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的中国实践: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性”研讨会(草案)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民俗学者们在探讨理论与方法,还是在精神价值的追求过程中成为思想家?

     专门家局限在专业领域,沉溺于学院派的学科建设;鼓吹自由意志的哲人们想要开启另外一个时代!看吧!吕微、户晓辉说了——本次讨论的目的也是证明民是自由的人,民俗是有价值的文化。他们还说,民俗学者在发现民的主体性时实际上也是发现(觉悟)了自己的主体性。主体的人因而有人的生活权利和自由意志。他们要鼓吹人文关怀、价值诉求和现实穿透力。他们追求先验的、绝对的真理,宣扬绝对的善,认为它是超越一切的,是人类永远不能企及而只能仰望的。民俗学研究要从绝对真理开始吗?要以研究人的存在的基本原理为最高目的吗?

     关于人的学问不只有哲学,还有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关于人的学问。至少,人是心理的人,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抽象地谈人,同时也可以具体地谈人,正如文化多样性和价值普遍性,这两者的联系是绝对的!抽象的普世性和封闭的特殊主义都要克服!比如,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很自信地谈论本乡本土的风俗,一点也不觉得羞涩和难堪。因为恰恰是这一点,令我们不同于世界各地的人,我们为来自一个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的一个小地方而感到自豪!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和力量之源。这就是现代性,这也是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的学理探讨,反映了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追寻。

我们不是要摈弃启蒙思想,而是要超越启蒙。启蒙的人文精神是世俗的,中国传统文化则关注人与自然、人心与天道等问题。太空时代的到来使人类有了全球视角,如今自然和精神已经进入人们思考的视野。我们必须要有文化能力和精神价值,这些价值观需要超越现实的可视与可量的东西。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伴随了腐败和社会粗俗化和极端功利化。对金钱和财富的无止境追求体现了我们关于最高价值的判断发生了变化。现在物质主义、经济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成为主流文化的价值观,这种占据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也正在消弭传统文化的根基。

    引用当代哲人说过的话: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缺少什么?——我们可能缺少文化能力、精神价值和社会资本。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有可能促进传统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我们的新文化。中国在21世纪必将作为新兴现代化国家和平崛起,这不仅要有科技能力,还要有文化能力,要有精神价值;除了能够积累经济资本之外,还要积累社会资本;我们在科技能力之外,还要有文化开发的能力。

      我们正在处于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之中。中国三十多年的社会转型,期间充满了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冲突,这成为阶层分化、新旧矛盾、代际鸿沟的交汇点。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处于濒危状态,变得非常脆弱,它的传承者成为弱势群体,其历史根基被动摇,如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伦理、制度等,不再牢不可破,那些曾经被看作天经地义的古老信仰也被归入神权而成为历史垃圾。传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环境,已经被洪水一般的现代消费主义浪潮、现代娱乐文化、物质主义和金钱之上的观念,以及对于物质利益的无止境追求所冲击。人们最容易看到的是传统社区的瓦解,家庭的凝聚力被不断削弱,小型化家庭、少子化家庭、离异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越来越多,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全球化带来的移民浪潮等,使得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多,土生土长、终老是乡的社会人生成为祖辈的美好记忆,中国人正奔波在世界各地,尝试着种种充满风险的事业。从可持续发展来看,中国所面临的三大挑战,除了环境压力、能源和水的短缺之外,就是社会关系的紧张,国家治理的滞后,社会资本、文化能力和精神价值缺失。我们需要制度创新来实现新的发展模式。现代性包括技术创新过程和制度创新过程,在制度创新中首先要找到需要改革的价值观,其次要认识到需要保护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与社会凝聚力关联紧密。最后产生的结果是新旧结合,这使得我们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欧洲许多国家都保存了原来的传统。中国有可能促进传统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我们的新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