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20课堂刘红芳小组

这个回复是蛮麻烦的

TOP

回复 14# 的帖子

你猜可能会是谁呢?哈哈哈

TOP

古琴台的文物

琴台碑古琴台园中有联云: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抚琴。
上联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下联出自《诗品·实景》:“晴涧之曲,碧松之音,一客荷樵,一客抚琴。”此联明白如话,虽是集句,然信手拈来,天衣无缝,情景交融,妙趣横生。

TOP

汉阳有龟山,山不高而林木葱茂,楼台掩映。环山皆水,为长江,为汉水,为月湖。古琴台就在龟山之尾,月湖之滨,隔山与晴川阁相望,又与江东蛇山之黄鹤楼成鼎足之势。而其气势则不如黄鹤楼之雄,名声亦不如晴川阁之盛。然千百年来,屡废屡兴,游人不绝,只为它有那一段“高山流水”的佳话。遥想两千年前,有两位士人,不期而遇于此山水之间。他们地位悬殊,一位是打柴为生没有文化的穷小子钟子期,一位是琴棋书画皆精的晋国高官上大夫俞瑞字伯牙。俞大夫返乡省亲,乘兰舟画舫慕名来游于龟山脚下。正是仲秋之夜,雨后初晴,山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清风徐来,万籁俱寂。俞大夫有感于这山水的佳妙,景色的
清幽,不禁情动于中,要弹琴遣兴。俞大夫是当时琴中圣手,远近驰名,然他决不轻易操琴,尤不弹于俗人听。此时眼前惟有江月,身边只一琴童,正雅兴勃勃之时也。遂命童子焚香,自家沐浴更衣而坐,将随身所带传家宝雷威松雪琴摆上案头,对月琴。只听铮纵一声,音随江波而渺渺,乐乘月华而飞扬,鱼闻之而跃,鹤闻之而舞。大夫正弹得沉醉了自己,不提防忽拉吧地七弦断了一弦,便知有异,即命
童子上岸,于山石丛莽中搜得一人。那人便是樵夫钟子期。俞大夫神
情大不悦,审问年轻人在此何事?答日听琴。俞大夫一百个瞧不起打
柴汉,说你这样人,也配听琴?莫要袭读了我的琴!子期不卑不亢道:
在下也略知一二。俞大夫从来还没有碰到过这样狂妄的村夫,便说:
既如此,我弹一曲你说出个道道来。

TOP

回复 19# 的帖子

我觉得这个版本蛮搞笑的,趣味性很强。应该很适合给小孩子当故事讲。哈哈

TOP

《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并认为其高超的琴艺乃“积学”而成。然据《乐府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岛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相传《高山流水》琴曲是他的作品,另古琴曲《水仙操》也伯牙所作。
今“高山流水”为得遇知音或知己之典故。《大宋宣和遗事》前集:“说破兴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高山流水”也可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清袁于令《西厢记·病晤》:“清商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

TOP

继续,古琴台的文物

碑廊,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题壁诗,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宋湘是广东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在他七十八岁时,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

TOP

知音旅游资源和古迹遗文化址

知音旅游资源和古迹遗文化址主要包括了古琴台、琴断口、琴断小河、马鞍山集贤村、知音湖、钟子期墓以及武汉琴台大剧院和琴台音乐厅等,数量少,比较分散。
古琴台古琴台又称为伯牙台,位于汉水之滨,龟山脚下,月湖侧畔,之所以得名为古琴台,源于战国时期两位音乐大师偶然相遇成为知音的一个传说。古琴台就是为了纪念知音相遇而修建的,是现在知音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
为了纪念伯牙、子期为知音,武汉地区很早就建有琴台,但何时始建,却难索其源。清代学者胡凤丹在《大别山志》中说:“琴台创建之初,年月均不可考。”距今1400多年前,南北朝梁简文帝萧纲写有一首《登琴台》诗。诗中如是说:"完阶残昔径,复想鸣琴游。音容万春在,高明千载留。”表明了琴台之所在,却并未指
出琴台在何处。古琴台的历史悠久,文化浑厚,明末之后,累毁累建,仅清代就重建两次,维修多次。清代的琴台,规模宏大。嘉庆年间由湖广总督毕沉选址修建的。清人熊宪成在《重修伯牙琴台赋》中如是描述:“其台之选材也,桐柱柏梁;其台之结构也,鸾翔凤舞;其台之壮丽,如华章之巧而精;其台之整饰,如测景之雄而古        ”这表明当时的琴台已经不只是一个用来纪念知音的琴台了,就如一个小型宫殿壮丽华美。新中国成立之初,古琴台前已成湖函,古琴台本身也是荒草蔓延,颓败不堪。1956年,武汉市政府维修、扩建了古琴台,使之再度成为武汉著名的风景名胜。

