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二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民俗资源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直播贴

看完诸位老师的发言,受益匪浅!
我想加一句我个人的感受:在“都市民俗学”的框架下,理论上涵盖了传统民俗的都市化研究,以及现代都市的新兴民俗研究。上述发言有提及这一点,它应该是首先明确的一个重要议题。两者混合而谈可能会模糊一些方法论上的理论诉求和介入途径,比如古代都市的民俗现象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某种时段性生活片段的再表征化,主要依靠文字文本来作为研究介入点。而新兴的某种研究可能更多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横向社会结构意义上的理论观照,并且还需要回应“是否为民俗”的质疑,它更多是倚重于田野作业。
♪( ′▽`)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这是目前都市民俗学框架的困惑。
当然华东师大都市民俗学论坛并非要建立一个学科框架,而是提供一个研究生学习平台。
我们的分组还是按照民间文学、民间信仰、传承人研究、非遗、文化产业这些传统的话题来的。
本次论坛邀请了《文化遗产》蒋明智、《华东师大学报》唐忠毛、《中原文化研究》杨旭东三位大编辑给大家挑刺。
真正走向都市民俗学的议题还需时日。论坛需要更广泛的参与和更优质的论文!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预祝成功

TOP

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  学术沙龙
主持人: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主讲题目:媒介的维度:白蛇传的都市民俗学意义
(以下为发言的部分内容的整理)

感谢田老师,感谢华东师大都市民俗学论坛这个机会!
我们对民俗学越来越强调新的意义的开掘,传统的民俗学的范畴进行新的反思,对这些进行思考可以有不同的讨论。

一、媒介的理解
第一,人类叙事有一条媒介叙事的线索。人类叙事媒介主要以语言、表演、图像为核心的要素。在互动和虚拟性存在的,在界定都市民俗学过程总,虚拟性是绕不开的。
第二,厘清了人作为特殊媒介的人类学性质。口头媒介的弱主体性,虚拟平台上的“数字人”的出现,都是人的媒介的深刻表现。网络故事中数字人的目标已经由意义传播转向娱乐互动,时间、空间的纯粹性超越。
第三,人类已经创造出复杂而全新的叙事方式:网络媒介叙事。当代网络媒介正强势地包容和改变其他媒介形态

二、故事建构

对现代《白蛇传》的多种媒介形态与故事讲述者、故事时间和故事空间关系的讨论,可以发现媒介因素在故事建构、传播与演变过程中具有积极价值。同时,娿反证了故事对媒介因素存在一定的选择性。

第一,不同媒介形态的故事的故事传承着大致相同的母题。这种传承包含着显著的情节变化,不同媒介因其不同

第二,从传播层面考虑,也就是传播媒介传播故事的过程与故事存在内在关联。媒介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建构艺术作品的材料,一个是传播艺术作品的路径。口耳相承的传播、文字与印刷的传播、影视传播的多为信息播放与传输、网络传播的虚拟扩展、全球互动以及游戏娱乐等多种传播显然对故事的生存、延续有着影响。

第三,网络传播媒介已经改变了故事的内在结构域原初意义。当代网络媒介中,全新的传播与故事之间越来越具有内在的互动关系,如游戏形态的故事,这种传播没劲儿使故事在玩家的关注和参与中得到传承,而且可以将故事作为一种知识谱系来加以认识和理解。今天我们在都市民俗中抛却网络就站在都市民俗学之外。

第三,白蛇传的都市民俗学意义
1、白蛇传的经典化定型是宋明以来都市民俗发展的必然产物。
2、白蛇传的多媒介形态与传播推动了都市民俗的开创性发展。
3、白蛇传为都市民俗学提供了艺术民俗领域的重要资源。



讨论话题
话题一:民俗资源的都市类型

话题二:田野调查的都市民俗类型

话题三:都市民俗学的学科问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都市民俗学论坛闭幕式

程鹏博士学术总结:

