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古代唱论的历时性展开

古代唱论的历时性展开

古代唱论的历时性展开
——由《师乙篇》生发出的声乐美学理论



2012年09月26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6日第361期 作者:刘承华





  【核心提示】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师乙篇》


  中国古代的声乐美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生命力至今不衰。传统声乐美学理论较为完整的表述是在明清,但其渊源却在《乐记》中的《师乙篇》。《师乙篇》中对后来的唱论起引导作用的,主要是以下一小段文字:“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短短的几句话,被后人逐渐发展出三个重要的声乐美学命题。

  由“抗坠”说发展出“气”本体论

  “抗坠”说源自该篇中“上如抗,下如队(坠)”。大意是:歌声向上时要昂扬挺拔,向下进行时要沉稳结实,说的是力度问题。力度问题通过歌唱中的运气实现。上抗即“上抗其喉”,肺部底端的气柱上升时,喉头对其产生一种抗力,此时喉头向下用力抵抗气息的冲击,可取得良好的共鸣。下坠即“下坠丹田”,指“气沉丹田”。深呼吸,腰围扩张,对肠肌造成强力,产生下坠之感。上抗与下坠必须气息饱满充足,才能获得“遏云响谷”之术。《列子·汤问》所记秦青的歌声能“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唐代宫廷女歌手许和子“喉啭一声,响传九陌”,就是唱中运气的结果。

  “上抗下坠”是我国古代歌唱实践的理论概括,对后世唱论的完善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朝《文心雕龙·声律》即提到“抗喉”之法:“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徵。夫商徵响高,宫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唐代《乐府杂录》在谈到气息时说“抗坠之意可得”。这里提到的“上抗下坠”都是对唱法而言。

  至明清时,抗坠之说逐渐被气息之说取代。运气充足饱满,成为声乐演唱的首要条件。徐大椿《乐府传声》说:“盖方声之放时,气足而声纵,尚可把定,至收末之时,则本字之气将尽,而他字之音将发,势必再换口诀,略一放松,而咿哑呜臆之声随之,不知收入何宫矣。故收声之时,尤必加意扣住,如写字之法,每笔必有结束。越到结束之处,越有精神,越有顿挫,则不但本字清真,即下字之头,亦得另起峰峦,益觉分明透露,此古法之所极重。”

  歌者必须善于运气和用气,使气充足饱满,富有内在的张力,才能使歌唱有精神、有活力。这一思想,即源于“抗坠”之说。

  由“贯珠”说生发出声音形态论

  “贯珠”说源自《师乙篇》的“累累乎端如贯珠”一句。“贯珠”由一粒粒珍珠穿连而成,但珠与珠之间仍界线分明;尽管界线分明,却又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将这一比喻运用于歌唱,意指歌由字组成,但这些字必须串连起来成一连续的整体。

  这一蕴涵在《师乙篇》中尚未得到正面论述的思想,受到后人的重视,在理论上逐渐得以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较为重要的环节。

  一是对此说的学理分析。其代表为北宋时的“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说,见于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 沈括接着解释道:“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则能转宫为商歌之,此‘字中有声’也,善歌者谓之‘内里声’。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韫,谓之‘叫曲’。”“声中无字”,亦即“善过度”,是指字被组织、融解到曲调之中;“字中有声”,亦即“内里声”,则是通过声的变化形成“韵”的形态,使字获得一定的声腔性。两者都是努力将字转化为音调。明代魏良辅《南词引正》还进一步提出以“四声”为“五音”的基础来解决字转化为音调的问题:“五音以四声为主,但四声不得其宜,五音废矣。平、上、去、入,务要端正。”把歌唱奠定在“声”的基础之上,是对歌唱艺术认识的一次深化。

  二是对此说的技术分析。由明末清初的李渔开其端。李渔提出的“出口”、“收音”论,是对“字中有声”更细致的论述:“世间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头,所谓‘出口’者是也;有一字,即有一字之尾,所谓‘收音’者是也。尾后又有余音收煞此字,方能了局。”他举“箫”字为例,其字头为“西”,字尾为“夭”,尾后余音为“乌”。这一思想后成为唱论的一个主要话题,论述者很多,论述也越来越细致。例如,清代徐大椿《乐府传声》提出“口法”论,即“每唱一字,则必有出声、转声、收声,及承上接下诸法”,其精妙处“全在发声吐字之际,理融神悟,口到音随”。晚清王德晖、徐沅澂《顾误录》也分析了“出字”之法:“每字到口,须用力从其字母发音,然后收到本韵,字面自无不准……若出口即是此字,一泄而尽,如何接得以下工尺?”

  这一命题在现代声乐理论中被概括为“字正腔圆”。

  由“矩钩”说催化出声音张力论

  “矩钩”说源自《师乙篇》“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一句,是对“贯珠”说的进一步说明,后来发展为“润腔”说。

  “腔”字出现较晚,许慎《说文解字》中无此字。在声乐理论中较早使用此字的,是明代魏良辅《南词引正》中“腔有数样,纷纭不类”等说法。“腔”概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声乐理论对自身声乐特殊性的自觉。

  “润”,即润饰,有润滑使圆、装饰使美之意,用来修饰“腔”,意指对声腔加以艺术处理,使之美化。在明清唱论中,润腔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论题。魏良辅《南词引正》率先涉及润腔问题,提出“腔纯”的概念,并将其与“字清”、“板正”并列为曲之“三绝”。所谓“腔纯”,即腔要圆活、遒劲、干净:“长腔贵圆活,不可太长;短腔要遒劲,不可就短。”“过腔接字,乃关琐之地,最要得体。有迟速不同,要稳重严肃,如见大宾之状,不可扭捏弄巧。”“迎头板随字而下,辙(彻)板随腔而下,句下板即绝板,腔尽而下。”这些都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润腔方法。

  对“润腔”论述较丰的是清代徐大椿。他在《乐府传声》中涉及断音润腔、力度变化润腔、节拍节奏润腔等诸多方面。他论《断腔》时说:“北曲之唱,以断为主,不特句断字断,即一字之中,亦有断腔,且一腔之中又有几断者。惟能断,则神情方显。”这“断腔”之说,即源于《师乙篇》的“曲如折,止如槁木”。与断腔异曲同工的是顿挫,“然断与顿挫不同。顿挫者,曲中之起倒节奏;断者,声音之转折机关也。”但两者所起的作用一致,除能使表现的对象“形神毕出”外,还能营造唱腔的力度,因为“一人之声,连唱数字,虽气足者,亦不能接续。顿挫之时,正唱者因以歇气取气,亦于唱曲之声,大有补益”。

  此后,一代代歌唱家循着这一道路,在实践中总结出多种润腔的方法,如装饰音润腔、音色变化润腔、声音造型润腔、力度变化润腔、节拍节奏润腔等,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力。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本帖最后由 英古阿格 于 2013-4-28 13:47 编辑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一代代歌唱家循着这一道路,在实践中总结出多种润腔的方法,如装饰音润腔、音色变化润腔、声音造型润腔、力度变化润腔、节拍节奏润腔等,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力。

如果能对此方面有更精微的研究则善莫大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