TOP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清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此文颇为时人称道。光绪十年(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TOP

其他文化遗址

集贤村 蔡甸区新农镇马鞍山北的上集贤村是钟子期故里,亦是“高山流水”
-“知音文化”的发祥地。当年善辨音律、善体乐情的钟子期就隐居于此。因为人
们对知音故事的珍视和喜爱,对故事里展示的臻于极致的理想的钦羡,这里的地名
为集贤村,也包含了对钟子期的喜爱。
钟子期墓马鞍山南的凤凰嘴,有钟子期墓。凤凰嘴古称凤头渡。据《汉阳县志》
记载,明朝目前有古亭,内原有一块年代久远的青石墓碑,碑文己经漫患不识,只
可见"楚隐贤钟子期墓”七个字,说明钟子期之墓早已有之。1982年重修钟子期墓,
碑文依然为“楚隐贤钟子期之墓”。钟子期墓前,重建有知音亭。知音亭内,也立
有一块青石墓碣,刻有“汉阳县钟子期墓重修记”字样,碑文共计有630个字,由
著名史学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张舜徽撰文。全文文辞殷切,缜密严谨,由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遐举书写。碑文与书法相得益彰,堪称当代
知音文化一绝。
琴断口 位于汉阳汉水江畔,人们一般把琴断口当作是伯牙摔琴谢知音之地,其
实这里的琴断口是指伯牙第一次进入汉水,月下弹琴,当弹到激越的高潮之时,发
现有人偷听,琴弦就断了,原来听琴的是钟子期。所以在这里的琴断是指琴弦断了
的意思。后来这里形成了古镇,现发展为汉阳区琴断口街。
琴断小河琴断小河位于汉阳区永丰乡镇境内。北通汉水,西南至三眼桥,通龙
阳湖。这里曾是伯牙弹琴与知音钟子期相会的地方,也是伯牙再次拜访钟子期是摔
琴谢知音之地。其北端汉水岸,在明代是汉阳十景之一的平塘古渡。这里也可能是
汉水古道之一,其文化底蕴极其深厚。
知音湖 知音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是由后官湖、三角湖、南湖、百镰湖
等湖泊构成的水系,水体面积30万平方公里,原名为“南湖”,又称“小南湖”,因
为这里是“高山流水觅知音”故事的发生地,于2005年改名为“知音湖”。知音湖,
岸线曲折,水质清纯,景色如画。
琴台大剧院琴台大剧院由武汉市政府投资兴建,坐落于月湖畔,隔月湖南望古琴
台,是月湖文化艺术主题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规模大、功能全、档次高的
特大型文化表演场所。2013年10月12日,武汉琴台大剧院被评为“全国十大剧院”。
除了这些知音文化的旅游资源外,还有一些以知音文化为根本命名的一些地
名,如汉阳区的琴台大道、蔡甸区的知音大道,知音桥、琴台桥、知音社区和知音
文化走廊等等。

TOP

回复 1# 的帖子

古琴台的现状指的是什么的现状,可以是旅游开发的现状吗

TOP

知音文化内涵

古来论文情至厚,莫如管鲍。管鲍之交,是为相知。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伯牙与子期正是知音。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在知音故事中,深植“知音难”的浩叹。知音情深,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一匹千里马如果没有驾驳,千里马自己无法肆意驰骋。世之贤者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识贤者,贤者也不会为世上所用。音乐和琴声是伯牙、子期二人结情的媒介和纽带。两人的友谊从音乐出发,达到知心的纯真境界。知音故事赋予了知音文化深刻的内涵,伯牙、子期相识相知,结成深厚情谊,体现了我国人民珍视友谊,至死不渝的传统美德。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知音故事不断丰富,知音文化也在不断提升和扩展。高山流水知音故事,既展示出中国音乐的一种特殊神韵和崇髙境界,也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对友谊、诚信和人格的崇高追求。知音故事赋予了知音文化深刻的内涵,是知音文化的精髓。

TOP

这个版本也很有意思。
当时的楚国有个读书人,姓俞,名瑞,字伯牙。他还喜欢弹琴,从小跟一位名叫连城的先生学琴。伯牙天资聪颖,琴艺大进,但却很难捕捉到乐曲的神韵。

  一日,老师对伯牙说:“我带你去寻一个仙师点化点化,好吗?

