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经验】民俗学缺位与当代中国的情感弱化

回复 1# 的帖子

其中的第四条。“当代中国的情感弱化,尤其对传统亲情、友情、爱情的伤害”。这里应该首先区分出两种情感,一种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或者说镶嵌在传统文化中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等,一种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情感。阎云翔对下岬村的研究中有涉及到这个问题,他最终的答案是,一些列社会变革并没有弱化情感,而恰恰是产生了情感的释放。当然,他的概念前提是现代情感。其实,我有点怀疑阎云翔是受到吉登斯的影响,吉登斯在研究亲密关系时,就指出家庭结构的变革以及个人情感的释放是社会民主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当代中国的情感不是弱化了,还是强化了。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的是,这种大肆被释放出来的情感与社会生活或者说政治生活之间是否构成了良性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但是,顺着楼主的思路,我们依然也可以提出问题来。现代情感的强化确实意味着传统情感的弱化,所以楼主的文字应该表述为“中国传统情感的弱化”。那末,我们可以试问:现代情感的强化导致了传统情感的弱化,这是必须的吗?或者说,民俗学是否可以构建起一种观念:现代情感与传统情感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镶嵌的关系呢?

TOP

回复5# 的帖子

对,立阳说的是,如果从情感的角度而言,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其实彰显的更多地是“礼”,即便是早先一些研究中国人情感问题的汉学家所说的“人情”、“面子”等等,其实是礼,而非情。礼与情之间的关系是有意思的,即可以是相互抵牾的,也可以是相互融合的,但以往我们都是在相互抵牾的视角下来看的。即便费孝通先生谈论中国乡土社会时,也在强调中国人是生活在礼的世界里的。
但是,这样的梳理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如何来认识或者说重新认识民俗与民之情之间的关系呢?我自己在想,要想来探究民之情,可能一个较为直接的领域是民俗中的审美范畴,或者是与民之日常审美相关的那些民俗,可能会是我们探究情的问题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盼各位感兴趣的同人指教。

TOP

回复7#的帖子

谢谢高老师的指导。

高老师的思想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当我们从学科或学术的角度关注到人的情感方面时,我们究竟看到了多少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以及我们究竟应该进一步怎么去透过情感看到更多的未曾注意过的东西?

第一个问题,其实高老师已经举例解答了。但是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一直缠绕着我。高老师所举的哭丧的例子,偏向于一种内部的分析,就是说在一个仪式之内,我们关注到人的情感维度,那么,仪式本身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本分析的对象了,仪式变成了一个包含着个人、群体、文化模式、个人心理等等在内的复杂的东西了。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可以说明,当我们考虑到情感维度的话,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文化也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与文化之间不再是简单的被决定与决定的关系了。但是,我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将视野从仪式本身再跳出一些,那么,在这个层面上,当我们看到了仪式中的各种个人情感,那么,我们又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什么东西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