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人现场亮绝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人现场亮绝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人现场亮绝活

时间:2009-02-13 10:41:55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孟菁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报道之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勤劳的各族人民在五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技艺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而且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2月9日,正值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在一片歌舞声中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来自北京、辽宁、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市的民间艺人,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门前表演的高跷、中幡、花鼓灯、龙舞等精彩、喜庆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为活动增添了一曲华彩乐章。


唐卡——
    西藏绘画的奇葩
    展厅内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妙趣横生的现场展示,吸引着每一位观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名藏族画师在3米见方的画布上作画。记者一问才知道,这正是声名远播的唐卡艺术。唐卡艺术可谓西藏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具有浓郁且神秘的高原文化气息,凝聚着藏民族先辈们的勤劳、智慧和汗水。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西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丹巴绕旦和他的两名学生。据丹巴绕旦讲,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
    据说唐卡艺术有多种派别,比如钦择派、旦鲁派、代热派等,钦泽派的创始人是西藏贡嘎尔朵地方的钦泽欠茂。该派脱胎于曼唐巴画派,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曼唐巴的画风。学者智嘉和曼唐·察卡等人的画风称旦鲁派,该派著有《神像度量如意宝珠》等美术典籍。代热派是噶尔热派和曼唐派画风相融合的一个画派,其主要特点是注重人物的造型、神态和内涵。该派较著名的画师有旦增诺尔卜、荣巴·索南杰保等。
    丹巴绕旦教授指着眼前这幅正在绘制的作品说,要完成一幅像这样2米×2米的画需要6个月,而且要由两个人同时画,一天要花去八九个小时。如果是1个人画,就得花去1年时间。他告诉记者,这幅《释加牟尼画传》还没有画完,才刚进行了1个多月时间,展览结束后他们会把它带回去完成。


德格印经——
    藏文化百科全书
    藏族的德格印经制作现场一样吸引着众人,想挤上前去看个清楚都不是件容易事,大约半小时后记者终于等到机会与他们交谈。不料想,现场演示的能工巧匠不大会讲普通话,幸好德格县文化局副局长凌涛在一旁连翻译带讲解,记者才完成了这一采访。
    印经工艺包括造纸、制版、印刷等程序,造纸以瑞香狼毒草的根作原料,制作技艺属于浇纸法系统,独具特色。凌局长解释说,德格印经技艺的流程,第一步是选用草本植物狼毒草做纸。工匠们用狼毒草根的纤维部分,先煮后熬,熬成粘糊状,然后倒在框里晒干,经过这几道程序之后就变成藏纸了,纸张做好以后再把它裁剪成经版一样大小,继而开始印刷。他还告诉记者,这种藏纸带有轻微毒性,但这种毒性可以防止虫蛀。此外,藏纸吸墨性很强,分量轻,韧性好。
    经版由红桦木刻制而成。但过程比较复杂,当中要经过火熏、水煮、烘晒、刨光等工序,可几百年不变形,其材质虽然坚硬吃功夫,但适宜雕刻。
    谈及德格印经的历史,凌局长介绍说,这一技艺源于13世纪。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藏族居民占全县总人口的96%左右。素有“藏文化百科全书”之称的德格印经院就坐落在德格县城。这里遍布高山大川,风景壮美,但交通不便,较为闭塞,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环境中也因此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他说德格印经版文字雕刻很深,而且书法十分优美,适合反复印刷,在印制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技艺。德格印经院为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之首,
    德格版的经书在藏族地区及国内外的藏学界广泛流传,非常有名。德格印经院不光收藏藏传佛 教,任何教派的经版都收藏。而且德格印经院的收藏也是最多的,大约30多万块,号称雕版印刷的活化石。
    在现场演示的人中,最年长的就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彭泽仁。他今年54岁,1980年开始向老艺人泽批学习雕刻工艺,至今已雕刻了5000多张印版和多   部印经。眼下他已培养了20多名徒弟。


剪纸大师——

   技艺高超
    刘静兰和王计汝都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传承人。刘静兰是内蒙古包头市人,她是8岁起开始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从小跟随同村的老艺人学习,从窗花入门到独立创作,几十年来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剪纸艺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她一方面认真从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汲取养分、搜集、整理、复制了许多传统民间窗花,甚至抢救了一些即将失传的剪纸;另一方面,她注重了解民俗风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情趣,结合现实生活创作了许多喜花、生肖、寿花、团花、灯笼花、全家福等题材的剪纸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据了解,她的2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400多幅作品发表在各种书刊、杂志上,并出版了《刘静兰民间剪纸集》。她现在不仅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而且还是包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她的大型剪纸《草原吉祥》获得了全国剪纸艺术世纪回顾展金奖。
    王计汝是山西省中阳县人,今年已63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始终没有停止手中的剪刀,动作灵巧到让人难以置信。她说自己8岁时就开始学习剪纸了,祖母刘服禄、母亲谢乃秀都是剪纸高手,她向她们学到很多东西。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她不仅继承了中阳剪纸特色,同时也创剪了生活、生产、民俗、年俗风情、节日喜庆的剪纸,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剪纸风格,地域特色明显,粗犷浑厚、古朴典雅。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王计汝从事剪纸创作已50多年,获得的国家级的奖励共14项,省级奖励24项。身为中国民俗学会山西分会理事、山西剪纸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的她,还被誉为国际剪纸艺术大师。
    在两位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有人向她们打招呼,有的是慕名与她们合影,有的是询问价格,其中一位专门研究民间艺术的中年女士为与她们见面,还推迟了去往德国的时间。记者发现,在展厅中两位剪纸大师的人气很旺。个中原因除了观众对剪纸的浓厚兴趣之外,另一原因可能与当日恰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不无关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确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报道的内容,比如文房四宝、陶冶烧造、雕镌塑作、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等,每项技艺都充满智慧与灵气。本报今后还将进行深度报道。

TAG: 传人 传统技艺 非遗 绝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