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娟: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作客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论坛

李娟: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作客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论坛

主讲题目:《中国多民族节日的知识体系和人文精神》

2013年10月19日晚7:00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在文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了题为“中国多民族节日的知识体系和人文精神”的讲座。邢莉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少数民族日》、《民间信仰与民俗节日》、《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中国少数民族重大节日调查研究》和《摇篮的祝福:中国诞生礼》等。

邢莉教授通过阐述如何看待我们多民族的节日(传统节日的价值)、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等问题,不仅为大家展示了各民族节日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类智慧,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了在工业社会中传统民间文化衰落的背景之下研究、保护传统节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邢莉教授就如何看待传统节日做了如下阐释。首先,她认为节日是完整的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包括历法知识、生态知识、宗教知识体系、各民族的哲学观。历法知识方面,主要强调农时与气候的对应,所以节日日期的选择是民众对大自然的认识。例如二十四节气、彝族的火把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等。生态方面,中国各民族节日为我们提供了生态知识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处模式。例如例如蒙古族的敖包祭祀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表现对天神“腾格里”的尊敬,所以他们爱护草场,爱护自然“母亲”。宗教方面,有很多少数民族节日以宗教信仰为支撑,过节有很多固定的程序,反映了宗教的教义。哲学观方面,民族节日常常蕴含着民间信仰和哲学观。例如蒙古族敖包祭坛上的土石与木和其对天与地的崇拜形成对应的关系,他们称天神为‘父天’或‘天父’,称地神为‘地母’。其次,邢莉教授认为民族节日是具有功能的,节日总能为人们提供共同遵循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是透视传统社会和民俗心理的一面镜子。在节日中,人们往往有祈年、求婚求育和摒除灾祸、获得福祉的文化因子,例如土族的那顿节,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就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总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发泄的方式和娱乐的时间,对人们的社会和精神生活进行调节。总之,节日不论从它的文化内涵还是社会功能上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接下来,邢莉教授又阐述了中国节日的文化精神。她认为节日是在特定的文化时间和文化场域举行的公共活动,节日是民俗文化全面的体现。传统节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体现了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民族文化性格的最直接体现。

最后邢莉教授总结说,中国的民间节日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对自己文化的深刻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族群在历史长河中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继续发展的精神源泉,也是人类审美创造的源泉。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邢莉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踊跃的提问。有的问怎样看待现在新涌现出来的新的节日,有的问传统节日的消失是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情况。邢莉教授认为现在社会涌现出新的节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直接界定他们是否为节日,需要经过实践的验证。如果一个节日被“创造”之后,它越来越成为群体必不可少的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传统,那么它也就逐渐的成为了一个节日。至于传统节日的消失,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传统节日现处工业化的时代,已不是传统农耕时代的土壤环境,必然会发生变化,甚至消失。我们的现在的使命就是要抢救、记录这些传统和记忆。

陈建宪老师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文化断裂带上,旧文化已死,新文化还没有建立,而节日文化对于人类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现在迫切的任务就是把还能看到的这些节日习俗记录下来,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建构新的文化模型,实际这是前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中的一种博弈,而学术则应当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他说呼吁我们作为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人才,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抓住机会研究、保护我们的文化。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3-10-21 19:26 编辑 ]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