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20课堂第一小组余晓群

通过上面的热干面文化的介绍以及我们小组的调查发现,我们不能不对美食文化申遗做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首批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蔡林记百年文化的肯定,它鞭策着每一个蔡林记人大胆创新,永续辉煌。但是在大家只关注美食而无视文化的现代生活追求里,申遗的支撑点在哪?或者说美食热干面有必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吗?美食文化申遗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我觉得这是我们课题讨论的深挖点,也必须明确美食申遗的价值与意义。

TOP

这里我谈谈对民间文学这堂课学习的一些感想吧:
民间文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但具体地了解一个故事的发展演变极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习俗内涵,并在实践调研中去感受去收集去发现,将会让这门课程的学习更具有实在意义的价值与收获。我们组经过多次讨论,才定下了研究武汉热干面这个课题。正如要去到某个风景区一样,当绝佳的风景富蕴深厚的文化人文内涵时,你会觉得这样的一方境地会给你更不一样的游览心情与感受,我们研究热干面的最初的方向大概就是由此而发。带着这样一种对于美食文化的期待,我在实地调研前,在网上查了许多关于武汉热干面的故事传说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在有了一个比较深的了解的基础上,让我这个外地人更加深地看到了外表粗放的武汉人许多内在的精神实质,也为武汉人对于热干面和家乡的热爱的情谊所感动。可是在我们的实地调研中,当问及很多人为什么要吃热干面时,外地人的回答多是因为名气大而慕名而来到武汉吃热干面,本地人的回答多是因为从小到大吃热干面已成为一种过早习惯,而对于热干面一直以来流传的故事传说一无所知,对于其所代表的文化也不知一二。这样的采访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似乎让我有点失望,感觉当代的人们对于美食文化,往往只关注美食,而无视文化。诚然,有故事有文化的美食更美味。但从另一方面,我同样感到欣喜,大部分武汉人不知道热干面的文化,但非常喜欢,而且当这种喜欢潜移默化成为了人们的一种饮食习惯时,这也正说明了热干面已经融人到了这座城市文化的血之中,武汉人民与热干面已经达到了无法言说的物我相忘的至高境界。

TOP

对《民间文学》的喜爱

民间文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程,它能深入人的内心,启发并带领我们去探索自己的文化,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服饰及语言,背后却是传承了成千上百年的文化。以前以为只是听听觉得好玩的故事,原来是口头讲述的文学。从陌生到喜欢,我通过民间文学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家乡。
记得非遗协会第一次成员见面会的时候,那时我刚了解了“口头文学”这个概念,在图书馆读了很多民间故事,突然我意识到小时候的自己是多么幸福!小的时候我们姐妹几个喜欢围着我的奶奶听她“讲古经”,也是那时候,奶奶用她生动的语言给了我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童年,故事中有代表邪恶的黑马,也有代表正义的白马,有狼化生的狼婆婆,有机智的穷人和愚笨的富人,有贪财拾金子被太阳晒死的人。那天我讲的时候,很激动。因为母亲和很多人都说奶奶的那些故事就是一些“古经”(方言:故事),渐渐长大,那些故事再也不能吸引我了,等到我意识到那些东西、那些童年的记忆对我有多么重要时,奶奶却几乎失去了记忆,她竟连我的父亲都认不出来了,那些故事只是只言片段的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却再也复述不出来,我忘记了奶奶那时常唱的歌谣。于是我产生了寒假回家搜集故事的想法,不管能不能搜集到多少故事,但这门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应该去“寻根”,不管走了多远,家乡还是在那里,那里有我们的根。

TOP

对混合课堂的看法

与其它老师不同,孙老师很有亲和力,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qq交流也很及时。
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了团队合作,避免了独自一人写枯燥无味的期末论文,而且小组从开始的主题讨论到实地调查,再到资料整理,都付出了很大努力。大学以来这门课应该是第一门能通过实地调查、小组展示的方式完成作业的课了,事实证明,我对这样有实际操作的课程很感兴趣。
混合课堂学习时间较自由,避免了每周疲劳的赶来赶去上课。
但云课堂的系统不够成熟,希望学校能改进。最后希望老师能对云课堂的资料再进行整理,给学生以清晰的条理,上传的视频也较少。

