群

热干面,即武汉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颇具武汉特色的过早小吃。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关于武汉热干面的故事由来之一:
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蔡明伟.蔡明伟是黄陂蔡榨人,他的汤面做得非常受欢迎,客人经常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买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伟做生意很会动脑筋。为了加快出货量,通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摸索出一套“掸面”的工艺———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这样卖面时,出货量就快了。有一次蔡明伟在长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见他们从热干面
热干面
芝麻中提取麻油后,芝麻酱闲弃在一边,香气扑鼻,他灵机一动;何不将芝麻酱加进面里试一下呢?于是蔡明伟向麻油作坊老板购买了些许芝麻酱回家。同样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觉得满意了,身边的人都说好吃,这时候他才信心满满推出他的新产品上街叫卖。热干面----这个武汉人民最爱的小吃就这样诞生了。此时蔡明伟给这个面起了个名叫“麻酱面”直到1950年工商登记时才正式叫“热干面”。1943年,蔡明伟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生意一直火爆,方圆几里都知道蔡老板的麻酱面好吃。1945年抗战胜利,生意更加稳定,蔡明伟决定为自己的面馆取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由于面馆门前有两棵楝树双木成林;自己此时已有两个儿子,蔡汉文【2010年,78岁健在】,蔡汉高【已去世】取成才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

TOP

关于武汉热干面的故事二:
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TOP

关于洪山菜苔的传说很多,一种说法是:相传1700多年前,洪山脚下的小村子力,有个叫玉叶的姑娘,年方十八,相貌娟秀、心灵手巧。邻村有个叫田勇的小伙子,勤劳朴实、热心助人。两人相互倾慕,早已相爱。阳春三月,他们到风景秀丽的洪山游玩,被人称“恶太岁”的杨熊撞见。杨熊见玉叶十分漂亮,令兵勇将她抢走。田勇奋力拼打,将玉叶救出,拉着她就往山下跑,杨熊见漂亮姑娘得而复失,叫兵勇将两人乱箭射死。顿时,田勇和玉叶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杨熊见出了人命,策马逃跑,突然一阵雷电,将杨熊一伙全击死在山腰。事后,当地百姓将田勇和玉叶埋在死难的地方,后来坟堆周围长满了紫红色的小苗苗,乡亲们常给它们浇水施肥。到了秋天,当地遇上大虫灾,庄稼颗粒无收,乡亲们将坟堆周围的紫红色的苔秆采来食用,觉得甜脆清香,且越来越多,渡过了荒年。秋后,家家户户采集了菜籽,在自家菜园里种植,空时把菜苔挑到城里去卖,城里人吃到这种稀有的蔬菜赞不绝口,红菜苔的名声越来越大,种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TOP

另一种说法与洪山宝塔有关。当年,唐朝的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出任襄州都督时,路过江夏(今武昌)县,郢州刺史忙令家人预备了一桌丰盛酒宴为尉迟敬德接风。席间,尉迟敬德对满桌 的山珍海味不怎么感兴趣,而最后上桌的一道紫红色蔬菜却使他食欲大增。他边吃边赞道:“好菜!好菜!色香味皆美,脆嫩可口。”尉迟敬德从未见过次佳肴,不知其名。郢州刺史告诉他,“这是楚天名菜‘菜苔’,与武昌鱼齐名;若长期食用,可益寿延年。”尉迟敬德闻之,甚为欢喜,一口气将满盘菜苔吃的精光。临行前,郢州刺史令人给尉迟敬德备了一份厚礼。尉迟敬德一件未收,唯独要了一框菜苔去,准备在路上享用。同时嘱咐郢州差役,请他每年给他送去一框菜苔去。三年过去了,尉迟敬德在府上苦等菜苔未到,心情十分急躁。心想,这郢州刺史为何如此不守信用?于是,他派人到江夏催促。差役回报说,东山(洪山)出了“井蛛湖怪”,菜苔都被妖怪吃了,尉迟敬德不信,便亲自带领一班人马,浩浩荡荡来到江夏,一则看个究竟,二则当面责问郢州刺史。尉迟敬德来到东山,果然看见一大片菜苔全都有叶无苔。这时,弥勒寺(今宝通寺)的主持见尉迟敬德的到来,忙率全寺僧众出门迎接,并对尉迟敬德说:“要整治这些害人的妖怪不难,只要在东山南麓,敝寺的西面建一座七曾八面的宝塔即可。”尉迟敬德听此言后急忙亲自进京见架,请皇帝赐金建塔。唐太宗李世民当即下诏,拨皇银万两,命尉迟敬德立即建塔。结果,宝塔建成了,妖怪镇住了,而尉迟敬德因积劳成疾,还没有来得及吃上新长出来的芸苔就不幸谢世了。从此,由于宝塔的神威,弥勤寺钟声播及之处,长满了茂盛的芸苔菜。其中以宝塔投影之地的“学恭田”生长的苔菜味道最佳。人们又可以吃到又脆又甜的苔菜了,这“芸苔菜”就是今天的洪山菜苔。

