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主题活动] 【问题探讨】“中国”研究的范式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回复 3# 的帖子

《在中国发现历史》 是田老师推荐我们读的第一本书。具体说什么是“中国”,我觉得汪晖和王铭铭等人有过讨论,具体参考: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 ... 10-05-16/10183.html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5# 的帖子

日本京都学派是最典型的中国学研究集团。他们的方法是文史传统的,与现代人类学可能有些区别,但是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很多。最基础的《东洋史要》-(日本)桑原骘藏 撰;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人民网上海3月20日电(记者姜泓冰) 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本周末将在上海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与前景”, 240多名中外学者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被视为十八大和两会召开之后关于中国发展新阶段的一次重要学术外宣活动。
  世界中国学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新闻办联合承办,是近年来国新办着力打造的一个高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的学术性论坛和外宣品牌。本论坛每两年在上海举办一届。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累计有来自欧、美、澳、亚、非、拉等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学者参加。
  本届论坛邀请了约240名各领域、各学科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共论国际化大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及与世界的互动相处之道;探讨十八大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共融相济、合作发展;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论坛会期两天,分为开幕式演讲、圆桌会议、分会和闭幕式演讲。三场圆桌会议分别从国际关系、国内结构转型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八个分会场以“中国道路”为主线,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生态、外交、传播、中国学等领域出发,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进展;探索未来十年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方向、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文明发展进程的方式,以及当前国际学界研究中国的现状、前景与方法。
  各国学者将聚焦中国崛起对世界政治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共同崛起的前景,中国国内市场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作用,中国未来改革走向和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中国应如何构建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共同体,以及朝向世界性课题发展的中国学等热点和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在各种观点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凝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共识。
  此外,本届论坛开幕式上还将颁发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该奖是中国为推动海外中国学发展、促进海内外中国研究的交流而设。首届获奖者为俄罗斯前驻华大使、中国问题专家罗高寿,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毛里和子,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席教授谢和耐,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孔飞力等四位国际知名中国学家。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