TOP

对小组研究的感想

当别组的人都选择了高大上的文学艺术作品时,我们最接地气,也研究了最与武汉人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身为少数民族穿着自己精美的民族服饰,他们看到的只是服饰,却不知道服饰设计、服饰制作工艺、服饰自身背负的文化内涵都是文化遗产。而饮食是我们最离不开的,因而饮食中透露的文化才最与我们息息相关,最大程度体现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性格。
       就像中国留学生去国外喜欢买一大堆菜回去自己炒着吃,美国人则吃着自己的汉堡,没有好与坏,只是文化不同。
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喜欢吃米,四川人好食辣,广东人爱甜,海南人吃着自己的海鲜,西藏人喝着自己的酥油茶。饮食的背后才最深刻的体现了文化。只是因为太习惯,而忽略了它。
       所以,我觉得我们小组的选题很好,不是每件事物都要搞得看似高大上,时代需要接地气

TOP

热干面该不该申遗?申遗背后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2月11日继韩国泡菜去年成功“申遗”后,武汉特色面点——热干面,日前也正式申报国家级“非遗”。据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人士介绍,已正式推荐热干面参评第四批国家级“非遗”。申遗主要是为将制面技术发扬光大,挖掘热干面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好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TOP

自从研究了热干面文化后,发现越来越喜欢吃热干面了, 也会更加自觉不自觉的由热干面去感受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城市,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与生活。

TOP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拌油摊晾,吃时再放在沸水里烫热,加上调料,成品面道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诱人食欲。
夏天盖被子,打一地名”,语意是夏天捂出汗,简称捂汗,谜底为其谐音的武汉。武汉热干面就采用细小的萝卜丁(白萝卜)解面毒。热干面用生麻油翻拌,能阻止面条打结。现在还流行添加芝麻酱和葱花。麻油、芝麻酱、葱花的营养价值都很高。武汉人吃热干面还常常要喝一碗桂花米酒。桂花和米酒的营养价值就更不要说了。热干面的所有配料都能增加人体阳气。

TOP

老武汉的食客曾有一句歇后语:“蔡林记的热干面——香喷了。”足见武汉人对蔡林记热干面的喜爱,对蔡林记的眷念之情。武汉人永吃不厌的是一碗热干面,其程度远已超越了“过早”。对于武汉人,热干面不是粮食,是精神寄托,或曰味觉依赖,味觉上的故乡。不仅江城的老百姓对热干面有着特别的感情!
武汉人不但爱吃热干面,还将他们对热干面的喜爱之情编成歌曲传唱:
热干面里有春秋  每碗里面有冬夏
汉味小吃有讲究  热干面里学问大
万家灯火亮三镇  明天早点还是它
江城变得更加美  热干面的功劳大

TOP

回复 37# 的帖子

那么你对热干面申请国家级非遗有什么看法呢?热干面的价格在涨,蔡林记的热干面也不便宜,这背后的商业炒作是不是占很大原因呢

TOP

20世纪30年代初,武汉长堤街食贩李包,在关帝庙卖凉粉和汤面。那天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了案上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心疼之余,没精打采地拌匀摊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染上了麻油的熟面条沸水过烫,捞起沥干入碗,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食客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说是“热干面”。此后他乐得专卖这种面,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过了几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满春路口开设了一家热干面面馆,取财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记",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后迁至汉口水塔对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汉热干面。

TOP

回复 36# 的帖子

我觉得美食申遗的初衷绝不能为了商业利益。

TOP

在“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中,这一段介绍热干面的句子,形象地为武汉热干面的“个性”定位。
1998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桂林在自己撰写的民俗专著中,提到热干面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昨日,冯桂林接受采访时说,饮食作为地域生活特有的文化元素,既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TOP

“热干面已有上百年历史,”冯桂林说,“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记载的‘切面’就是热干面的前身。

TOP

20世纪初,食贩李包延续前人切面做法,将面煮熟沥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风味独特的热干面。后有蔡明伟继承李包的技艺,反复改良,制作出技艺水平更高的“蔡林记热干面”。
1997年后,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中等人结合现代人的食味需求,拓宽了热干面的品种,2013年进入全国“十大名面”前三甲。
冯桂林介绍,热干面的制作方式独特,在口味上包容性强,文化融合的特点十分突出,这和武汉地处中部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武汉人喜欢热干面的本地口味,比如姜末、葱末、大头菜、萝卜丁等。外地人到武汉吃热干面,又可以加进自己喜欢的口味,比如北方人喜欢加醋、蒜汁,南方人喜欢加虾仁、泡菜等,这些东西加进去也不影响热干面的风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