TOP

关于热干面的三个故事说法各有千秋,谁真谁假,都有其产生的理由与文化内涵。
商贩李包是否真有其人,已没有史料可查了。蔡明伟是创始人,已经载入蔡林记的发展史册里。李包创制热干面是“祸兮,福之所倚”式的偶发性,蔡明伟创制热干面是为了满足顾客方便食用,扩大生意,经过反复实践的必然性结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而言,蔡明伟创制热干面似乎能让人们接受和信服,不过武汉人谈起热干面的产生大多是从李包的故事讲起的。就真实性而言,口述史在民间史实的领域超越了书面史料。一般来说,民间小吃的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有些新式小吃的产生也的确是偶发性的结果。民间小吃的流行与普及也往往借助于市井百姓的口头相传,其间糅合了下层民众的饮食愿望,其偶发性的产出方式也让热干面的出生带有生活意趣的味道。这也许是李包创制热干面在武汉广为人知并流传至今的原因。当然,在蔡林记不断改进制面技术的当中,我们也能看到武汉人灵活的处事风格,不断创新的实干精神。在第三个具有继承创新意味的故事中,也会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开放的意识,继承传统,不断探索,勇于出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TOP

从热干面的吃法与做法中可以看出武汉人性格的实质:
热干面的劲道爽口、干脆利落正印证了武汉人的秉性,蕴含着地域性格的吃文化。可干吃,也可加汤湿吃;既可素吃,也可荤吃。既可以以咸味为主,也可以抓把糖放在里面吃甜的,味道都不错。处于北方面文化和南方米文化的分界线的武汉小吃以米和面为主,其中,热干面就是北方面文化在武汉的具体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汉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兼容并蓄、包容的个性习惯。制作热干面,选材地道,做工讲究。每一个环节看似都不难,但其中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面的味道。热干面制作的压面、掸面、烫面和加作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值得细细研究,这样,一碗看似平常的面,才能做成一碗色香味诱人的热干面。都说武汉人粗放,但从热干面细腻的做法这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武汉人的性格的内在实质,正如热干面的外表是粗放的一样,似乎人人都可以做,但内核却是精致,实在的。

TOP

由热干面可以感受到武汉独特的城市生活。
上世纪初,靠着长江的武汉盛行码头文化,码头工人靠出苦力赚钱,做人实在,爽快,过早也麻利;码头工人劳作时间长,需要一次吃得饱,热干面的分量足、价格低,吃起来爽口方便,正好顺应了码头工人的这一需求。如今码头文化生活已退出时代舞台,但直到现在,很多武汉人过早还喜欢端碗热干面,边走边吃,风风火火,使得过早赶路两不误,很好地适应了和反映了武汉当今节奏快的城市生活。过早是湖北地区对吃早餐的俗称,长时期的积累,人们养成了出门“过早”的习惯。在方方的《武汉人过早》中说到:“来武汉的外地人如果细心,即可以发现,早上的武汉人总是满面红光,喜气洋洋的样子。道是何故?那便是过早过出来的!”在武汉,这一日之美在于晨,有着一个古典主义的美境的意味,而武汉人过早首选是吃热干面。

TOP

从民歌和小段子中可以体味到武汉人对于热干面的无限情谊:
“我爱武汉的热干面,二两粮票一角钱。老通城豆皮闻名四海,小桃园鸡汤美又鲜。汪玉霞的月饼又大又圆,我一口咬了个大半边。啊,河南人爱大葱,四川人爱辣椒,要问武汉人爱什么?我爱武汉的热干面!”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流传在武汉的一首著名的思乡歌曲《我爱武汉的热干面》(词作者:著名作家董宏猷)
   “武汉太阳火辣辣,黄鹤楼下是我家;人人爱吃热干面,百年经典味道佳;生姜大蒜加香油,芝麻酱上撒葱花;拿双筷子拌均匀,武汉口味顶呱呱………”不知何时起,这首《大武汉热干面》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歌曲。
正所谓:“热干面里有春秋,热干面里学问大,万家灯火亮三镇,明早早点还是它”
我们看到武汉人对热干面感情是多么的质朴而热烈,这是由心底里发出的对于热干面最真实的情感。正如董宏猷说:“那时,热干面就是武汉家乡的代名词,对它,打心里有种割舍不断的亲情和感情。”是的,热干面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味觉上的故乡,是精神寄托,以至于很多远在他乡的武汉人,思及热干面,就会泪流满面。武汉人对于热干面的那份执着与厚爱,是其他任何小吃都无法比拟的,这种情感将让每个中国人都为之感动。
2014年,武汉的热干面正式申报国家级“非遗”,申报书中,有句话形象地把武汉热干面和武汉人、武汉这座城市的性格联系在一起:“热干面与武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能代表武汉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并蓄,细腻而粗犷。” “它是味觉上的武汉人,是对武汉人性格上的一种色香味形的诠释。如果说,人是城市的灵魂,那么热干面就是武汉的一缕精魂。”试问,那种小吃能像热干面一样,影响整座城市的饮食文化?是的,现在,热干面也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也有望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又一个新的代名词。

