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也来谈点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的点滴想法

第一、我觉得,中西方的思想、文明并不能简单地对立。不可否认,我们现在很多学科的架构都是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下,照搬挪用过来之后就形成了“断裂”,即便经过所谓的“本土化”,也带有生拉硬扯的意味。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就不能用西方的理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人之长,为我所用,有何不可?关键是看我们怎么用,会不会用。中国一向引以为豪、标榜宣扬的四大发明,在古代来说是多么先进的技术,可是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影响大的、具体的变化呢?被西方人借去之后,对西方社会、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西方的理论带有很强的实用性,这种工具理性操作起来确实容易上手,且容易形成能达成共识的评判标准。而反观我们中国古代的理论呢?有一次听庄孔韶老师的讲座,他感慨我们中国人类学没有自己的理论,而总是借鉴国外,于是他引袁氏三兄弟的“性灵”说来发展中国的理论。他说,“性灵——真——趣”是我们在研究或者田野中,应该持有的一种心态,即要从“胸臆”出发直达笔端,仅仅“互动”是不够的;“真”并非真实、客观,而是“童心”;“趣”就是最高境界了。我当时就很想问庄老师,这要怎么具体实施?公安三袁的“性灵”说,本来就是针对文学创作而言,是一种主观的活动。我们研究和田野,只能把这作为一种态度而不是方法。还有,我一直不明白的一点,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都是“入世”情怀,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没有一些实用的方法或技巧呢,却总是在谈一些伦理道德方面?我并非实用主义者,也可能我阅读量不够,孤陋寡闻。

第三、我又想到最近一直听到的“本真性”。学者们在谈民俗主义的时候,只看到了它兴起的必然性,真的考虑了游客或民众的感受么?民众真的不在乎本真性,just enjoy?那又为什么总会听到大家旅游或者参观完,总在说“好假啊这个地方”、“太坑爹了,全是人工的”之类云云。学者的不在乎“本真性”真的接近民声了么?

第四、学术于我而言,就是好玩、兴趣而已。我觉得,学者并非不能摆脱“国家在场”,你大可做你喜欢的田野、写你喜欢的文章,我一不图名垂青史,二不图发表,三不图出名,四不图挣钱,我不求于人,人又能从我这里拿走什么呢?“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就赞成“为学术而学术”,“为艺术而艺术”。耗费了大半生的时间在所谓的“学问”上,如果还不能做点有意思的事情,人生岂不是太无味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多 于 2013-11-25 14:16 发表
讲得很好,直抒胸臆。。你提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想殊不知学术就是政治,学术不可能脱离政治。因为政治本身也是学术的一部分。“为学术而学术”好像一个口号,因为不争就是争。我觉得只是自己好玩,殊不知玩了别人, ...
你不觉得现在民俗学的学术圈子,就是一堆大人带着一堆小毛头们自娱自乐么?

TOP

我没有针对任何人,我总觉得我现在学到的东西都是纸上谈兵,这让我觉得学术是一件很不接地气的事情。我在学校待地久了,总觉得活得特别虚空。无论是在这谈微观,还是宏观,所谓的学术并未给我带来真正的乐趣,像洗干净一件衣服那样的实在感都没有。
生活不是宏观也不是微观,生活不是整体也不是部分。
看了很多后现代的书,觉得世界都被解构完了,然后我建构不起来了,然后我觉得无望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多 于 2013-11-29 21:43 发表
呵呵,我有时候也会有这种赶脚。那你更应该到一个你基本陌生的地方,用心领悟一下这个世界上多样的生活和别样的智慧。民俗学最忌纸上谈兵。我推荐你几个地方去换换脑子吧,我自己曾被这样的大地所震撼,甘肃省临夏回 ...
我们这学期课好多好多,我连校门都没有出过几次,整天宅在学校里...我现在的范围还局限在学校周围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29 22:11 发表
你说的有一点是挺实在,那就是后现代解构完之后我们又如何重新建构起值得我们去做的民俗志方法,毕竟理论上的解构和方法论的反思讨论坦白说都非常多、非常丰富了,我们只需要了解这些来龙去脉即可,没必要过于纠结一 ...
南池子,我们总在说地方、区域,到底多大范围的算地方呢?一个村算不算,一个镇算不算,一个县算不算?如果是相对性的话,那一个国家也算了?

而且,我觉得学者很难真的走进民众,就像你不可能通过我的一方面,一个特点,一件衣服了解我一样。民俗学者去了当地,总是从当地的某一方面入手,妄图通过几次田野调查,对当地的文化作一“深层次”剖析,结果是抱残守缺,敝帚自珍。学术这东西,本来就是吃饱饭的人消遣的事情。饿死的老百姓成千上万,几时见过饿死几个“有骨气”的学者。就该把这些学者也饿成老百姓这样,才让他知道什么叫民间疾苦。

这样我并不是在反对学者的“无作为”(“不作为”是视而不作,“无作为”是做而无果),只是有多少人去田野调查的时候,是抱着“富民”的目的?我在看费孝通文章时,总会被深深地感染,尤其是他《江村经济》的序言,“祖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愿我这小小研究能为祖国做点贡献”(大意云云)。现在的学者去田野是抱着什么目的呢?田野和民众“为我所用”,而不是我的研究“为他们所用”,最终益于他们。所谓的学术就是我换取科研经换取名声的工具。这样的心态下做出来的田野,说再多大道理、大方法都是白搭。

当一个人可以对着他将要调查的地方说出“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什么狗屁理论和方法便都是废话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30 18:32 发表
1、什么是“地方”,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制度概念。当然,在田野调查上,我们更多是指空间概念。无论是民俗学还是人类学还是历史学,都有它田野调查的基本单位:村落、社区或者乡镇。再往大一点,就是区域。当然,如果 ...
这是第三修正版了么?一次比一次温和,南池子同学你的犀利呢?你的态度呢?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柳夕阳 于 2013-11-30 20:35 发表
有光同学,稍微少一点这样义愤填膺也许会好点哦。既然你也为费老的文章所感动,那么就不代表你否定学术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也就不否定学术本身的魅力。那么你又何必感叹于别人在干什么和干的怎么样呢?他们就能代表学 ...
同学说的是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多 于 2013-11-30 21:36 发表
要心平气和地探讨问题,用道理说话,不可动了嗔怒的业障。
过多的表达自我感情容易让人觉得轻狂无知,然而沉默的看客却有沦为庸人的嫌疑。慈眉善目的菩萨太多,我还是怒目金刚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30 23:03 发表
你有的问题可能大家也有,而且作为民俗学的学生,又如何能避免在民俗学的研究中不做自我反思呢,所以共勉为要。
英古说到的那句话,我理解为三层:一来是提醒大家说话还是不要情绪多于观念,容易让人误会,冲淡了讨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