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讲座之四】赵世瑜教授:《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民俗学之反思》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2-12-20 17:01 发表
3、民俗学和历史学的选点,社会史的访谈作为微观研究,如何结合到大历史层面

赵老师:弗里德曼批评过社区研究方法,要有宏大叙事的关照,应该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把握对象。历史学也不能问道于盲,要兼听则明。需要区 ...
不是台湾的盐场,是海南的盐场。
中大历史人类学中心前不久在海南开了个盐史方面的会议。详情见http://skc.sysu.edu.cn/skxw/111165.htm

TOP

本学期赵世瑜教授在中大博雅学院客座,好不容易抓到他有这个演讲的机会。

赵教授既是历史学家,也是民俗学家,他对民俗学的理解具有深刻独到的历史学眼光,他一直强调民俗学是研究传承的学问,传承,是民俗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关注传统史学不太注意的历史垃圾箱里的民俗文化,但他更多的是通过“民间”理解更宏大的历史进程,通过“民间”呈现的区域史、地方史进程,试图重新解释中国的社会历史。因此,他在演讲中指出,民俗学最终要做的,是理解“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题。从他以及许多民俗学家的思考中,我发现,有思想的民俗学家都会思考一个共同的追问:“以民俗为对象就是民俗学吗?——民俗学为何疏离了现代?”(岩本通弥之问)当然,回答岩本通弥之问,不仅仅只是思考“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题,可能还可以通过民俗,思考更多的其他历史与现实问题。这样才有可能突破小圈子的自说自话,通过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既保持学科自身的独立性,又能够参与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之中。

赵教授的演讲还有许多精彩论述,比如,当下的民俗不再是作为经济唱戏的被搭台对象,而民俗文化自己也在唱戏了,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文化工具。根据赵教授的论述,联系到当下的非遗保护运动,我们可以认为,民俗被作为文化工具最典型的文化现象是民俗的遗产化。被遗产的民俗与作为生活传统的民俗之间,其传承主体、传承空间都发生了变化,两者应该具有不同的传承机制。如何透过热闹非遗的背后,还原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与再创造的过程,揭示其传承的机制,可能要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阶段考察,才有可能从众多的个案中,揭示“原生语境的民俗”与脱离原生语境的“被遗产的民俗”,如何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之原动力的历史传统与社会文化机制。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2-12-25 19: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刘晓春 于 2012-12-25 17:40 发表
本学期赵世瑜教授在中大博雅学院客座,好不容易抓到他有这个演讲的机会。

赵教授既是历史学家,也是民俗学家,他对民俗学的理解具有深刻独到的历史学眼光,他一直强调民俗学是研究传承的学问,传承,是民俗学区别 ...
今天重新翻看赵世瑜教授的讲座纪要,其中有一句话,“民俗文化自己也在唱戏了”,似乎说的是,民俗传承的主体也开始有了文化自觉,进而参与到当代文化的重新建构之中,而不仅仅只是现实社会的文化工具?

TOP