TOP

作为一个外地人,我相信大家会爱上热干面的干爽,爱上它的劲道和韧性,爱上它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体会武汉人对于热干面的深深地爱,你便也会爱上这座美丽的城市,领略中国独具意蕴的饮食文化,这也便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真正魅力所在。

TOP

虽然热干面里深蕴文化,但现代人们对此了解很少,这可以从我们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在实地调查中,当问及是否听说过有关热干面的故事传说时,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一连串的不知道,不知道,只有15%的人听说过,而大部分的人也都是通过网络和宣传信息无意中了解得到的,当问及很多人为什么吃热干面时,很多人的答案几乎一致,“武汉热干面有名啊!”“吃惯了。”这是我们挑出来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回答。这里我们挑出了一个采访视频。更让人失望的是我们还看到在蔡林记热干面门前的雕像前,游客们欢乐地拍照,采访的结果也是“不知道雕像代表的故事文化内涵”。户部巷牌坊的右侧,一个大大的宣传板上详细介绍了武汉热干面的文化,但是往来游客很少有人驻足看看这些文字。不过当问及如何看待美食与其民间故事文化之间的关系时,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认为美食与文化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TOP

通过我们小组的实地调查,综合分析整理,也得到以下一些总结与启示:
1、比较一致的是,大家都认为,因其背后有一种深沉的文化积淀,有故事的美食更让人回味无穷。
2、热干面文化内涵在普通民众内心的缺失,大家只关注美食,而忘了文化。
3、热干面美食的背后,是一种楚文化的支撑,一部分通过民间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4、由于时代的发展日益加快,快餐文化的冲击,人们更多注重热干面的配料和口味,较少关注背后的故事文化,而且了解并传播热干面故事的老一辈们越来越少,故事讲述得越来越少,导致人们对美食背后的文化也越来越不了解。
5、美食及民间故事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传播民间故事文化,美食有故事文化更添味道,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随时代不断创新,这样才更有发展的魅力。
6、热干面反映武汉市民群体无意识,是一个基本的民俗、民情的、温饱式的饮食行为,其有本土地域的原因和地理的原因,是很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对热干面有着一种莫名的饮食情结。

TOP

通过上面的热干面文化的介绍以及我们小组的调查发现,我们不能不对美食文化申遗做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首批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蔡林记百年文化的肯定,它鞭策着每一个蔡林记人大胆创新,永续辉煌。但是在大家只关注美食而无视文化的现代生活追求里,申遗的支撑点在哪?或者说美食热干面有必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吗?美食文化申遗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我觉得这是我们课题讨论的深挖点,也必须明确美食申遗的价值与意义。

TOP

这里我谈谈对民间文学这堂课学习的一些感想吧:
民间文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但具体地了解一个故事的发展演变极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习俗内涵,并在实践调研中去感受去收集去发现,将会让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具有实在意义的价值与收获。我们组经过多次讨论,才定下了研究武汉热干面这个课题。正如要去到某个风景区一样,当绝佳的风景富蕴深厚的文化人文内涵时,你会觉得这样的一方境地会给你更不一样的游览心情与感受,我们研究热干面的最初的方向大概就是由此而发。带着这样一种对于美食文化的期待,我在实地调研前,在网上查了许多关于武汉热干面的故事传说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在有了一个比较深的了解的基础上,让我这个外地人更加深地看到了外表粗放的武汉人许多内在的精神实质,也为武汉人对于热干面和家乡的热爱的情谊所感动。可是在我们的实地调研中,当问及很多人为什么要吃热干面时,外地人的回答多是因为名气大而慕名而来到武汉吃热干面,本地人的回答多是因为从小到大吃热干面已成为一种过早习惯,而对于热干面一直以来流传的故事传说一无所知,对于其所代表的文化也不知一二。这样的采访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似乎让我有点失望,感觉当代的人们对于美食文化,往往只关注美食,而无视文化。诚然,有故事有文化的美食更美味。但从另一方面,我同样感到欣喜,大部分武汉人不知道热干面的文化,但非常喜欢,而且当这种喜欢潜移默化成为了人们的一种饮食习惯时,这也正说明了热干面已经融人到了这座城市文化的血之中,武汉人民与热干面已经达到了无法言说的物我相忘的至高境界。

TOP

自从研究了热干面文化后,发现越来越喜欢吃热干面了, 也会更加自觉不自觉的由热干面去感受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城市,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与生活。

TOP

回复 36# 的帖子

我觉得美食申遗的初衷绝不能为了商业利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