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广东连平县民间艺术“香火龙”欢乐闹元宵

广东连平县民间艺术“香火龙”欢乐闹元宵

2013年02月24日 2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河源2月24日电 题:广东连平县民间艺术“香火龙”欢乐闹元宵

  作者:颜新阳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的“香火龙”是源自民间的一种龙舞,俗称“舞香火龙”,是客家人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连平县元善镇邓村村热烈喜庆的舞“香火龙”活动,庆新春,闹元宵,期盼来年吉祥、幸福安康,格外热闹。

  香火龙由木架做成龙形,然后在木架上缠绕上稻草,再将香火插在稻草上,顾名思义叫做“香火龙”。

  记者今天走访连平县元善镇邓村有幸看到这热闹的场面,只见星星点点的火光舞动,火龙腾跃,姿态万千,就像一条活灵活现的长龙在腾云驾雾,一条全身插满香火、金光闪闪的“金龙”在夜幕下翩翩起舞,飞舞翻滚,一会穿过小巷,一会进入祠堂,一会出现在屋前的空坪,形态逼真,迅捷异常。“金龙”所到之处,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许多人争先恐后一睹“金龙”风采,场面热烈。

  相传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龙头、龙身、龙尾均由稻草扎成,最长可达20米,身上插满几千甚至上万根点着的香火,舞香火龙一般需要十多个人,表演时,通常配以锣鼓、号角和鞭炮声,有的还配以各种各样的彩灯。表演者舞动火龙,忽左忽右,忽高忽低,腾挪跳跃,在夜幕中看去好像一条火龙蜿蜒腾飞,栩栩如生。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以前,每逢喜庆节日,连平县内各镇就有舞香火龙为主的民间娱乐活动。舞香火龙可分为“拜四门”、“游龙”、“翻架”、“抢球”、“团龙”等5个情节,表演技艺难度较大。舞香火龙除伴以锣鼓、音乐外,还有人领唱 “龙歌”。“龙歌”是一些新年的祝福语。舞香火龙时,群众会往舞动的香火龙里扔鞭炮,“龙”低下头,用香火去点燃鞭炮,气氛十分热烈。

  本来连平县许多乡村在春节期间都有舞“香火龙”的习俗,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娱乐方式的增多,许多年轻人对舞“香火龙”已经不感兴趣,致使“香火龙”在该县许多乡村已经销声匿迹。在元善镇,如今也只剩下邓村村还在继续传承这一传统习俗。

  据《连平县志》记载,明崇祯七年,即公元1634年,连平建州以来,连平县就已经有舞香火龙的传统艺术,龙意味着吉祥,火昭示着兴旺,舞动浑身插满香火的龙,更表现出人们期盼兴盛的美好愿望,300多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