  伯牙一口答应,高高兴兴地背着琴随老师乘船来到东海蓬莱山,老师让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师去了。

  伯牙在这巍峨苍郁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见老师归来,便沿一条山路寻去。绕过一个山头之后,不想却有一幅奇景挂在眼前:真是云中飞瀑,雾中清泉,水花四溅如珍珠,激音回荡如仙乐。伯牙顿感天眼大开,灵感涌起,便席地而坐,抚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后传来老师的声音:“哈哈,哈哈……仙师被你找到了。”

  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所说的仙师就是大自然啊。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

  后来,俞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仲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仲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后人感其事,就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

  据记载,伯牙台建于北宋,清代重修,后破败,解放后修复。碑廊门额上有“琴台”二字,相传为北宋书法家手笔。今天,历经风雨的伯牙台已成为汉阳的一个重要风景点,殿堂里金碧辉煌,殿堂前是相传为伯牙抚琴的汉白玉筑成的琴台。当你在稍远处驻足默立的时候,在那湖光山色,浓荫繁花当中,你会看到碑廊门额上的那四个字:高山流水。它成了一个召唤,永远回响在我们的耳边!

TOP

知音文化内涵2

知音文化之重情
刘舰《文心雕龙》的《知音》篇,开篇到:“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所谓“知音”千百年中不过一两个罢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弹一曲,志在高山。子期日:“善哉!魏魏兮若泰山!”伯牙再弹一曲,志在流水。子期叹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于是伯牙知道子期是其琴声的知音,明白其高山般的志向和流水般包容胸怀。琴声使得两人心意相通,情感互融。这种心灵的沟通和共鸣是知音精神上的极致追求,这种对等的理解和契合,让彼此在心灵上共同进步和深化。所谓“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就是一旦缺失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会产生无人理解的孤寂心境。这也就是为什么钟子期死后,伯牙摔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的原因。伯牙和子期因琴相遇,进而互相理解互为知己,成为生死之交。知音文化内涵饱含着人们对于友情、支持和相知的情感诉求,是最质朴的感情追求。知音文化所蕴含的与友情有关的精神食粮不仅被古人所推崇,同时也对我们这样的现代人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交流条件的巨变,但只要有真实情感的交融,又何以“知音”难觅。
知音文化之诚信
高山流水,知音佳话,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韵事,它带给人们的精神财富是多方面的,除了对知音的心灵渴求,还有"来年邀约”,伯牙按时赴约的诚信精神。晋国大夫伯牙与楚国官宦之后的钟子期因是因高尚、优雅、动人的弦乐而结为知音,但是当时钟子期只是一个隐士,并没有一官半职,但是却并不能阻止两人成为朋友,他们一见如故,感慨相见恨晚,并约定第二年相见。伯牙如期赴约,却得到了钟子期已死的消息,伯牙悲痛不已,失去知音而有“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之举。伯牙和子期身上不仅表现出了友情的难能可贵,更让我们看到诚信的无价。这正是知音文化所蕴含的诚信、重情重义的精神。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中要大力倡导的精神。讲诚信、重友情是我国提倡的传统美德,《论语》中就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话,诚信互敬不仅是个人道德品质与自我修养的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人文因素。

TOP

知音文化中的古琴元素

人人都希冀有知音挚友,在良好的际遇中生活,追求人生价值。寻求知音是社会普遍情感,感叹知音难逢是常见的失意心态。这也从反面表现了宣扬知音文化,深挖知音文化的重要性。知音文化既是中华文明,也是楚文化的体现。知音文化成于汉阳,植根楚文化的基因,储存着楚文化的历史信息。“高山流水觅知音”,体现了楚文化中乐山乐水的自然情怀。楚人尚乐好舞,钟氏家族更是楚地音乐世家。知音故事是先秦古琴艺术交流的佳话,是楚地高雅琴艺的千古韵事。伯牙钟子期因弹琴和听琴而相知,钟子期从琴声中能把握高山流水的意境,都与琴相关,琴是知音最原始的载体。知音文化在千百年传承中,既继承发扬了楚地乐舞的文化元素,又走出了听琴的音乐圈,但是知音文化原本与古琴台珠联璧合,息息相关。若无古琴则世无“知音”,世无“知音”则没有古琴台的存在。古琴台应该古色古香,琴音缭绕,是一个彰显古琴文化的圣地。古琴台是古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且古琴艺术已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台作为中国古琴的标志之一,既是知音文化的载体,也应是展示古琴文化的舞台。将“古琴元素和知音文化内涵结合起来指导古琴台旅游景观设计,将名垂青史的知音文化与古琴艺术珠联璧合,才能使古琴台重新焕发耀眼的光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