感谢孙老师的演讲和同学们的讨论!
介绍了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的筹办及举办情况,指出大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讨论不够热烈等。
希望大家能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对持续两天的都市民俗学研讨进行了总结,谈了对都市民俗学的前景的展望。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都市民俗学现在还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分支学科,都市民俗学,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对民俗学作为“现代之学”的肯定与实践,是取空间上的都市化与时间上的现代化的并集,所以都市民俗学不仅关注产生于都市里的民俗,也关注都市化的民俗。对于都市民俗学的概念,我更倾向于现代民俗学的表达,至于都市民俗学史的部分,其实也是历史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惜都市民俗学在中国学界并未获得广泛的讨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我们长期受对象论的制约,在做研究的时候往往首先会考虑“这算不算民俗”,尤其是在研究都市新兴民俗或者泛民俗的时候,这种争议经常会存在,不过看似新兴的民俗也不是凭空出现,我们也可以在传统民俗中找到其根源。网络祭祀也不过是将传统的祭祀活动置于虚拟空间,微信拜年也只是用新兴媒介传承拜年习俗,对于街头艺人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艺人撂地的影子。不过,对于这些新兴民俗的研究,大部分民俗学家都不怎么涉足,反倒是很多学生和年轻学者初生牛犊不怕虎!

TOP

回复 4# 的帖子

分明是正面!哈~感谢!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所
邮箱:msx_liuhui@163.com

TOP

回复 22# 的帖子

我与你们几位的想法是一致的,我意以为:
如果是古代都市的民俗研究,仍然应该纳入历史民俗学的研究领域,其中还需要看这项民俗的生存状况,如果是已经消失的民俗活动,就应该交给历史学来书写,如果是今日有变迁的,就可以继续视为民俗史领域的课题来展开。关于都市化的新兴民俗,我认为才是现代民俗学的重中之重,它是有别于过去“古典的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我们必须寻找研究的路径和基本的思路。实际上,也如程兄所言,正是因为尚待讨论,所以就应该在具体操作中保持学术上的审慎。可惜,我在某些论文的标题中就看到了过于泛化的问题,并且在概念使用上的不严谨。

我同意程兄所言,任何传统的所谓“创造”或“发明”,真正追根溯源,都能找到过去文化传统的身影。景军的《神堂记忆》有一段话就很明确这么指出。另外杨旭东在《偶像更替与精神固守》进一步提出,文化的变迁更多体现在物化层面,而只要精神保留,就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必然延续。就此而言,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并不是无根之水,关键还在于我们必须重新找到它的“文化肌理”(恩施土家语)。我个人更喜欢将这种文化的变迁视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再生产,而不是所谓的“发明”:新兴民俗不过是改变了一种表述的策略和形式,内在的核心其实十分稳定。

之前开会,朝大人说到我们“革命性不够”。这是个问题。但是也如诸位所言,有了民间文化论坛和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我想未来的民俗学发展会思路比较清楚。关键还在于,在接受好传统的“古典民俗学”训练之下,我们能否寻找到当代民俗学研究的新课题,是否已经思考清楚民俗学科本身的基本命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学问研究的“想象力”(吕微老师的词)~~~不过,接触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同学后,我对学科未来的走向是乐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论坛进行了两年,华师大在上述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确实有目共睹,也受大家所钦佩和敬重。既然新旧坛主都主动说到了论坛的“问题”,那我就“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次,举办会议耗费上下精力和财力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就权当一个可能性的展望吧:学术讨论贵在讨论二字,评论稍微应该让步于它。充分的对话才是彼此交流的最佳模式。或许我们还可以尝试改革一下会议的方式,或者增加一些学生对话的空间,兴许能够使会议更进一步。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回复 24# 的帖子

池子说得是,我们现在的会议模式的确可以考虑调整一下,大到年会、小到各种论坛,大家都是各自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交流讨论只能在私底下。我们在讨论民俗学会“民主化”之路时,也可以商讨改革一下会议的方式,增加讨论的时间。

TOP

回复 1# 的帖子

祝贺祝贺!热烈祝贺~

TOP

希望今年能够参加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